95书阁 > 游戏小说 > 我是足球经理 > 第25章 间歇期:沉淀、进化与暗涌
换源:


       联赛半程结束,意味着一个短暂的喘息之机。对于一路高歌猛进的西南FC而言,这十天的间歇期并非假期,而是沉淀总结、修补短板、谋划未来的黄金时间。

训练基地并没有因为联赛暂停而冷清,反而呈现出一种不同于比赛日的、更加专注和精细的氛围。

石磊和教练组闭关两天,对上半程的十五场比赛进行了逐帧复盘。巨大的投影屏幕上,反复播放着进球、失球、关键攻防回合的片段。“我们的高位逼抢体系基本成型,这是我们的立足之本。”陈东指着数据统计,“但对手越来越熟悉我们了。看看对黄海和辽宁这两场,他们更有针对性地利用长传打我们边后卫身后,或者针对性地限制我们的出球点。”“进攻端,”石磊接话,“过于依赖阿洛的支点和杰克逊的速度。一旦他俩被锁死,或者像之前那样体能下降,我们的进攻就容易陷入停滞。戴伟浚的加盟带来了变化,但他还需要时间和更强的队友支持。”数据分析师展示了球队的控球率、传球成功率、关键传球等数据在连胜期间和遭遇强敌时的对比,清晰地揭示了球队在攻坚和逆境下的不足。

总结会的成果迅速转化为训练场上的具体科目。赵旭的体能团队为每位球员制定了精细化的恢复和强化计划,重点解决上半程暴露的体能瓶颈问题。战术训练则更加注重细节:针对性的破解密集防守演练(增加了远射和肋部小范围配合)、由攻转守时更快速的落位协同、以及定位球攻防的进一步打磨。

新援的融入是间歇期的另一重点。徐新经验丰富,适应很快,他与王磊、戴浚洋、戴伟浚等不同类型的中场球员之间的搭配组合,成为了训练中的重点试验项目。石磊希望能打造出一套更具控制力和变化的中场体系。

黄紫昌则成为了队医和体能教练的重点关注对象。他的天赋肉眼可见,但伤病历史让人不敢掉以轻心。一套个性化的力量训练和柔韧性保养计划被严格执行,旨在帮助他摆脱玻璃体质,真正释放潜力。在分组对抗中,他一次次用炫目的盘带挑战着队友的神经,也让教练组对其下半程的表现充满期待。

戴伟浚无疑是间歇期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没有了比赛压力,他可以更系统地理解球队的战术要求,加强与队友尤其是锋线球员的默契。他的传球视野和脚法在训练中屡屡制造杀机,与杰克逊之间似乎逐渐培养出了一种心领神会的联系。

青训方面,王磊的首秀成功极大地激励了梯队的小球员。石磊兑现承诺,将第二张“潜力激发卡”用在了另一名17岁的进攻型中场小将李昊(CA 58, PA 138)身上,希望他能成长为戴伟浚未来的帮手。基地里弥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

系统的“专项训练模块”也首次投入使用。石磊花费了200万欧元,为全队订购了一个为期一周的“进攻配合默契度”专项训练包。训练中,球员们仿佛进入了一个虚拟的战术沙盘,系统会模拟各种防守阵型,强化球员在高压下的传跑选择和配合时机。虽然价格昂贵,但训练效果反馈极佳,球员们普遍感到进攻思路清晰了许多。

【系统欧元余额:1200万。】

归化事宜方面,间歇期似乎也带来了一些微妙进展。张律师汇报,经过前期大量低调的沟通和游说,关于阿洛伊西奥的归化申请,似乎已在相关部门内部进入了某种“排队待审”的流程。虽然没有时间表,但不再是石沉大海。甚至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中国足协内部对于“非华裔血统归化”的立场,可能正在发生极其谨慎的松动,或许与更高层面对国家男足冲击2022年世界杯的期望有关。

石磊指示继续“静观其变,顺势而为”。他深知此事急不得,任何冒进都可能前功尽弃。

与此同时,俱乐部的球探网络并未停歇。一份关于西班牙人俱乐部球员武磊的长期跟踪报告被放在了石磊的案头。报告分析了武磊在西甲的表现、技术特点、以及未来可能的回归意向。虽然看似遥不可及,但这体现了俱乐部着眼未来的野心和规划。石磊仔细阅读后,批示:“保持关注,建立联系。”

短暂的间歇期转瞬即逝。球队在沉淀中进化,战术更加丰富,新援进一步融入,青训孕育希望,系统提供助力,归化曙光微露。

当球队重新集结,备战下半程首战对阵浙江绿城时,球员们的眼神更加自信,身体状态调整至更佳。他们知道,上半程的黑马奇迹已成过去,下半程,他们将作为众矢之的,迎接每一个对手更严峻的挑战。

冲超的道路,此刻才真正进入最残酷、最激烈的下半场。暗流已然涌动,西南FC这艘加固升级后的航船,正调整风帆,准备驶入更深的海域,迎接更大的风浪。

(第二十五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