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文洁的热情,几乎要将那个厚实饱满的红包烙进刘星的手心。
“拿着,阿姨的一点心意,今天真是太谢谢你了!”
红包的锦缎面料触感细腻,分量沉甸甸的,压着一份不容拒绝的诚意。
刘星的目光对上童文洁真挚的眼神,脸上浮现出一抹温和的笑意。他没有半分迟疑,用一种巧劲,却又无比坚决地将红包推了回去。
“阿姨,您这就太见外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让人无法反驳的真诚。
“我跟方一凡是兄弟,他家就是我家,帮个忙是应该的。”
这番话,不卑不亢,情义分明。
配上他之前在厨房里那颠勺挥铲、游刃有余的身影,瞬间将他在长辈心中的形象拔高了不止一个层次。
方圆在一旁看得连连点头,心中对这个儿子的“铁哥们”越发欣赏。
“文洁,你就别勉强孩子了。”方圆打着圆场,一把揽过刘星的肩膀,“听孩子的,今晚必须留下来吃饭,好好喝两杯!”
饭桌上的气氛热烈而融洽。
那位教育部门的领导,从落座开始,视线就没怎么离开过刘星。
他给刘星夹了一筷子晶莹剔透的东坡肉,看似随意地开口:“小刘星啊,听方圆把你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话语间,他的眼神里带着一种审视。
越是交谈,他内心的波澜就越是汹涌。
这个少年,谈吐间的沉稳与老练,对时事见解的深度,完全超出了一个初中生应有的范畴。那不是少年老成的故作姿态,而是一种真正源于内心底蕴的从容。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领导放下手中的白瓷酒杯,发出一声清脆的轻响。
整个饭桌的嘈杂声似乎都因此而静了一瞬。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刘星,脸上带着几分酒意催化出的兴致,笑容里也多了一丝考较的意味。
“小刘星啊,我听方圆说,你不仅菜做得好,文采也相当不错。”
“正好,我最近在研究古代的饮食文化,有个问题想了很久,想考考你,怎么样?”
这话一出,空气中的热络氛围瞬间变得有些微妙。
坐在旁边的乔英子,刚刚夹起一块糖醋里脊的筷子停在了半空。
林磊儿下意识地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里透出一丝紧张。
做饭,是天赋,是手艺。
可文化底蕴这东西,是知识的积累,是时间的沉淀,来不得半点虚假。
在一位教育部门的领导面前谈文化,这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他们两个学霸,都觉得头皮有些发麻,生怕刘星接不上话,在这关键时刻丢了面子。
然而,刘星的反应却平静得有些出人意料。
他只是放下了筷子,用餐巾擦了擦嘴角,然后迎上领导的目光。
“领导您请说。”
那份从容淡定,仿佛即将要回答的不是一个高深难题,而只是“今天天气怎么样”的日常问候。
“好。”
领导眼中的欣赏之色更浓,他点了点头,缓缓抛出了自己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满汉全席’,代表了清代饮食文化的巅峰。但我想问你,把时间往前推,在那个万国来朝的唐朝,宫廷宴会上,最能体现国力与文化的一道‘大菜’,是什么?”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
“它,又有什么特殊的文化内涵?”
问题落地,乔英子和林磊儿的心脏猛地一揪。
这个问题太偏,也太深了。
别说他们,恐怕就算是大学里专攻隋唐史的研究生,都未必能立刻给出精准的答案。
饭桌上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刘星身上。
方圆和童文洁也有些替他捏汗,觉得自己的朋友今天这题出得有点太为难孩子了。
万众瞩目之下,刘星却只是垂眸,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两下,似乎在检索着什么。
片刻之后,他抬起头,嘴角噙着一抹自信的微笑。
“领导,您说的,应该是唐代的‘烧尾宴’上,那道名为‘看菜’的工艺菜吧?”
“哦?”
领导的眉毛猛地一挑,眼中爆出一团精光。
他身体微微前倾,显然没料到刘星能如此干脆利落地一语中的。
刘星没有给他留下太多惊讶的时间,脑中由系统赋予的,那部厚重的《中华饮食文化史》如同被激活的数据库,知识点化作清晰的语言,自然而然地流淌而出。
“所谓的‘看菜’,其实已经脱离了‘菜’的食用属性。”
“它更像是一种艺术品,一种宣言。”
他的声音清朗而富有磁性,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心神。
“它是用面粉、酥油、蜂蜜等材料,通过雕、塑、画等极其复杂的工序,制作而成的大型观赏性食雕。主题多为神话传说、园林盛景,有的甚至高达数米,气势恢宏。在宴会上,它不上桌食用,只做观赏之用,是当时的主人用来炫耀财力、物力以及审美情趣的‘门面’。”
“它体现的,正是盛唐时期那种海纳百川的包容、穷极奢华的富足、以及睥睨天下的文化自信。”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将视野拉得更为宏大。
“而这种自信,并非凭空而来。从食材的起源来看,唐朝通过丝绸之路,从中亚、西亚引进了菠菜、莴苣、胡椒、毕拨等外来食材,极大地丰富了国人的餐桌。从烹饪方式的演变来看,‘烧’、‘烤’等带着浓郁西域风情的技法,也开始在上流社会中流行,与中原传统的蒸、煮、炖分庭抗礼,最终融为一体……”
他从一道虚设的“看菜”,延伸到整个唐朝的饮食结构,再从餐桌上的胡风汉韵,折射出那个时代开放的社会风貌与强大的国际地位。
引经据典,信手拈来。
条理清晰,见解深刻。
在场的所有人,包括那位领导在内,全都听得入了神。
这已经不是一个初中生在回答问题了。
这分明是一位学养深厚的学者,在进行一场小型的学术报告。
乔英子和林磊儿,这两个站在金字塔尖的顶级学霸,此刻看向刘星的眼神,已经彻底变了。
那是一种混杂着震惊、迷惑、甚至是一丝敬畏的复杂情绪。
他们无法理解,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怎么可以渊博到如此匪夷所思的地步?
这些冷僻的知识,他究竟是从哪里学来的?
当刘星的讲述告一段落,饭桌上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落针可闻。
最终,是那位教育部门的领导,缓缓地,郑重地,带头鼓起了掌。
啪。
啪啪。
掌声由慢及快,由他一人,带动了全场。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领导站起身,亲自给刘星斟满了一杯果汁,语气里是发自肺腑的赞叹与感慨。
“小刘星,你今天,可是给我这个研究了半辈子文化的人,结结实实地上了一课啊!”
这一刻,在所有人的心中,刘星的形象,完成了最后一块拼图。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厨艺惊人的少年厨神。
更是一个学识渊博、底蕴深厚,让人看不透的“文化人”。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