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大郎起身,揉了揉屁股。虽然心有不满,面上却不敢表现出来。
“爹,您推我干嘛?”
“孺子不可教也,都说多少次了,出门要叫父亲。”
陶大郎左右打量,路上没有旁人。
“是是是,父亲。赶紧办正事吧!”
两人在翠香楼门口拉扯,翠香楼门口便下来一位长相魁梧穿着华丽的公子,那公子仔细打量陶大郎一眼,便厌恶地快步离开。
“哎哎哎!爹,父亲,那不是董公子吗?”
董禄一听,跑得更快了。
心道:“表妹说给自己送个妙人,结果是个猪头怪。莫不是表妹还在怪罪当年之事……,哼!当年她可是舒服得很了,末了倒是怪罪旁人来。”
谷文山见董公子走得仓促,显然是被这逆子吓到了。
他又狠狠踹了陶大郎一脚。
“你怎么回事?怎么搞成这副鬼样子?”
陶大郎脸还麻着,虽然不知道父亲说的是什么,还是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
脸麻麻的,并没有感觉,摸着好像脸有些肿胀。
“父亲,可否借儿子手镜一观。”
谷文山爱美,手镜从来不离身。
只见谷文山从袖兜里拿出巴掌大的小铜镜递给陶大郎。
陶大郎借镜一照,“啊~”发出猪一般的惨叫。
“我的脸,我毁容了……”
陶大郎眼珠一转,便将镜子丢给谷文山。
“我娘,是我娘,我去问问她,为什么坏我好事儿!”
谷文山一听,便明了,又是那蠢妇坏事儿。
他一甩袖子,叹了口气,此事还要找县主想想办法。
陶桃等人都走了,才带着香草从躲藏的地方走出来。
“娘……”
香草想问,但又不知道怎么问。
难不成婆母真的就为了耍自己儿子吗?
陶桃知道香草一肚子问号,可她不知道咋跟香草说,便拉着香草快走。
“走,咱们追上大郎。”
陶大郎知道了自己的鬼样子,一路上走路都拿着袖子遮住自己的脸。这样便遮住视线,这路走的便磕磕绊绊,不是撞到人,被别人骂一顿,就是被什么绊倒。
还未走到县城的城门口,便被陶桃和香草追上。
“夫君~”
香草见到陶大郎一身狼狈,到底有几分心疼。
她快走两步扶住陶大郎,并且拿着陶桃送给她遮阴的帽子戴在陶大郎脑袋上。
陶大郎这一路受了不少惊吓,被骂,摔跤,已经成了惊弓之鸟。
突地头上扣上帽子,胳膊被人抓住,还吓得向后缩了一下。
好在香草力气大,“大郎,是我,香草。吓到了?”
陶大郎一听是香草,身子立马挺直,“你怎么来县城了?”
嘴里问着,视线却往后看去。
果然,看见陶桃不紧不慢地跟在后头。
心里的愤怒委屈一下子便涌了出来。
他跺着脚,“娘,你到底要干什么?为什么要将儿子搞成这副模样?您就见不得儿子好吗?”
陶大郎这般闹腾,陶桃早有预料,所以无论他说什么,陶桃都不会往心里去。
“你这脸没什么大碍,再过一两个时辰会有些疼痒,那是麻药过了。你注意别抓挠即可。”
陶大郎气得怒吼一声“娘!”
无论他怎般闹腾,陶桃就是老神在在,不做声。
出了城门,香草一直在劝陶大郎。
“大郎,你别闹了,娘这么做肯定是为了你好,哪有娘要害儿子的。”
陶大郎根本听不进去,“她就是故意的,她不想我跟父亲见面,她怕我结交董公子后飞黄腾达,离开陶家村,离开她,她就是见不得我好。”
香草怕陶大郎越说越过份伤了婆母的心,赶紧使劲掐了陶大郎一下。
陶大郎怒了,“啊!你竟敢掐我。我……我知道了,你们是一伙的。你们跟着我进城就是为了看我出丑。”
香草摇摇头,“我跟娘来县城是去书院给你退学的。”
“啥?”
陶大郎一听,傻了。
这死丫头刚刚说啥了?
他撒腿就跑,追上陶桃。
“香草说您给我退学了。”
还没等陶桃承认,一辆马车歪歪扭扭地疾驰过来。
陶桃手疾眼快地将陶大郎拉到路边上,然后回头找香草。
见香草跌倒在路边,赶紧过去查看。
“可是被撞到?”
香草捂着胸口忙摇头,“没有,我就是躲避得急了,没站稳跌了!”
见家人都没事,陶桃眼睛微微眯起。
刚刚那驾马车,应该就是那位董公子。
刚刚马车贴近,她从晃动的窗帘缝隙看见好似一名男子被董禄压在身下。
难不成……
电光火石间陶桃敏感地觉得跟着这驾马车,可能会有所收获。
将香草扶起来,检查一番,确实如香草自己所说没有受伤。
陶桃便拉着二人跟着前边马车的车辙走。
“娘,这好似不是回家的路呀!”
香草见婆母走的路跟来时路不一样,忍不住问道。
心里乱糟糟的陶大郎一直在想怎么再找机会见那董公子,根本没注意他们走的路不对。
陶桃看一眼心不在焉的大郎。
“大郎不是想结交董公子吗?我这就带你们去找董公子。”
陶大郎不知道陶桃要干什么,听她这般说,心里莫名有些慌乱。
“不,不急。过些日子吧!我这副模样……”他小声嘀咕。
“择日不如撞日,你与董公子应当是有缘,刚刚那辆马车就是董公子的。”
“啊?不好吧!我见那辆马车驶得急,定是有什么要事儿。”陶大郎嘴上这么说,可步子却迈得大了。
没想到他们跟着马车,这一走就是大半日,太阳都快落山了。
陶大郎和田香草都没有力气了。
“娘,咱们回去吧!也不知道这马车要去哪里。”田香草忍不住出声。
陶桃双眼微眯,看见远处一处庄子。附近除了那庄子,再无房屋。她笃定,那马车进了这庄子。
“到地方了!”
“啊?”
“啊?”
二人齐声发出疑问,不明白陶桃怎么知道这些的。
这一路上遇到那么多岔路口,陶桃都是坚定地选择这条路。
二人早就怀疑,直到三人走到庄子跟前,见到那辆马车,二人都用不可思议,以及佩服的眼神看着陶桃。
现在陶大郎好似已经忘记耍脾气,满心都是见到董公子,好结交一番,通过董公子飞黄腾达。
陶大郎刚要敲门,就被陶桃拦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