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烈接连吃了败仗,龟缩在南通都城不敢出来,秦峰和李文渊趁机开始筹划收复云关、雁门。这两座城被南通军占领时,守军大多战死,百姓们也受了不少苦,如今听说奉军要收复城池,都纷纷派人给秦峰送信,说愿意帮忙做内应。
“民心可用啊!”秦峰拿着百姓送来的信,笑着对李文渊说,“你看,云关的百姓说,南通军在城里烧杀抢掠,大家早就恨透了他们,只要咱们一攻城,他们就会在城里放火,扰乱南通军的军心。”李文渊也笑着点头:“雁门的百姓更给力,说已经摸清了南通军的布防,还画了地图送过来,咱们照着地图打,肯定能事半功倍。”
两人当即决定,兵分两路,秦峰率领三万飞燕军去收复云关,李文渊率领三万边军去收复雁门,剩下的两万兵力留在临洮,防备拓跋烈突然出兵。
秦峰带着大军赶到云关城下时,南通军守将正在城里喝酒。他以为拓跋烈刚吃了败仗,奉军肯定不敢轻易来犯,根本没做任何防备。秦峰让人在城外喊阵:“南通军听着,赶紧打开城门投降,饶你们不死!要是负隅顽抗,等我们攻进城,定让你们片甲不留!”
南通军守将醉醺醺地走到城墙上,对着奉军骂道:“你们这群废物,还想收复云关?做梦!有本事就攻上来!”他刚说完,城里就突然冒起了浓烟,紧接着传来一阵喊杀声——原来是百姓们按照约定,在南通军的粮草营放了火。
南通军士兵们吓得惊慌失措,纷纷跑去救火。秦峰趁机下令:“攻城!”飞燕军士兵们架着云梯,很快就爬上了城墙。南通军守将见势不妙,想带着亲兵逃跑,却被百姓们拦住了去路。“别让他跑了!”百姓们拿着锄头、扁担,围着南通军守将打,很快就把他制服了。
不到一个时辰,云关就被收复了。秦峰进城后,第一件事就是安抚百姓:“大家受苦了,朝廷会给大家拨粮食、银两,帮大家重建家园。以后,我们会派重兵驻守云关,再也不会让南通军来欺负你们了。”百姓们听了,都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跪在地上感谢。
另一边,李文渊带着大军去收复雁门,进展也很顺利。雁门的百姓不仅给奉军送来了布防图,还派人偷偷打开了城门。奉军士兵们悄悄进城,趁着南通军熟睡时发起突袭,南通军根本没来得及反抗,就成了俘虏。
收复云关、雁门后,秦峰和李文渊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知道,要想彻底让拓跋烈不敢来犯,必须拿下南通国的咽喉重镇——黑石城。这座城位于南通国和奉国的交界处,控制着南通国通往外界的商道,只要拿下黑石城,南通国的经济就会受到重创,拓跋烈就算想再出兵,也没了财力支持。
两人立刻给萧玉轩写了军报,请求出兵攻打黑石城。萧玉轩接到军报后,和沈若初商量了一下,觉得这个计划可行,就下旨同意了,并派了两万禁军支援他们。
秦峰和李文渊汇合后,兵力达到了八万。他们带着大军,直奔黑石城。黑石城的守将是拓跋烈的弟弟拓跋勇,此人勇猛善战,但性格鲁莽,没什么计谋。听说奉军要来攻打黑石城,他立刻下令:“全军戒备,只要奉军敢来,就给我往死里打!我要让他们知道,黑石城不是那么好拿下的!”
奉军赶到黑石城城下时,拓跋勇亲自在城墙上指挥。他让士兵们用滚石、箭矢反击,奉军几次攻城都没能成功,损失了不少兵力。秦峰皱着眉说:“拓跋勇这小子,倒是有点本事,硬攻肯定不行,得想个办法。”
李文渊看着黑石城的地形,说道:“黑石城旁边有一条河,是城里的水源。咱们要是把河水堵住,城里的人没了水喝,用不了几天就会投降。”秦峰眼睛一亮:“好主意!就这么办!”
