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这么做,只是为了保住性命,现在的他,已经没有了这种的顾虑。
而且调查出整个秦王府,被毒杀的真相之后,他还要率领大军,平定边疆的叛乱,调查出当初他的父亲和三个哥哥,战死的真相。
在他的印象里,父亲萧敬,之所以被称之为大宁国的定海神针,就是因为他用兵如神,又骁勇善战。
因为赫赫战功,才被皇上册封为异姓王。他却战败被杀,这让萧辰也不得不怀疑,这里面有什么巨大的阴谋。
可他也感觉,自己一直以来偷偷摸摸的调查,一系列事情,并没有多大的进展。
这就说明之前的方法并不管用,那就要变换思维。
萧辰的想法,露出自己的真面目,这样会让暗中想对付他们秦王府的仇家,纷纷现身。
毕竟那些想对着他们萧家动手的坏人,肯定在暗中观察着自己,并不想让自己发展壮大。
随着宋清妍她们回来,而且高调和自己退婚,萧辰不想再隐忍……
朝堂上,早朝,礼部尚书站出班列。
“启禀皇上,昨天金銮殿上发生的事,已经造成了恶劣影响。”
“都说皇上不应该偏袒那个纨绔子弟萧辰,对于朝廷重臣,进行打压,反正舆论反响很大。”
“哦,有这种事?”宁帝的眉头一皱:“是啊,皇上,现在的舆论对于朝廷的影响,很不好。”
“这件事如果不补救的话,也会对皇上的声誉,造成巨大影响。”
“所以老臣恳请皇上,对于秦王世子,进行严厉的惩处。”
“让知道这件事情的百姓明白,皇上公正无私,并不会因为秦王的战功,从而偏袒他的子嗣……”
宁帝的脸色一沉:“放肆,这件事肯定有人兴风作浪,大肆炒作,想制造这种舆论影响,来胁迫我。”
“至于怎么处理这件事,我已经做出了正确的决断。”
“李尚书,你真的觉得朕做的有错?”
“这,这个……”礼部尚书身子微微一颤。
“反正知道这件事情的百姓,议论纷纷,都说皇上从来不这样,一定是受到了奸诈之徒的蛊惑,才让皇上受到了蒙蔽。”
宁帝一听,差点把鼻子气歪。
“李尚书,我看你这是老糊涂了吧,被蛊惑的人,应该是你们。”
礼部尚书李春峰吓了一跳:“皇上,你何出此言?”
“老臣进言,也是为了大宁国的江山社稷着想,并没有私存半点个人的私心……”
宁帝的眉头一皱:“你确实没有半点私心,因为半点,不足以形容你贪婪的心态。”
听到皇上给自己这样的评价,李春峰满脸的错愕。
本来昨天晚上,他被镇国将军请了过去,对方想让他在今天的早朝上大放舆论,对着皇上进言。
当然打的借口,就是知道这件事情的百姓议论纷纷,之后镇国将军还给了他2000两银票,他这才答应下来。
没想到大殿上,刚刚说了这番话之后,就被皇上怒怼。
他感觉印象中,皇上还从来没发过这么大的火气。
“李春峰,你掌管礼部,作为尚书,想拿这件事情来说事,那你告诉我,昨天来到金銮殿上的人,也不算少数,只不过当时,并没有普通百姓,夹杂在这些人当中。”
“事情是怎么传出去的呢?都传到了哪些百姓的耳中?”
“这些,你必须做一个调查?给我一个交代!”
“另外,朝堂上发生的大事,有人敢私自泄露出去,而且还引发舆论,我看这就是别有用心。”
宁帝这些话,震惊的李春峰,连连后退。
其他几个官员,也都被庄群收买,正想对着皇上进言,可看到皇上勃然大怒,这些官员,还是乖乖的闭上了嘴巴。
宁帝一声冷哼:“呵呵,李爱卿,你怎么不说话了?难道你没听清楚我的话?”
宁帝这么询问,李春峰吓得身子一颤。
皇上这么说,责怪的意味已经很明显。
刚刚皇上提出了问题,让自己做个调查,他本来以为皇上说的是气话,自己不说话,就这么应付过去,也就算了。
本来想借着礼部尚书的身份,提议皇上注意一下影响,可皇上不但不听,还第一时间做出判断,这是有人别有用心,想利用舆论,向他施压。
皇上这么定性,把李春峰额头上的冷汗,都吓了出来。
他也没想到,自己这么说了之后,皇上的反应这么强烈,而且还让自己,彻查这件事。
如果自己不调查的话,皇上肯定饶不了自己。
心中这么想着,李春峰后悔的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这样,自己根本就不会收那个庄群,2000两的银票。
本来就是庄群的阴谋诡计,想利用民间的舆论,对着皇上施压。
当然李春峰也知道,那个庄群不但找了自己,还找了其他人。
可如今,自己被枪打出头鸟,其他的人,谁还敢站出来。
这么一想,李春峰顿时苦不堪言……
看到这一幕的淮安公主,神色复杂,她心中暗道,看来皇上还真是照顾那个纨绔子弟呀。
可她也看出她的父皇的意思,貌似并没有放过这件事。
此时宁帝的声音,继续从大殿上传来。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的想法,想借用舆论牵制朕,这是朕的大宁,你们还没有资格,教朕做事。”
李春峰满脸羞愧。
他也没想到,刚才这么说了之后,皇上第一时间,看穿了他的意图,而且还给他安排了一件非常难以完成的艰难任务。
这本来就是他和镇国将军庄群,商量之后的一个计策,哪里有什么民间议论。
看来退朝之后,自己还得去找这个庄群,让他想办法解决此事,实在不行,让他找几个替罪羊吧……
看到李春峰不再说话,宁帝的目光,看向了不远处的兵部尚书,眼神之中,充满了愤怒。
“上一次,北部的战事并没有彻底解决,这一次北疆卷土重来,而且还和其他藩国联合,声势更大,你怎么看这件事?”
兵部尚书陈光远,根本不敢和宁帝的目光对视,赶紧垂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