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聪望着周围依旧对他充满怀疑的众人,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到证明自己的办法,打破这谣言的枷锁。他深知,接下来的路会更加艰难,但他绝不会放弃。收拾好心情,他再次投入到工作中,而这一次,他竟在不经意间,发现了一个令他惊喜万分的线索。
此时殷聪手头的任务,是打造一批精致的铜器。在反复捶打铜坯的过程中,他的目光无意间扫过一旁放置的竹简。那竹简上记载的技艺,是他穿越后一直试图参透并传播开来的关键。就在这一瞬间,他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手中的动作停了下来。
他发现,手中铜器打造时的纹路走向,与竹简上记载的一种古老铸纹技法有着微妙的相似之处。这种相似并非完全一致,却像是同根同源的两条分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殷聪的心跳陡然加快,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意识到,这或许就是将竹简技艺融入当下工艺,进而传播开来的重要契机。
顾不上周围人异样的目光,殷聪立刻放下手中工具,将竹简小心翼翼地展开,平铺在工作台上,仔细对比两者的异同。他时而用手指顺着竹简上的纹路比划,时而又在铜器上轻轻摩挲,试图从触感中寻找到更多的线索。
“这简直是上天给我的机会!”殷聪忍不住自言自语,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兴奋过后,殷聪很快冷静下来。他明白,要想将这种联系转化为实际的成果,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而这,就需要更多相关的资料作为支撑。他第一个想到的地方,便是工匠行会的藏书阁。
殷聪小心翼翼地将竹简收好,怀揣着满心的期待,匆匆向藏书阁走去。
当殷聪踏入藏书阁的那一刻,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阁内光线昏暗,只有几缕阳光从狭小的窗户中挤进来,在满是灰尘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一排排书架陈旧不堪,上面的书籍大多残破不全,这都是暴君焚书造成的恶果。
殷聪深吸一口气,开始在书架间穿梭寻找。他的目光急切地扫过一本又一本古籍,心中默默祈祷能找到与竹简技艺相关的资料。
“应该就在这里面,一定有的……”殷聪一边翻找,一边低声念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殷聪的心情逐渐沉重起来。大部分与工艺相关的典籍,要么缺失了关键的章节,要么被焚烧得只剩下残页。他找遍了整个藏书阁,却始终没有找到能够帮助他深入研究的完整资料。
“怎么会这样……”殷聪站在藏书阁中央,手中拿着一本破损的古籍,满脸的失落与无奈。
就在殷聪感到绝望的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藏书阁门口。
“孩子,别灰心。”老匠头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进来,他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眼神中透着关切。
殷聪看到老匠头,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连忙迎了上去:“老匠头,您怎么来了?我本想找到些资料,把竹简上的技艺和现在的工作结合起来,可这里的书……”
老匠头轻轻拍了拍殷聪的肩膀,安慰道:“我知道你心里着急,暴君焚书,许多珍贵的典籍都毁于一旦,藏书阁能剩下这些,已经算是万幸了。”
殷聪皱着眉头,不甘心地说:“可这对我的研究影响太大了,没有足够的资料,我很难推进下去。”
老匠头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孩子,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虽然藏书阁的资料不全,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地方没有。咱们行会里的工匠们,大多都有自己的经验和心得,说不定有人知道一些相关的线索。”
殷聪听了老匠头的话,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老匠头,您说得对!我怎么没想到呢。我这就去问问其他工匠。”
老匠头笑着点了点头:“别急,这事急不得。你先把思路整理一下,想清楚要问什么,再去问也不迟。而且,有些人对你可能还有些偏见,你得注意说话的方式。”
殷聪感激地看着老匠头:“老匠头,谢谢您的提醒,我记住了。”
在老匠头的鼓励下,殷聪重新振作起来。他回到自己的工作区域,将竹简上的技艺和手中的工作再次仔细梳理了一遍,把需要询问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
准备妥当后,殷聪深吸一口气,朝着其他工匠的工作区域走去。他知道,前方的路依然充满挑战,但他已经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找到突破困境的方法,将竹简技艺传播下去。
殷聪深知这是传播竹简技艺的重要契机,但资料缺失让他陷入困境,他要去哪里寻找关键信息来推进研究?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