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意外穿越成为了洪荒天道 > 第十四章:再往不周山
换源:


       鸿钧身影消散后,紫霄宫内的道韵仍在缓缓流转,众大能却已从悟道状态中陆续醒来。

老子率先起身,对着高台方向拱手行礼,随后便与元始、通天二人低声交流着斩三尸成圣的细节,脚步沉稳地向外走去;

帝俊与东皇太一则召集了随行的妖族成员,眼神中带着对以力证道的向往与纠结,快步离开了紫霄宫;

西方二圣面色复杂,准提道人不时回头望向三清手中的先天至宝,眼中闪过一丝算计,与接引道人一同悄然离去;

红云与镇元子并肩而行,还在讨论着功德成圣的利弊,红云虽仍有向往,却也多了几分镇元子提醒的谨慎;

唯有鲲鹏,依旧坐在角落中,目光阴沉地望着西方二圣离去的方向,不知在盘算着什么。

张净正欲起身,身旁的女娲却率先开口,语气温和地说道:“青莲道友,此次鸿钧圣人讲解三条成圣之道,让吾受益匪浅,却也有诸多疑惑。”

“吾与兄长打算返回不周山后继续探讨,不知道友是否愿意同行?也好与吾二人一同剖析这三条成圣之路,解开我兄妹二日心中疑惑。”

伏羲也笑着附和道:“青莲道友对大道素有独到见解,若能与道友一同探讨,想必能更快理清道途方向。”

“不周山虽不比紫霄宫,却也清静,适合论道。”

张净心中一喜,这正是他想要的机会。他笑着点头:“能与二位道友一同探讨成圣之道,实乃在下的荣幸。”

“二位道友请,在下随二位一同前往不周山。”

三人并肩走出紫霄宫,沿途不少大能看到他们,纷纷点头示意。

东王公路过时,对着三人拱手道:“青莲道友、女娲道友、伏羲道友,此次讲道收获颇丰,改日若有机会,再与诸位探讨道途。”

帝俊与东皇太一也笑着与三人寒暄几句,便带着妖族众人匆匆离去,显然是急于返回妖族领地,消化此次讲道的收获。

不多时,三人便踏上了前往不周山的祥云。

途中,女娲率先提起了此次讲道的内容,语气中带着几分疑惑:“青莲道友,你觉得鸿钧圣人所说的三条成圣之路,哪一条更适合吾等?”

“功德成圣虽看似简单,却如镇元子道友所言,恐被天道束缚。”

“以力证道虽自由,却凶险万分,连盘古大神都身死道消。”

“唯有斩三尸成圣,看似平衡,却不知道是否真的如同鸿钧圣人所说,能够保留自身道心。”

伏羲也补充道:“吾推演天数,发现三条成圣之路皆有变数。”

“功德成圣的变数在于天道意志,以力证道的变数在于自身毅力,而斩三尸成圣的变数,却藏在‘三尸’与‘灵宝’之中,只是吾暂时未能看透。”

张净闻言,心中暗自点头,知道时机已到。

他没有直接评价三条道路的优劣,而是顺着二人的话锋,引导他们聚焦斩三尸成圣。

“二位道友所言极是。功德成圣依赖天道,以力证道依赖自身,唯有斩三尸成圣,既需自身道心坚定,又需外物辅助,看似最为稳妥,却也最容易被忽视其中的隐患。”

“不知二位道友是否想过,斩三尸成圣,真的如鸿钧圣人所说那般完美吗?”

女娲与伏羲对视一眼,皆露出好奇之色。女娲轻声道:“道友此言何意?难道斩三尸成圣还藏有不为人知的弊端?”

张净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凝重:“吾近日感悟大道,对斩三尸成圣有几点疑惑,想与二位道友探讨。”

“第一,斩三尸成圣需剥离自身的恶尸、善尸与自身尸,可三尸本就是生灵道心的一部分。”

“恶尸代表嗔恨怨怼,善尸代表慈悲纯粹,自身尸代表‘自我’执念,三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道心。”

“若将三尸尽数斩去,生灵虽能达到‘无我’之境,却也会失去原本的自我。”

“届时,生灵不再有喜怒哀乐,不再有执念追求,与冰冷的道则何异?这究竟是成圣,还是沦为道则的傀儡?”

