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桃源基建,我带老弱妇孺杀疯了 > 第21章 卖东西啦
换源:


       “我家冬天总是漏雪,所以爹娘从小就教我们怎么编织草席用来修补屋子,而且这个草席不光可以盖到屋顶上,编得好,我们睡着也舒服。”

阳光落在柳溪脸上,小姑娘的杏眼弯成了月牙,她鬓边的碎发被风拂起,露出白皙的脖颈,娇俏得很。

“可真是厉害,不过丫头你说,咱们这茅草席编得那么好,能不能卖给走商啊?就算一条席子卖不到几文钱,但也总归是个收入。”

王大娘今天早上听见林晚他们讨论做生意的事了。

她这个人没什么本事,就是手上功夫还算可以。

要是能行,她在家里带阿秀的时候编编草席,哪怕只有几文钱,那也能贴补贴补家用,总比没有的好。

“那得等下次走商来了问问他了。”

林晚这还真是触及了她的知识盲区。

不过她记得走商虽然会收村子里的一些农产品,简易加工的手工品,但绝对不会收草席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

不过村里的这些村民,已经不止有一个向她表达想做生意的欲望了。

他们落霞村,这资本萌芽会不会太早了点?

林晚脑袋里想法很多,但她手上的动作也没慢。

男人们已经削好了木头骨架,沈砚辞先爬上屋顶。

他踩在旧茅草上,小心翼翼地把松动的茅草扯下来,扔到地上。

苏生则是扛着木头过去递给沈砚辞,这屋顶要先搭好骨架,然后才能往上面填充茅草席。

茅草席用藤条固定好,然后再一条一条的放到骨架上面,这样不管是下雪还是下雨,雪水和雨水都可以顺着骨架往下流,只要不是遇到大雪和大雨,一般都不会屋顶坏掉的风险。

苏生把林晚他们编好的茅草席一条一条的递给沈砚辞。

沈砚辞伸手接住,他把茅草席铺在新木梁上。

每铺一段就用一根木片压边,他的动作非常认真仔细,就像是在创作一件艺术品一样。

李伯在下面指挥。

“左边再铺宽点,那边的缝隙大,容易漏雨。”

“右边有点歪了,这样容易塌掉。”

沈砚辞照着李伯的话调整,铺好的茅草席严严实实的,连风都透不进去。

大家忙活了一整天下午,加固修补好了两间茅草屋。

还剩4间需要加固修补,也还要再修建一间新的,这样看来他们后面几天的任务还挺重。

第2天,大家继续重复前一天的安排。

苏生和柳溪早上依旧是待在家里酿酒。

李伯和张叔两个人上山砍柴。

沈砚辞又去东山打猎。

林晚则是开始她的巡逻大业。

纵然每天工作繁忙,但是日常任务的奖励也必须拿下。

蚊子腿再小也是肉,何况日常任务的奖励非常可观。

中午还是吃猪肉炖白菜,一人还有一根新鲜脆甜的萝卜啃。

沈砚辞今天比昨天收获的更多,他抓了四只兔子,三只野鸡。

林晚以前玩游戏的时候对这些数值没什么太大的感觉,因为她氪了金,这些最基础的游戏姿源对她来说都是填补仓库的。

可直到现在她才知道,原来拥有一个会打猎的村民,是那么一件幸福的事。

不过林晚还没来得及直接夸赞沈砚辞,村口传来铜铃声。

叮、叮、叮,每声间隔都一样,没半分差。

李伯放下碗皱眉:“这走商怎么又来了?前两天不是刚来过吗?”

之前10天半个月都不来的走商,这短短的几天就来了三次。

他们落霞村哪里有那么多东西卖啊?

他们是正经种田的农民,来钱没那么快!

不过还是有人高兴的,比如想要卖酒的苏生和柳溪。

众人往村口望,只见一辆牛车慢悠悠过来。

那车辕上的铜铃匀速晃动,赶车的走商穿着灰布袄,他的脸绷得像块硬纸板,眼神直勾勾的,没有半分情绪。

他走路的步伐也匀得像尺量了一样,每步距离都没差,他很快到了村口。

林晚他们也是差不多时间到村口。

一看见走商,林晚先开口问。

“我们有新鲜猎物,你收不收?”

走商停下脚步,他张嘴说话时声音平得像从竹筒里倒出来,没有一丝起伏。

“检测到交易需求,启动交易程序。

收购品类:肉类、皮毛。

请出示商品。”

林晚指了指沈砚辞提出来的猎物,“五只野鸡、七只兔子,都是刚打的,非常新鲜。”

反正这大雪冻着,绝对不会变质就是。

走商走过去,他机械地弯腰,手指按压野鸡胸脯的力度均匀,又翻了翻兔子耳朵,检查皮毛。

确定货品合格以后,走商直起身,他从车辕下拖出个木秤。

“收到交易信息。

野鸡×5,单价220文/只,合计1100文;兔子×7,单价1000文/只,合计7000文。总计8100文。请核验数量。”

沈砚辞把猎物拎到秤上,秤砣滑到对应刻度,走商看都没看,直接道。

“数量核验通过。

支付方式:铜钱。”

说完他从牛车旁的木箱里拿出麻纸,包铜钱的动作精准又机械,纸角折得方方正正,递过来时手没一丝抖。

林晚接过纸包,她感受了一下重量,接着说。

“我们还有米酒,是我们亲手酿的,之前就有的手艺,你收吗?”

苏生和柳溪两个人站出来,他们此刻都有点紧张。

走商的眼神转向苏生,他依旧是直勾勾的看着苏生和柳溪。

“检索酿酒手艺信息,请提供酿酒人籍贯及样品。”

苏生清了清嗓子道:“我来自清溪村,我们村子之前一直以酿酒为生。”

柳溪手里端着坛酒,直接递给走商。

走商接过酒坛,他掀开麻布的动作匀速。

他凑近闻了三息,不多一秒,不少一秒。

“样品检测完毕,甜香醇厚,无杂味。匹配清溪村酿酒工艺,符合收购标准。”

他看向苏生:“每月可供应数量?启动长期供应程序。”

苏生眼睛亮了,他忙不迭的道:“能供十坛!每月都能!”

走商机械地抬手,他从木箱里拿出张纸和笔写起来,他写字的笔画工整得像印刷,看着生硬又美观。

“生成月度供应契约。

条款:落霞村苏生、柳溪每月供应米酒10坛。单价1两银子/坛,货到付款,契约期3个月。

请确认条款,签字按手印。”

苏生和柳溪凑过去看,他们确定上面写的没错以后,两人毫不犹豫按了手印。

走商把契约收好,林晚接着又问。

“我们还想问一下,你收什么农产品和工艺品?有什么是我们能卖的。”

走商接收到林晚的要求,他又拿出张清单,机械地念起来。

“本季农产品收购清单。

白菜30文/筐(约10斤)

萝卜30文/筐

小麦50文/筐

水稻100文/筐

工艺品收购清单。

木勺12文/把(12个)

草编篮20文/个

陶碗15文/个

中等兽皮500文/张

检测到你们并无合格的农产品和工艺品,交易自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