两人立刻下令,让士兵们在河上游筑坝,堵住河水。没过几天,黑石城里就断水了。百姓们没水喝,纷纷跑到城墙上,对着奉军喊:“我们要喝水!你们别堵河了!”拓跋勇气得大喊:“谁要是再喊,就把谁扔下去!”可他越是强硬,百姓们就越不满,城里的军心也开始动摇。
拓跋勇没办法,只好派人向拓跋烈求救。拓跋烈接到消息后,心里很纠结:要是派兵去救黑石城,自己手里只剩下两万兵力,肯定打不过奉军;要是不救,黑石城丢了,南通国就完了。这时,王德又凑过来说:“陛下,咱们可以假装派兵去救,在路上设埋伏,等奉军来拦截,就趁机杀了他们。”
拓跋烈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就亲自带着两万大军,假装去救黑石城,实际上在半路上设了埋伏。秦峰和李文渊接到斥候的消息,知道拓跋烈带兵来了,李文渊笑着说:“拓跋烈这是想玩阴的啊,咱们就将计就计,给他来个反埋伏。”
两人让一部分士兵继续在黑石城城下佯攻,吸引拓跋勇的注意力,自己则带着主力部队,悄悄绕到拓跋烈的埋伏圈后面。当拓跋烈看到奉军“上钩”,下令出击时,秦峰和李文渊突然从后面杀了出来。南通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很快就开始溃败。拓跋烈见势不妙,赶紧下令撤军,可刚跑出去没多远,就被奉军包围了。
“拓跋烈,你已经无路可逃了,赶紧投降吧!”秦峰骑着马,对着拓跋烈大喊。拓跋烈还想反抗,却被身边的士兵们拦住了。“陛下,别打了,咱们打不过他们!”士兵们纷纷扔下武器,跪在地上投降。拓跋烈看着眼前的景象,知道自己彻底输了,只好也放下武器,举起了双手。
黑石城里的拓跋勇听说拓跋烈被俘虏了,再也没了斗志,打开城门投降了。秦峰和李文渊进城后,依旧先安抚百姓,给大家送水、送粮食。百姓们都很感激,纷纷说:“奉军真是好军队,不像南通军,只会欺负我们。”
拿下黑石城后,南通国彻底失去了反抗的能力。秦峰和李文渊派人把拓跋烈、拓跋勇、王德等人押回都城,听候萧玉轩发落。萧玉轩接到消息后,很高兴,立刻下旨,让秦峰和李文渊驻守黑石城,同时派官员去南通国,帮助当地百姓恢复生产,制定新的盟约。
沈若初抱着承安,看着萧玉轩写的圣旨,笑着说:“这下好了,边境终于太平了。以后,百姓们再也不用怕打仗了,可以安安心心过日子了。”萧玉轩点点头,伸手摸了摸承安的头:“是啊,这一切都离不开秦峰、李文渊的努力,也离不开百姓们的支持。等他们班师回朝,咱们一定要好好奖赏他们。”
临洮城里,秦峰和李文渊正在商量如何治理黑石城。他们知道,要想让南通国的百姓真心归顺奉国,不能靠武力,得靠仁德。于是,他们下令,减免南通国百姓三年的赋税,还派人教大家耕种新技术,帮助大家发展生产。南通国的百姓们都很感动,纷纷表示:“我们以后愿意归顺奉国,再也不会和奉国打仗了。”
几个月后,南通国的局势稳定了下来。萧玉轩下旨,封秦峰为镇西侯,李文渊为镇北侯,让他们继续驻守边境。同时,他还和南通国的新君(拓跋烈的儿子,拓跋平,性格温和,深得百姓爱戴)签订了新的盟约,约定两国永不再战,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当新盟约签订的消息传到都城时,百姓们又一次涌上街头,欢呼雀跃。萧玉轩和沈若初抱着承安,登上城楼,看着底下欢庆的人群,心里充满了欣慰。他们知道,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守住了奉国的山河,更赢得了民心,而民心,才是天下最宝贵的财富。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