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三个年轻人拎着各自的行李,径直朝着红升大队的牌子走了过来。
走在最前面的那个男青年,个子不高,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
另一个男的,身材倒是高大些,只是脸上带着一股子藏不住的傲气。
最后面跟着的,是一个梳着两条麻花辫的女青年,长相清秀,一路上都低着头,显得有些拘谨。
戴眼镜的男青年主动伸出手,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
“同志你好,我们是分配到红升大队的知青。”
“我叫刘小东。”
他指了指身边的同伴。
“他叫王宇,这位女同志叫高秀兰。”
“我们响应号召,来广阔天地,锻炼自己。”
刘满看着他那双白净的手,并没有去握。
他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扛起自己的猎枪。
“我叫刘满,负责接你们回村。”
“路很远,跟紧了。”
说完,他便转过身,率先迈开了步子。
刘满心里跟明镜似的。
现在一个个精神头这么足,满嘴都是大道理。
等真正在这黄土地上刨上几天食,就知道什么叫现实了。
到时候,哭爹喊娘的都有。
刘小dong和王宇对刘满这冷淡的态度,显然有些不满。
他们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一丝轻蔑。
一个粗鄙的乡下人,果然不懂礼貌。
不过,初来乍到的新鲜感,还是压过了这点不快。
他们三人兴致勃勃地跟在刘满身后,一路上东张西望,对什么都感到好奇。
“刘满同志,咱们村里有多少人啊。”
“平时的农活,是不是就像书里写的那样,充满了劳动的喜悦。”
“听说山里有很多野味,我们以后能去打猎吗。”
刘小东和王宇像两只刚出笼的麻雀,叽叽喳喳问个不停。
刘满像是没听见一样,只顾着埋头赶路,连头都懒得回。
只有高秀兰,从始至终都安安静静地跟在后面,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看着脚下的山路。
这山路,对刘满来说,像是自家的院子一样平坦。
可对这三个从小在城里长大的年轻人来说,无异于一场酷刑。
才走了不到五六里路,刘小东和王宇的额头上,就已经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脚下那双崭新的解放鞋,也被尖锐的石子硌得生疼。
他们开始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脚步也变得越来越沉重。
王宇最先受不了,他扶着路边的一棵歪脖子树,上气不接下气地抱怨起来。
“我说,怎么走了这么半天还没到啊。”
“你们大队也太偏僻了吧。”
“接人怎么连个板车都没有,就让我们这么干走回去吗。”
刘小东也停了下来,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用一种带着教育意味的口气说道。
“刘满同志,不是我批评你们。”
“你们这儿的基础设施,实在是太落后了。”
“要想富,先修路,这个道理你们不懂吗。”
“这么多年了,怎么连条像样的路都修不出来。”
“说到底,还是思想不够勤快,缺乏建设家乡的主人翁精神。”
他这番话说得理直气壮,好像他才是那个最懂农村建设的专家。
他一边说,还一边偷偷地用眼角的余光去瞟高秀兰,显然是想在她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见识。
高秀兰依旧低着头,看不清脸上的表情。
刘满终于停下了脚步。
他转过身,冷冷地看着面前这两个喘得像风箱一样的城里少爷。
他本来不想跟这些象牙塔里出来的学生娃一般见识。
可刘小东的话,实在是太刺耳了。
刘满的眼神,像淬了冰的刀子。
“路?”
“你知道修一里山路要多少人力,多少粮食吗。”
“你知道村里人一年到头,刨断了锄头,累弯了腰,打下来的粮食够吃几天吗。”
“连肚子都填不饱,拿什么去修路。”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刘小东和王宇的心上。
刘满的目光,落在刘小东那双微微发颤的腿上,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饰的嘲讽。
“这才走了几步路,你就喘成这个样子。”
“真让你去修路,怕不是得把命搭进去。”
“自己没本事,就别站着说话不腰疼,对别人指手画脚。”
刘小东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刘满的话,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了他的脸上。
尤其是在高秀兰的面前,这让他感觉自己所有的脸面,都被人撕下来扔在地上,还踩了两脚。
王宇也被噎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只能尴尬地站在一旁。
他看向刘满的眼神里,多了一丝怨恨。
刘满懒得再跟他们多说半句废话。
他丢下一句“跟不上就自己在这儿等着喂狼”,便再次加快了脚步。
狼这个字,像一根针,扎进了三个城里年轻人的心里。
他们看着四周越来越昏暗的山林,仿佛能听到风中传来的凄厉嚎叫。
恐惧压倒了疲惫和羞辱。
这一次,身后的两个人,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傲气和聒噪。
他们只是咬着牙,拼尽全力地跟上刘满的步伐,再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王宇的脚下被一块石头绊了一下,整个人结结实实地摔在了地上。
他手里的包裹滚出去老远。
刘满的脚步没有停顿,甚至连头都没有回一下。
王宇挣扎着爬起来,捡起包裹,一瘸一拐地追了上去,嘴唇都咬出了血。
高秀兰默默地跟在最后,她的呼吸也很急促,但眼神却很坚定。
一路无话。
当天色擦黑的时候,一行四人终于回到了红升大队。
村子里稀稀拉拉亮起了几点昏黄的油灯光。
刘小东和王宇看着眼前这个贫瘠的村落,眼神里的最后一丝憧憬也彻底熄灭了。
这就是他们要奉献青春的广阔天地。
刘满直接把他们带到了村子最西头的一排土坯房前。
这里就是知青院。
院墙是用黄泥糊的,有的地方已经开裂,露出里面的干草。
院门是两扇破旧的木板,歪歪斜斜地敞着。
一股说不清的霉味和烟火味,从院子里飘了出来。
院子里,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旧棉袄的女人,正端着一盆水走出来。
是丁雪。
她看到刘满身后的三个生面孔,立刻就明白了过来。
她的脸上,露出一丝有些疲惫却依旧温和的笑容。
“刘满,这就是新来的知青吧。”
丁雪放下手里的木盆,热情地迎了上来。
她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三个年轻人,目光在他们苍白的脸色和满身的尘土上停留了片刻。
刘满点了点头,总算是松了口气。
这烫手的山芋,总算交出去了。
他指了指那三个人。
“人我给你带到了,怎么安排,是你的事。”
丁雪笑着应了一声。
“辛苦你了,快回去歇着吧。”
“晚饭吃了没,我这儿刚热了窝头。”
刘满摆了摆手,他现在只想赶紧离开。
他看都不看那三个脸色苍白的年轻人一眼,转身就要走。
“我还有事,先走了。”
他得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丁雪看着他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然后转身对上了那三双迷茫的眼睛。
“我是这里的知青点负责人,丁雪。”
“欢迎你们来到红升大队。”
“屋子已经给你们收拾好了,快进来吧,外面冷。”
刘小东和王宇机械地挪动着步子,像是两个失去了灵魂的木偶。
只有高秀兰,低声说了一句。
“谢谢丁雪姐。”
然而,刘满并没有朝着自己家的方向走。
他绕过村里的大晒谷场,迎着越来越浓的夜色,再一次敲响了大队长王建国家的大门。
这几个知青看着就不是省油的灯。
尤其是那个叫刘小东的,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还喜欢指手画脚。
另一个王宇,则是一脸的桀骜不驯。
这种人到了村里,迟早要惹出麻烦来。
他必须提前跟大队长通个气,让他心里有个数。
这不光是为了完成任务,也是为了村子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