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让女娲与伏羲瞬间陷入沉默。

女娲心中猛地一颤,她想到了自己对造化道则的理解。

造化本就包含创造与守护,若失去了对生灵的关怀与怜悯(善尸),失去了对无序混沌的厌恶(恶尸),失去了对“女娲”这个身份的认知(自身尸),那她所追求的造化大道,还有什么意义?

伏羲也眉头紧锁,他推演天数时,曾隐约感觉到“自我”的重要性。

若连“自我”都斩去,即便证得圣位,也只是一个遵循道则运转的工具,而非真正的“伏羲”。

他沉声问道:“道友所言极是,这确实是一大隐患。那第二点疑惑呢?”

张净继续说道:“第二点,斩三尸成圣需以三件先天灵宝寄托三尸。”

“鸿钧圣人只说需先天灵宝,却未提及灵宝是否同源。”

“诸位道友皆知,先天灵宝皆有其本源道则,如太极图主阴阳,盘古幡主杀伐,青萍剑主造化。”

“若用三件道则截然不同的灵宝寄托三尸,三尸离体后,道则互不兼容,日后又如何能与本体合一?”

“若强行融合,轻则道基受损,重则身死道消。”

“可若需三件同源灵宝,整个洪荒之中,又有多少灵宝能达到同源且先天的标准?”

“太极图、盘古幡、混沌钟虽为盘古三清所化,却也只是同出盘古,道则各异。”

“其他如乾坤鼎、河图洛书等,皆为独一灵宝,更无同源之说。”

“如此一来,斩三尸成圣的门槛,恐怕比我们想象中更高。”

女娲与伏羲的脸色愈发凝重。

女娲想到了自己手中的山河社稷图,虽为先天灵宝,却独此一件,若想斩三尸,还需另外两件先天灵宝,且不说能否找到,即便找到,也未必与山河社稷图同源。

伏羲手中的河图洛书亦是如此,根本无法找到同源灵宝寄托三尸。

伏羲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几分急切:“道友的第二点疑惑,直指斩三尸成圣的关键。那第三点呢?”

张净的语气更加沉重:“第三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寄托三尸的灵宝等级,是否会影响成圣后的战力?”

“鸿钧圣人说斩三尸成圣实力强横,却未说明灵宝等级的影响。”

“若用先天灵宝寄托三尸,与用先天至宝寄托三尸,成圣后的战力是否会有天壤之别?”

“洪荒之中,先天至宝寥寥无几,仅太极图、盘古幡、混沌钟、造化玉碟等数件,且大多已有所属。”

“三清道友手持先天至宝,自然无需担忧;可其他生灵,若只能用先天灵宝甚至后天灵宝寄托三尸,即便证得圣位,战力也会远逊于他人。”

“届时,圣人之间便会出现等级之分,所谓的‘圣人平等’,不过是一句空谈。”

这番话彻底打破了女娲与伏羲对斩三尸成圣的期待。

女娲想到了西方二圣,他们手中只有念珠、七宝妙树等非先天灵宝,即便强行斩三尸成圣,战力也必然薄弱,日后在洪荒中恐怕难以立足。

伏羲则推演到,若圣人战力有别,必然会引发新的争端,洪荒好不容易形成的稳定格局,恐将再次陷入混乱。

紫霄宫方向的祥云缓缓飘远,不周山的轮廓已隐约可见,女娲与伏羲却依旧沉默不语。

他们心中对鸿钧讲道的信任,正在悄然崩塌。

此前他们虽对三条成圣之路有疑惑,却从未怀疑过鸿钧圣人的初衷,可张净提出的三点疑惑,每一点都直指斩三尸成圣的致命弊端,且逻辑严密,难以反驳。

良久,伏羲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沙哑:“青莲道友,你是说……鸿钧圣人可能隐瞒了斩三尸成圣的弊端?可是……他为何要这么做?”

女娲也看向张净,眼中满是困惑与警惕:“若斩三尸成圣真如道友所说那般凶险,鸿钧圣人为何还要将其作为主要的成圣之路推荐给我们?难道他有其他目的?”

张净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望着远方的不周山,语气平淡却带着深意。

“吾也不知鸿钧圣人的初衷,或许他只是未能看透其中的弊端,或许他有自己的考量。”

“但大道无情,却也公正,任何成圣之路都不可能完美无缺。”

“我们能做的,便是坚守自身道心,仔细甄别每一条道途,切勿盲目跟从,以免误入歧途。”

女娲与伏羲默默点头,心中却已埋下了怀疑的种子。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