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侯府一门八遗孀,助朕奉天靖难! > 第38章 贴身小秘上线,公主心动!
换源:


       “月公子,这是今日需要整理归档的北疆各郡县简要图志,以及近期军情邸报的摘要,侯爷吩咐请您誊录一份,务必仔细。”

一名亲卫将一叠文书放在临时支起的简易书案上,语气恭敬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审视。

“有劳了。”

映月压低嗓音,努力让声线显得中性一些。

沈知微将她安排在萧策的主帅大帐旁侧的一个小帐篷里,既方便看管,也给了她一个合理的身份遮掩。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

狂风天的营帐可不比宫廷别院,研墨时,她一不小心打翻了砚台,漆黑的墨汁泼了大半。

提笔誊录,那蝇头小楷写得尚且工整,可速度却慢得令人发指,与军中书记官那飞快的速度相比,简直如同龟爬。

整理卷宗时,更是手忙脚乱,好几次差点将重要的文书混在一起。

好在沈知微早有准备,送来的文件都只是些可有可无的杂物。

来福抱着手臂在一旁观看,嘴角撇得快到耳根子了,小声对旁边正在擦拭她那对新宝贝锤子的巴小梅嘀咕:

“瞧见没?就是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细皮嫩肉,笨手笨脚,还一身少爷脾气……不对,是小姐脾气!真不知道世子留着她干嘛,净添乱!”

巴小梅倒是看得津津有味,大咧咧道:“俺觉得挺好哇!她长得好看,像年画上的娃娃!细皮嫩肉咋了?俺以前在村里,最稀罕这种白净的了!比俺这糙皮好看多了!”

说着还伸出粗壮的手指对比了一下,嘿嘿傻笑。

来福翻了个白眼,懒得跟这憨货理论。

萧策正专注于脑中推演《破杀刀法》的招式变化,闻言只是笑了笑。

然而,几日观察下来,萧策也发现这位月公子并非一无是处。

她虽不擅体力活,但学识渊博,偶尔萧策翻阅地理志或兵书遇到生涩之处,她总能轻声解释,引经据典,条理清晰。

更重要的是,她那双清澈的眼眸中,总带着一种极力掩饰却仍不时流露出的好奇与探究。

尤其是在观察他时!

映月突然注意到萧策的目光,诧异转头,又立刻将脑袋低下,装作还在誊写文书,只是面颊已经有些羞红。

这几日她可没白呆。

闲暇无事便会去萧策那头打发时间。

可越是接触,越是心惊!

白日行军,她时常能看见萧策策马行于队伍中,与杨岚低声交谈,不时指向远方地形,神情专注而认真。

扎营之后,别人休息,萧策却雷打不动地寻一处空地,或是练习那套看似简单却极为辛苦的《基础锻体诀》,或是挥汗如雨地演练刀法。

他的动作从一开始的笨拙生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流畅、有力,带着一股狠辣的劲头。

夜深人静时,他的帐篷里也总是亮着灯火,不是在看北疆的地图舆志,就是在研读兵书,时而蹙眉沉思,时而提笔记录。

这哪里是那个传闻中只知道“八个洞”的脑疾纨绔?

这分明是一个刻苦、自律、甚至带着某种锐气的青年将领!

“难道是自己想错了?他还真是个正经人?”映月下意识咬着笔头,歪着脑袋瞎想。

回过神来,却发现,萧策依旧在营帐外呆呆的看着自己!

“怎么可能!他就是个风流浪子,这些表现绝对都是装出来的!”映月疯狂摇头,惊愕间,又把一瓶墨水洒了!

“世子你看,我都说她没啥用吧!”来福冲着还在思索刀法的萧策连连吐槽!

帐外,阿大阿二远远站着,看着自家金枝玉叶的公主殿下在那里笨拙地跟笔墨纸砚较劲,心情复杂。

既心疼,又无奈!

受限于人,他们也不能随意出手。

偶尔得了空闲,两人便会拎着好不容易搞到的美酒,去找巴小梅切磋。

说是切磋,其实就是单方面挨打兼陪练。

“巴姑娘,请指教!”

阿大沉声抱拳,神色凝重。

巴小梅正闲得发慌,见到有酒还有人陪练,顿时眉开眼笑:“好说好说!有酒就行!”

结果不出三合,阿大便被一锤震得倒退七八步,虎口发麻,体内气血翻涌。

看向巴小梅的眼神如同看一头人形凶兽!

“巴姑娘,你这力气……简直……”阿大口干舌燥,不知该如何形容。

他感觉巴小梅比在京城时又可怕了不少,那对黑黝黝的锤子更是邪门,势大力沉得超乎想象。

阿二上场,试图以灵巧身法周旋,却见巴小梅看似随意地一抡,锤风笼罩之下,竟让他所有退路都感到窒息般的压力。

勉强支撑了五六招,便狼狈跳开认输。

两人对视一眼,皆是骇然。

这蛮力丫头进步速度也太恐怖了!

还有那对锤子,绝非凡铁!

不过,最让他们感到恐惧的,是营地边缘。

一道白衣身影抱剑独立,与整个喧闹的军营格格不入。

但即使相隔甚远,阿大阿二也能感受到那股若有若无,却足以让顶尖高手心悸的凛冽剑意。

“那位……莫非就是侯府七夫人?”

阿二压低声音,喉头滚动了一下。

“嘘!噤声!”

阿大脸色一白,急忙制止,“剑圣之名,岂是虚传?她为何在此,可不是我们能议论的!只盼她对我们没有敌意。”

他们甚至不敢与林素问的目光有任何接触。

每次无意间瞥见,两人都会立刻低下头,乖巧的像两只鹌鹑。

……

这日,车队行至一座名为安岭的边城附近。

天色尚早,杨岚下令在城外十里处一处依山傍水的开阔地扎营,并未直接入城,以免扰民,也便于保持戒备。

营盘立定,炊烟袅袅升起。

沈知微在来福的陪同下,带着两名亲卫,打算入城采买一些补充物资,顺便看看能否通过城中的听风哨暗点,获取一些更及时的北疆消息。

安岭城虽算边城,但因并非最前线,且有一条商道从此经过,城内倒也有几分热闹。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往来行人中不乏商旅模样之人。

在一处贩卖皮货和药材的集市,沈知微的脚步微微一顿。

她的目光落在了一队刚刚卸完货、正在整理驼队的商人身上。

这队商人约摸二三十人,穿着与寻常中原行商无异的棉布袍子,口音也带着几分关中的味道,交易的皮货成色普通,药材也是北地常见的种类。

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

然而,沈知微的瞳孔却微微收缩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