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楼下有人喊他们赶紧下来,说房屋主体发生变化,可能楼上承载不了太多的人。
林疏桐原本想把嫁衣带下去,但消防员说要排查起火原因只能暂时先放在这。
楼下已经停满警车,一群人正在警戒线外吵嚷。
人群中心,有人高声咒骂:“老棺材瓤子!早该一把火烧干净!没把你烧死算你运气好!”
“嚯!”身后传来一个声音:“人民警察的效率可以啊,这么快就抓到纵火犯了?”
林疏桐回头,吴屿摘下头盔还给消防员,那双冷灰色的眸子和她四目相对,嘴角还噙着一抹似有似无的浅笑。
男人个头很高,夹着雨丝的灯光打在他的脸上,让他高鼻深目的轮廓愈发明显立体。
虽然长得很帅,但林疏桐却对他没有半分好感。
她往陈阿婆的方向走去,陈阿婆正颓然坐在街边的石凳上落泪,整个人像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气神。
林疏桐不想继续打击她,就抹去重点,说嫁衣问题不大,还能修复,只是需要时间。
又陪陈阿婆坐了一会,她从周围的议论声中隐约窥见了来龙去脉。
原来纵火犯是陈阿婆的孙子,这小子从小就被全家溺爱着长大,从高中起就被送到国外读书,花钱如流水一般。可惜好景不长,在他大学时父母接连去世,没几年就败光了家底。
一开始他以创业为由骗走了陈阿婆的几件古董,后来又以结婚为由骗走了陈阿婆的全部积蓄。
再后来陈阿婆看他三四十岁的人了,还是立身不正扶不上墙便不肯再给他钱,他每次来都要偷着摸着顺几件古物,陈阿婆做梦也想不到在治安这么好的平江路她要把孙子当贼防!
前段时间这小子不知怎么在外欠下一大笔钱,讨债的人险些要了他的命,他便带着讨债人来买陈阿婆的小楼,说要开发成民宿,开在平江路的民宿绝对一本万利!
可陈阿婆不肯啊,一来小楼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哪还经得起折腾,二来,她还想在百年之后把小楼留给孝顺的外孙女呢。
这事也不知怎么被孙子知道了,他岂会允许奶奶把家产都留给一个‘外人’,来闹了几次,加上被讨债人逼的走投无路干脆就放了把火。
邻居都在说:“这下好了,吃牢饭去吧,也不用被人追债了!”
陈阿婆哭累了,一口一个‘作孽,作孽’!
雨丝渐收,围观的人也都渐渐散了,陈阿婆的女儿和外孙女都在外地一时赶不过来,街道办的人提出要带陈阿婆去招待所暂住,受了惊吓又淋了雨,别再生病了。
但陈阿婆不放心家里的东西,那些都是祖辈留下来的,经过几次历史大动荡好不容易保存下来,没想到却在和平年代毁于一旦。
“阿婆你放心,这里有我们呢。”
林疏桐听到熟悉的声音,惊喜的看过去:“苏姨?”
来的是当地文物保护协会的会长苏九娘,也是一家非遗缂丝馆的传承人。
“小林你也在啊,正好,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无与科技的吴总,也是国家文明数据保护中心的顾问。”
她让了一下,身后赫然就是刚才那个指挥无人机的青年男人。
“吴总,这是林疏桐林小姐,是一位文物修复大师,也是惊眠斋的老板。”
吴屿没听过林疏桐的名字,但惊眠斋对他来说并不陌生,他曾在多个博物馆看到文物修复者一栏写着‘惊眠斋’三个字。
两人简单握了个手,又似乎有些嫌弃般迅速分开。
苏九娘并不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看着两位年轻有为的后辈,眼底满是赞赏之色。
“陈阿婆,您放心去休息吧,家里的东西我们一定都全都给您搬出来,古董也会第一时间清理保护,全程录音录像,绝对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我知道,我相信你们……”陈阿婆又拉着苏九娘的手,有气无力道:“小楼毁了,就等于我丢了半条命,这里面的许多东西我本来也都是要捐给你们的,现在……算了,是我不好,你们要是看什么还有价值,就拿走吧……”
“这事不急,等什么时候您好些了咱们再聊。”
“好,好……”
街道办的人扶走了陈阿婆,苏九娘沉重的叹了口气,又问林疏桐:“小林你今晚有事吗?要不要和吴总留下帮忙?”
“乐意效劳,不过这个什么吴总就没必要了吧?”
吴屿挑眉:“怕我抢你功劳?”
“我怕你一个外行毁坏文物!”
苏九娘笑了:“小林你误会了,吴总家里好几辈人都是考古专家呢!他做的也是文物保护相关的工作,他的科技公司还做什么物理学,算法学……”
吴屿接茬:“量子物理学,用‘文明算法’专攻文化遗产数字化。”
“对对对,现在科技发达了,各行各业都少不了科技的参与!吴总就是我们请来重构吴越历史的,恰好在附近,就让他赶来帮个忙!”
林疏桐不排斥科技,甚至惊眠斋里许多文物的修复也都用上了现代化的专业设备,但她排斥吴屿!
她从未见过这样一个自以为是的人,上来就将那些被火烧过的古物归为不可逆,狂妄又自以为是!
“算了,先干活吧!”
林疏桐没再让苏姨为难,挽起袖子就加入到忙碌的人群中去。
现场除了消防和警察,还有文物保护协会的同仁,许多人在群里看到消息都自发赶来帮忙‘抢救’。
除此之外,吴屿的团队,不,应该说是他的员工也在。他们手上拿着各种仪器在被火烧过的小楼中走来走去,还真让他们扫描到一处墙壁含有夹层。
夹层已被破坏,众人从里面发现几张字画,虽没过火但也被高温烤的焦脆。
有人拿来给林疏桐看,她对着灯光看了一下说道:“碳化部分不大,就是有点变形了,送惊眠斋,可以修复。”
“好。”
看着那些珍贵的家具、书画、木雕大多都被烧毁,林疏桐心痛不已。
“这是件什么器物?”有人捧着一团焦黑的东西疑惑。
吴屿示意拿仪器的员工扫描一下,林疏桐不由在心底发出一声鄙夷,都烧成这样了还能扫描出什么?还不是得靠她这双鉴定了无数宝贝的火眼金睛……
“清代云锦金莲鞋。”被扫描的数据在电脑上进行着飞快的运算,已经被碳化的丝绸蛋白分子在数字环境中生长、重组,很快,一双精致漂亮且绣有缠枝葡萄纹的绣鞋出现在电脑屏幕中。
林疏桐有一刹那的震惊,忍不住将那双烧黑的绣鞋接过来看了又看,她脑海里的判断竟和电脑扫描出来的完全对上号了!
吴屿再次冲她挑眉,神情中带有一丝挑衅。
林疏桐沉默了一会,又蹙眉说道:“不对,这双鞋用的不是平针绣。”
说着,她从随身带的腰包里取出一枚放大镜,有人帮她打光,她用放大镜扫过这双被烧到粘连的绣鞋,看到上面留下的鱼鳞状纹路。
“用的是少见的盘金蹙银绣,每毫米捻入了足足十八道丝,从过火后的颜色来看,鞋面是粉色的,绣花是靛蓝色的。”
吴屿的员工愣了愣,看向屏幕上那双彩色绣鞋。
林疏桐又从腰包掏出一小盒鱼鳔胶涂抹在一处烧损并不严重的地方,原本断裂的丝线竟奇迹般的连接上了,苏九娘仔细看了看说:“还真是盘金蹙银绣。”
林疏桐看向吴屿:“吴总,科技能看到文物的颜色和历史的温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