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这番话说得是慷慨激昂大义凛然!
仿佛他不是在冒领功劳,而是在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
办公室里的一些年轻技术员涉世未深,还真就被他这副道貌岸然的样子给唬住了。
一个个看着易中海的眼神都充满了崇拜和敬佩!
“原来是这样,一大爷真是用心良苦啊!”
“是我们错怪一大爷了,他这是在提携我们后辈呢!”
“高风亮节,这才是老一辈技术专家的风范!”
听着周围传来阵阵赞美,易中海那张老脸都笑开了花心里那叫一个舒坦。
他得意瞥了一眼刚才那个质疑自己的技术员,眼神里充满了胜利者姿态。
小样儿跟我斗?
你还嫩点!
然而。
就在易中海春风得意之时,一直坐在主位上沉默不语的杨卫国却突然开口了。
“易师傅。”
杨卫国声音很平静,听不出半点喜怒。
他双眼紧紧盯着易中海,先是言语上肯定了对方。
“你的这番话说得很好,很有思想觉悟!”
“但是……”
紧接着杨卫国话锋一转,办公室里气氛瞬间就凝重了起来。
众人目光都聚焦在了厂长身上。
杨卫国可不是那些刚出校门的毛头小子。
他能从一个普通工人干到厂长的位置靠得可不仅仅是资历!
杨卫国皱着眉头一脸狐疑打量着易中海。
易中海是厂里少数的八级钳工之一,这一点是没错。
他的钳工手艺在整个四九城都是排得上号的。
但是钳工是钳工,机械设计是机械设计!
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
杨卫国在厂里这么多年,就从来没听说过易中海还懂这个。
那张图纸上展现出来的设计水平别说是八级钳工了,就是厂里技术科那几个喝过墨水的高级工程师捆在一起都未必能画得出来!
倘若易中海真有这本事,还跟苏联专家学习过。
那他早就被当成宝贝疙瘩请进技术科了,怎么可能还天天待在车间里跟一堆机器零件打交道?
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杨卫国心里跟明镜似的,但他没有当场点破易中海。
他缓缓站起身脸上挤出一丝笑容,走到易中海面前拍了拍肩膀。
“易师傅,既然你对这种苏式机床有这么深厚的研究,那可真是我们厂的大功臣啊!”
“正好我这里还有个难题,想请你这位大专家再帮我们解决一下!”
一听这话。
易中海的心里咯噔一下,一股不祥预感油然而生。
但他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强装一副笑容。
“杨厂长您太客气了!”
“有什么问题您尽管说,只要是我知道的一定知无不言。”
杨卫国转身指着窗外不远处的二号车间。
“易师傅你看二号车间那台B-52型机床也是从苏联进口的,只不过型号老一些。”
“最近这段时间它的生产效率明显变慢了噪音也大,技术科的人检查了好几遍也找不到根本原因。”
“既然你对苏式机床这么了解,能不能就现在当着大家的面再给我们画一张那台B-52型机床的改进图纸?”
“让我们这些后辈也好好学习学习,开开眼界!”
轰!
杨卫国这番话听在别人耳朵里,是对易中海能力的肯定和倚重。
可听在易中海耳朵里,却不亚于一道晴天霹雳!
还画一张?
他画个屁啊!
自己连那台机器的构造都搞不清楚,拿什么画?
一瞬间易中海脸上的笑容便僵住了。
他那张刚刚还因为得意而泛着红光的老脸,此刻唰的一下变得比纸还白!
“怎么了易师傅?”杨卫国故作不解问道,“有什么难处吗?”
“没……没有。”
易中海喉结艰难滚动了一下,额头上开始往外冒冷汗。
他哪懂什么机械技术啊!
易中海就是看那个神秘高人迟迟不肯露面。
一时鬼迷心窍想把这天大功劳和那一千块奖金揽到自己身上,顺便再把前天丢的面子找回来而已!
谁能想到这杨卫国看着浓眉大眼的心眼却这么多。
竟然当场就要考校自己!
这下可怎么办?
办公室里众人目光都聚焦在易中海身上,那些年轻技术员们更是满脸期待和崇拜望着他。
技术科的科长已经十分有眼力见地将崭新绘图纸和铅笔恭敬递到了他面前。
“易师傅,请!”
接,还是不接?
这是一个要命的问题!
易中海感觉自己手里的那支铅笔,此刻重若千斤一般!
他硬着头皮接过了纸和笔,走到绘图桌前。
可是易中海的脑子里一片空白!
别说画什么改进图纸了,他现在连最简单的齿轮该怎么画都快忘了!
易中海握着笔的手开始不受控制颤抖起来。
豆大汗珠从他额角不停滚落,滴在图纸上晕开一小片水渍。
十分钟过去了……
易中海连一条线都还没画出来。
办公室里那股崇拜而期待的气氛渐渐变得有些诡异。
一些心思活络的人已经从易中海那苍白脸色和颤抖右手中看出了些许端倪。
“咳咳咳……”
终于易中海再也装不下去了,假模假样咳嗽两声放下手中铅笔。
他用袖子擦了擦额头冷汗,强行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那个……各位同志,杨厂长。”
易中海指着窗外找了一个自认为天衣无缝的理由。
“二号车间那台B-52型机床是五十年代初的老古董了,内部零件构造和现在的新技术完全不是一个路数。”
“我呢,这些年一直钻研的都是最新的技术。”
“所谓术业有专攻,对于那种老掉牙的古董我还真就不太会修了。”
这话说得好像易中海还挺骄傲。
然而。
他的话音刚落,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正是那个年轻的技术员李卫,他扶了扶眼镜再次提出质疑。
“易师傅,这恐怕不对吧?”
“既然是老机床那内部构造应该更简单才对啊,怎么会更难修呢?”
“而且我查过资料,咱们厂这两台机床无论是新款还是旧款都是从同一个苏联厂家进口的,核心技术和设计理念应该是一脉相承的。”
“您既然专门跟随苏联专家学习过,那肯定是学的最根本的原理,怎么可能连触类旁通都做不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