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周一,学校正式开始上课。
四个人坐在后面埋头开始学习,他们一早就制定好计划了。
对于其他新生来说,他们四个显得过于诡异了。
杨珂芸频频转头去看曾越嘉。
曾越嘉这辈子可不想和她产生什么交集,自然不会主动打招呼,杨珂芸看对方不理自己,也不去主动。
这辈子的杨珂芸,依旧连续留了两级,杨父觉得她成绩太差,留级再学习学习。
只是最后杨珂芸没有考上高中,杨父也没有花钱找关系给她买名额,她去读了中职,读到一半就和别人结婚了。
当然,这是后话了。
杨珂芸依旧喜欢膏小团体霸凌同学,这辈子的对象换成永远比她低一级的漂亮女生。
其实上辈子杨珂芸也爱霸凌别人,只不过曾越嘉吸引了主要火力。
曾越嘉知道她依旧喜欢霸凌别人的时候觉得她还真是狗改不了吃屎。
终于挨到放学,北镇中学走读生不用上晚自习。
四个人骑着自行车回曾有才租的公寓,三室一厅。
曾越嘉和马小洁一个房间,蒋青哲和程屿住一个房间,剩下的一个房间留着大人们偶尔来住。
蒋青哲突然想起上辈子他和程屿一起创业,两个人都没有找家里要钱,挤在小小的出租屋,睡上下铺。
四个人随便吃了点晚饭就开始窝在客厅学习。
曾越嘉和蒋青哲分工给他们俩讲课。
蒋青哲讲课的时候曾越嘉在一旁打盹,曾越嘉讲课的时候蒋青哲去厨房切水果。
四个人就这么学到深夜才洗漱休息。
第二天闹钟一响就起来火速洗漱。
为了给程屿和马小洁节省更多的学习时间,他们去给自行车安装了后座。
一人负责载一个。
从此,每天都是曾越嘉蒋青哲负责骑车,两个人在后面背知识点。
曾越嘉觉得这样的日子很充实,会不由自主的开始想四个人的未来,做什么,在哪里。
然后,她心里有了目标。
这件事蒋青哲很高兴,奖励了她一块手表,卡西欧最新款。
他们四个与班集体格格不入,班里的人渐渐的也就非必要不主动找他们搭话,甚至觉得四个人有点装。
有两世记忆的曾越嘉不认识这些人,觉得没必要主动结交。
马小洁和程屿一心只有成功跳级这件事,没心思浪费时间去结交朋友。
蒋青哲上辈子和这些人也只是待了一年,哪怕部分人后来还是和他分到一个班交集也不深,也觉得没必要。
随着第一次考试的到来,四个人在年级里出名了。
班主任高兴地拿着成绩单来开班会。
他是怎么也没想到,在他的教书生涯里,能有这样的成绩。
年级前四都是自己的学生。
马小洁和程屿也很高兴,努力没有白费。
这成绩也相当于给两个人加油打气,学起来更有动力。
因为跳级这件事,几家家长也建了群,曾越嘉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同步到群里。
姚招娣说什么也要过来亲自下厨奖励他们一番。
四个人在客厅里继续学习,突然听到厨房里传来呕吐声音,立马丢了厨房的笔冲向厨房。
看见对着垃圾桶干呕的姚招娣。
曾越嘉和蒋青哲对视一眼,冷静下来,大概率是怀有身孕了。
什么都不懂的马小洁和程屿就显得十分着急。
曾越嘉示意蒋青哲把程屿带走。
然后慢慢拍着姚招娣的背问:“婶婶你多久没有来那个了?”
姚招娣闻言一愣,随即面上一喜。
曾越嘉秒懂。
留下程屿和马小洁继续学习。
她和蒋青哲通知李红洋然后把人送去医院。
医院里,人来人往的,消毒水味很重。
曾越嘉闻着这味道不好的回忆涌上心头,上辈子她没有查出胃癌的时候,在学校里晕倒,被同学送到医院,一个人在A市市医院躺着,每天都在闻消毒水味。
直到检查结果出来,她问医生手术多少钱。
二十万。
没人会帮她出这个钱,她自己两万块都拿不出来。
于是放弃治疗,又问医生不治疗能活多久。
医生回答她说不准,她这个发现得太晚了,就算做手术也不一定能够完全痊愈。
蒋青哲去给舅妈缴费,李红洋也火急火燎的赶来了医院。
几个人陪着姚招娣等检查结果。
显示怀孕六周,胎儿健康。
李红洋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姚招娣也开心,她的孩子不管男孩女孩,生在这样的家庭里,都能过得很好。
今晚上李家注定是不眠夜。
曾越嘉和蒋青哲在李红洋来了以后就走了。
他们也是后来听大人们调侃李红洋才知道李红洋都做了什么。
车上座位全部垫了软垫,家里的椅子凳子也都换上了软垫,把生意全部交给了曾有才,姚招娣走哪里他都跟着。
如果说第一次考试成绩只是打响了第一炮的话,接下来的考试彻底让四个人在北镇中学彻底出名。
长期霸榜年级前四。并且四个人的成绩不断趋平,一开始是曾越嘉和蒋青哲霸着第一第二,两个人经常有单科成绩满分,后来马小洁和程屿的成绩也不断追上来,直逼满分。
能够超越四个人的,只有他们自己,成了北镇中学神一样的存在。
班里的同学一开始鄙视的眼神逐渐变成钦佩,由衷的钦佩,只是这里面夹杂着几个例外。
杨珂芸和她的小跟班,杨珂芸是嫉妒心作祟,她的小跟班是无脑跟风。
杨珂芸不服,那个女人的女儿凭什么这么厉害,她生的两个野种分走了自己的宠爱,现在她女儿也来碍眼。
当然了,杨珂芸的嫉妒并不起什么作用,曾越嘉现在是学校里的名人,放学路上也从来没有落过单,她根本找不到机会下手。
班里的人开始去找他们问问题,曾越嘉和蒋青哲一致觉得,教别人也有利于自己进步,给别人讲题印象会更深刻。
两个人自然乐意给别人讲题,哪怕他们不说那些话。
渐渐的,外班的人也会来请教问题,学校里的各级领导更喜欢这四个人了。
终于,跳级审核通过,四个人成功转到初三年级,并且去了重点班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