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重回二零零八我偶遇杨蜜 > 37笔尖下的词与光
换源:


       雷洛盯着手机里杨蜜发来的EP企划案,指尖还没从吉他弦的触感中抽离,又被“参与插曲剧情编写”几个字勾得心跳加速。他点开杨蜜附带的文档,里面列着二十个待掌握的词汇,每个词后面都标着释义和用法,最末还有一行小字:“试着把这些词揉进剧情里,不用急,咱们一起磨。”

窗外的月光还没褪尽,雷洛抱着笔记本坐在桌前,先把“一蹴而就”圈了出来。他想起前几天练《狮子座》前奏时,总觉得新加的旋律和原曲衔接得生硬,学姐说“编曲哪能一蹴而就,得一句句抠细节”,现在倒正好能用上。他在笔记本上写下:“主角第一次尝试改编老歌时,总想着一蹴而就,结果弹出来的调子要么脱节,要么生硬,直到老师提醒他‘音乐里的温暖从不是急出来的’,才静下心来逐小节打磨。”

刚写完,手机震了一下,是杨蜜发来的消息:“昨晚直播后,好多观众说想知道‘热包子与《爱情买卖》’的后续,咱们可以加段主角帮道具组阿姨整理旧乐谱的剧情。”雷洛眼前一亮,立刻想到了“层出不穷”。他顺着思路往下写:“道具组阿姨的储物间里藏着不少老乐谱,泛黄的纸页上,有的记着片场即兴哼的调子,有的是艺人签名的曲谱,各种惊喜层出不穷。主角翻到一张写着《爱情买卖》的简谱,背面还画着个小小的包子图案,瞬间想起那天寒风里的温暖。”

接下来的几天,雷洛把词汇表贴在吉他旁,写剧情时卡壳了就抬头看看。有次写到主角和学姐对音乐风格的分歧,他盯着“大相径庭”琢磨半天,最终落笔:“主角想给《风吹麦浪》加段电吉他solo,学姐却觉得该用木吉他保留原曲的清新,两人的想法大相径庭。吵到最后,他们试着把两种乐器的旋律叠在一起,反而意外地和谐——原来不同的表达,也能唱出同一份温柔。”

杨蜜看到这段剧情时,特意打电话过来夸他:“‘大相径庭’用得特别准!而且你还暗合了‘相辅相成’的意思,音乐里的碰撞本就是这样,两种不同的风格相辅相成,才能出惊喜。”雷洛握着手机,忍不住笑了——他原本只是想写分歧,没想到无意间把两个词都融了进去。

随着剧情推进,雷洛遇到了新难题:怎么描写主角对音乐态度的转变?他盯着“潜移默化”和“耳濡目染”,想起自己练吉他时,学姐总在旁边放老唱片,一开始觉得没意思,后来却慢慢被打动。他把这段经历写进剧情:“学姐每天练琴时都会放老唱片,从邓丽君的甜歌到罗大佑的叙事曲,主角耳濡目染,渐渐发现老歌里藏着的故事感。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直到某天他弹《棉花糖》时,不自觉地加了段老唱片特有的沙沙声,才惊觉自己早已爱上了这种温柔的表达。”

这天晚上,雷洛写到剧情高潮——主角准备公益演出,却担心自己经验不足搞砸。他想到了“未雨绸缪”和“迫在眉睫”,笔尖飞快移动:“演出的日子迫在眉睫,主角却总怕出错。学姐拉着他一起列了份清单,从设备调试到应急方案,一条条落实,还模拟了观众互动的场景,用未雨绸缪的准备,打消了他所有的紧张。”

杨蜜看后,在这段下面画了波浪线:“‘未雨绸缪’用得很贴生活!其实不管是音乐还是剧情,都需要这种提前的准备,不然很容易捉襟见肘。”雷洛恍然大悟,连忙在旁边补了句:“演出当天,有个小朋友突然跑上台想一起唱,幸好他们提前准备了备用麦克风,没让场面变得捉襟见肘。”

日子一天天过去,雷洛的剧情稿写了又改,词汇表上的词也被他用得越来越熟练。写到主角看到自己的弹唱视频被大量转发时,他用“有目共睹”和“不言而喻”:“主角的努力有目共睹,视频里他眼里的光、指尖的温柔,都在诉说着对音乐的热爱,这种感染力不言而喻,难怪能打动那么多人。”

当他把最后一版剧情稿发给杨蜜时,心里既紧张又期待。没过多久,杨蜜的语音就发了过来,声音里满是笑意:“雷洛,你写得太棒了!‘历久弥新’那段我特别喜欢——‘老乐谱上的字迹虽然模糊,但旋律里的温暖历久弥新,就像那些藏在歌里的回忆,永远不会过时’。你把词汇和故事融得特别自然,完全不像刻意加进去的。”

雷洛看着窗外的月光,又低头看了看吉他上的词汇表,突然觉得这些原本生硬的词语,都变成了有温度的句子。他回复杨蜜:“其实一开始我总怕用得别扭,后来发现,只要跟着故事走,词汇就会自然而然地冒出来。就像音乐一样,不用刻意追求技巧,真诚才是最打动人的。”

杨蜜很快回复:“说得对!咱们的EP叫《未发行的回忆》,你的剧情也像一份未发行的礼物,藏着这么多温暖的细节。接下来,咱们可以一起把这些剧情改成歌词,让音乐和故事相辅相成,变成真正独一无二的作品。”

雷洛握着手机,指尖轻轻划过屏幕上的“相辅相成”,又抬头看了看墙上的吉他。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