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桃等着顾大夫吃完,才凑上前。
实在是顾大夫太受欢迎,周围围着一群莺莺燕燕,叽叽喳喳地嘘寒问暖。
陶桃实在是插不上嘴。
“顾大夫,请问诊金多少?”
顾大夫上下打量陶桃一下,看陶桃这一身穿着,也没像以往狮子大开口。
“你也是救人,这次我就收你二两银子吧!不过他三天不能进食,为了维持生命,需要含服二十年以上人参。我这里没有,你去别家买去。”
陶桃昨个出门就带二两银子,在胭脂铺子花费了一部分,如今根本没有二两银子。
“顾大夫,病人和我那不争气的儿子先留在您这里,我带着我儿媳回去取银子。”
顾大夫看了一眼,忙着扒饭的陶大郎,嫌弃地摇头。
“你都带走吧!将他留下,不是给我添乱吗?还有,他的脸……”
陶桃赶紧打断,“没事,没事,他的脸不治了。”
陶桃左手拉着陶大郎,右手扯着田香草,溜得飞快。
“顾大夫,那夫人会来送银子吗?”一位年轻的姑娘问道。
顾大夫摇摇头,“人心隔肚皮,谁知道呢!病,我能看得清楚,这人呀!我可没本事看清楚。”
陶桃三人刚走到城门口,就见二郎、三郎、四郎还有大妹齐刷刷地排队要进城呢!
大老远,陶四郎就喊她。
“娘,娘……”
声音清脆,让陶桃莫名地感动,真好呀!
第二日,桃桃拿着二十两银子来到县城,先去了顾大夫那里,付了诊金。然后去看了一眼那少年。
少年全身都缠满绷带,人也被麻绳绑在床上。
“顾大夫,这是?”
陶桃指着昏迷的少年。
“哦?昨天晚上他醒了,闹腾得严重,差点将膏药撕下来。我就把他手脚绑住了。为了让他安静点,我又给他熬了一碗镇静的药物,所以今天的诊费一两,加上昨天的一共三两。”
顾大夫伸出手来。
陶桃咧嘴,这顾大夫真黑呀!这住一天就要一两银子。
好似看出陶桃心里想法,顾大夫收了银子便道,“嫌贵,就把人带走。他在这儿,都耽误我给病人看病。”
陶桃立马语塞,带走?带去哪里呀?背回家也不方便呀,再说三天后还要换药,这多折腾。
“容我想想,我先去买人参。”
听陶桃这般讲,顾大夫有些诧异,没想到这妇人当真要买人参。
确定陶桃人品确实不错,顾明哲没有再说什么。
陶桃跑了几家药铺,终于十五两买了一块残参,拿给顾大夫看,顾大夫还说她占了便宜。这人参虽然不完整,好似被什么动物啃了,但药效还在,且很新鲜。
顾大夫小心地在人参上切了薄片,沾了些蜂蜜直接放到少年口里。“一天三片,早午晚服用。把人带走吧!我要出诊,他自己留在这里没人照看。”
陶桃趁着天黑,才背着人回村。
实在是怕惹什么麻烦,想着这人这般情况,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娘,你咋还把人给背回来了?”
陶大郎看见这少年,就反胃想吐。
“顾大夫出诊,无人照看,我也是没办法。再说,顾大夫太黑了,住了一天就要一两银子呢!”
陶大郎一听,不吭声了。
屋子有限,只有她睡的屋子床够大,还只有她一个人,可也不能和她睡一个床上呀!
这要搁原来世界也没什么,可这个世界,还是谨慎一些。
“香草,今晚你跟我睡,这少年就让大郎照看吧!”
还没等香草应下,香草的胳膊就被陶大郎死死地拉住。
“不行,香草……香草要跟我睡呢!”
说完,香草和陶大郎两人都涨红了脸。
陶桃一看这情形,忍不住勾唇。
“好,好,好,娘给你们俩烧一锅热水,你们俩洗个热水澡,睡着舒服。今天是个好日子。”
香草红着脸跑回房,回到房间,香草打开箱子,将娘家陪嫁的被子抱了出来。
崭新的红背面,终于能用上了。忍不住,开心地掉下眼泪。
陶大郎进屋,见香草掉眼泪,有些手足无措。
“你……你不愿意吗?”
吓得香草赶紧擦干眼泪,“我愿意,我愿意。”,她等这一天都等四年了。
说完,香草整张脸爆红。
陶桃烧完水,让陶大郎提进屋子。
早早让几个孩子睡觉,别闹腾。
今晚算是陶大郎的洞房夜,陶桃心里不知道怎么回事,好似有点紧张呢!七上八下的,就怕事儿不成。
可一想,又有些好笑。陶大郎是个正常男人,怎么会事儿不成,都是被原书剧情给吓的。
隔日一大早,陶桃顶着黑眼圈出来。
昨天晚上,那少年醒了,确实闹腾得厉害。他说肚子里又疼又痒,他要撕开抓一抓。
陶桃捂着他的嘴,整个人都骑在他身上。
就怕这少年喊出声,干扰了她儿子儿媳妇的好事儿。
可怎么劝说,这少年都忍不住喊叫,最后陶桃无法,将人一个手刀劈晕了。早知道,就跟顾大夫买点镇静的药了。
陶桃正在心不在焉的做饭,香草脸色红润地走进厨房。
陶桃观察她那羞涩的样子,和怪异的走路姿势就知道,昨天晚上事成了。
她悬着的心落下了,陶大郎,陶二郎,田香草的命运可能都有所改变。
陶大郎睡个日上三竿,早饭都没起来吃。
起来什么也没吃便一副餍足的模样,视线还总跟着香草打转。
陶桃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这第一枚炸弹算是排除了。陶大郎与香草感情好,谷文山就不会得逞。
“大郎,锅里给你留饭了,吃完饭去开荒。”
陶大郎喜滋滋地跟着香草身后腻味呢,猛一听老娘这煞风景的话,顿时不愿意了。
“娘,您就不能给我几天假。”说着,还做出揉腰的姿势。
哼……想得美,还要婚假。不过,她也不能太扫兴。
“你和香草一起去。”
陶大郎一听,扒完饭高高兴兴地拉着香草溜了。
“娘,大哥大嫂去开荒,咋不戴农具。”
陶四郎提醒陶桃。
陶桃看了一眼摆放整齐的农具,叹了口气。
罢了,这次还是她来吧!
嘱咐好大妹看好病人,便挑选农具出门。
出门没走几步,陶三郎便跟了上来,从陶桃手里抢过农具提着,陶二郎也默不作声地跟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