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里的资金稳定增长,父母的健康状况得到针对性改善,妹妹也穿上了新衣用上了新手机。家庭的危机暂时解除,林国恩的心态也变得更加从容和具有前瞻性。
他清楚,一直在古玩街捡小漏,虽然安全稳妥,但资金积累的速度终有上限,且频繁出手难免会增加暴露的风险。是时候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领域,并为那个利润与风险并存的“赌石”战场做准备了。
接下来的几天,他没有再频繁地去古玩街的地摊区,而是开始有意识地流连于那些经营文房四宝、古籍字画、以及旧木器老家具的店铺。
这些门类的知识更深,门槛更高,造假手段也更隐蔽,但对于拥有探宝意念空间的林国恩来说,这恰恰意味着更大的捡漏可能性和更高的利润空间。
在一家专卖旧木器、兼营杂项的老店里,他的能力再次建功。店角落扔着一个满是灰尘、腿脚都有些松动的明式风格小方凳,店主都将其视为待处理的破烂货。但林国恩却从其被污垢覆盖的木质纹理和榫卯结构处,感知到了异常沉稳纯净的能量。
集中精神鉴定之下,信息浮现:
【物品:榉木小方凳】
【年代:清中期】
【材质:苏作榉木(俗称“北榆南榉”,质地坚韧,纹理美观)】
【状态:积尘,表面有划痕,腿部榫卯轻微松动(易修复),无结构性损伤。】
【价值评估:目前状态价值约2000-3000元。若进行专业清理、紧固修复,恢复其原貌,市场价值约为人民币15,000-22,000元。】
【增值指引:切勿水洗或暴晒。建议寻找专业木器修复师傅进行保养护理。】
林国恩心中暗喜,表面却不动声色,以“买回去当花架”为由,仅用八百元就将其买下。他没有急着去找人修复,而是将其暂时存放在出租屋。他打算等以后有了更稳定的落脚点,再慢慢处理这些需要时间沉淀价值的物件。这是一种长期投资,也是分散风险的方式。
除了实物捡漏,林国恩也开始注重“信息”的收集。他不再仅仅将意念空间用于鉴定物品,也开始尝试利用它带来的超强学习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疯狂吸收一切与玉石、翡翠相关的知识。
他泡在市图书馆里,翻阅大量关于翡翠原石场口、皮壳表现、蟒带、松花、裂绺等专业书籍。虽然书中知识繁杂深奥,但他发现自己在意念空间的辅助下,记忆力、理解力和联想能力都大幅提升,几乎能做到过目不忘,举一反三。那些枯燥的专业术语和图片案例,在他脑中迅速构建起一个初步的知识体系。
同时,他也开始有意识地接触古玩街里与玉石沾点边的商户,或者那些经常往来于滇缅边境的跑货人。请他们喝喝茶,闲聊中旁敲侧击地打听关于赌石市场的信息:哪个市场比较规范,哪个场口的料子最近出货率高,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陷阱和规矩等等。
他表现得像一个对赌石极感兴趣、但又深知水很深、因此格外谨慎好学的初学者。这种态度反而让一些老江湖愿意多少提点他几句,虽然核心经验绝不会透露,但一些基础的市场信息和江湖禁忌,还是让他获益匪浅。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听闻了更多关于“赵鲲鹏”这个名字的传闻。这位掌控着本地不少灰色交易的黑市大佬,其势力范围似乎也涉及玉石原石的走私和交易,风评极其不佳,以心狠手辣、强买强卖著称。这让他对即将踏入的领域更多了几分警惕。
几天下来,林国恩没有再进行大的资金动作,账户余额保持在四十万左右。但他觉得这几天的收获,远比单纯赚几万块钱更重要。
他入手了一件有潜力的老家具,虽然暂时无法变现,但增加了资产多样性。
他初步构建起了翡翠赌石的理论知识框架,不再是纯粹的门外汉。
他收集到了不少关于玉石市场的一手信息和人际脉络。
他对潜在的风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资金、知识、信息、人脉、警惕心——这些都是他准备冲击赌石战场的重要储备。
他站在出租屋的窗前,望着窗外城市的夜景,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田黄石小章(这是他用极低价格捡的另一个小漏,时常把玩可以静心宁神),眼神沉静而锐利。
暴风雨前的宁静,往往最为磨人,也最考验人的心性。
他在等待,也在积蓄。
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积蓄一股石破天惊的力量。
(第12章完)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