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有金皱巴着脸,苦笑了一声,“他娘,这外头天寒地冻的,还是别叫大牛出去砍柴了吧。”
“去去去,你个搅屎棍捣什么乱?”
嗖的一声,挂在炭盆上还湿着的衣裳下一秒啪的一下甩在了蒋有金身上。
“嘶呼。”黑瘦的汉子躲闪不及,挨了一下。
“咋还打人啊?”蒋有金委屈的看了孙金梅一眼。
“你说说你,种地种地你不出苗,干活干活你屎尿多,成天不是吃就喝,哪有一点男人的样?”
“我看你是干啥啥不行,吃饭最积极,赶紧的,还坐着干啥?没长眼睛看不见啊?去帮大牛砍柴去。”
蒋老二啊了一声,装样的死样让孙金梅见着就来气。
她气的牙一紧,抄起衣裳攥成鞭子就朝着他身上狠狠抽了几下,抽的蒋有金抱着膀子直打哆嗦。
“别打了,别打了,我去就是了。”蒋有金咋咋呼呼的蹦起来,瞬间窜到了大门口。
“你个糟心玩意儿,我看你这辈子就是驴托生的,牵着不走,打还倒退,你有本事你就多干点活,赚多点钱多给家里置办点地啊,天天的油混,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
“这个家要不是我,我看你是吃屎都捞不着吃,赶紧的,别给我偷懒。”
蒋有金在门口装模作样,腿迈出去,又伸回来,那副没出息的样看的孙金梅咬牙切齿。
“你找抽是不是?”
凶狠狠的声音在身后响起,男人试探的背影一僵。
蒋有金黑瘦的身子过电似的抖了抖,下一秒他加快脚步,飞快地跑出了院。
孙金梅见状,“呸”了一声。
......
周家的祖上传下来的那几亩黑地在吃人山的方向,通往吃人山的路一共有两条,一条是大路,一条是小路。
周元歧预料纵火之人走的是小路,于是便带着杨春喜从小路赶到地里,顺道寻找那人留下的痕迹。
杨春喜打从到了周家,这是头一回出门。
对于路上看到的一切事物,她感到无比新奇,其中最让她感兴趣的,就是二河村村东边这片连绵不绝的黑土地。
据周元歧说,村东边这片连绵不绝的黑土地大约有五百亩。
其中四百五十亩地是是归镇上的地主范大财主所有,另外的五十亩地,则被周遭几十个零散的农户买了地契。
周家祖上发达过,恰逢有人出手黑地,大手一挥便买了十亩,算是零散农户里拥有黑土地最多的人家。
且周家的地紧挨着村东头的辘辘井旁边,浇水播种很是便利,不少临近的人家都眼红周家这块地。
孙金梅就是其中之一。
不然她也不会巴巴的跑到周家,开出五两一亩的价格买周家的地。
不过让杨春喜关心的并不是周家的发家史,她关心的是眼前的黑土地和二十一世纪的黑土地是否相同。
于是在经过一块黑土地时,杨春喜停住了脚,弯身从地里鞠起了一捧土。
黑土地作为农业大国华国最肥沃的土地类型之一,其表层的颜色以及土壤的剖面应呈黑色,同时还应该具备能握土成团,松手不散的特征。
可杨春喜手里的这捧土呈灰黑色,且握起来成不了团,一松手就散,明显不具备华国黑土地的特征。
据她观察,眼前这块地的黑土层大约在20-50CM左右,远远低于黑土表层可达1米以上的标准,这是块典型的黑钙土地。
不论是土壤肥力,粮食产量,还是土壤中含有的微生物和矿物质都远远低于二十一世纪华国的黑土地。
从黑钙土分布的地域特征来看,杨春喜判断二河村应该处于半干旱地区,年均降水量大约在300-500mm,和华国的大兴安岭西麓类似。
可以种植糜子、谷子、高粱、春小麦这类耐旱的作物。
至于油料作物,可以种植花生和向日葵两种。
至于她为什么对黑钙土地这么了解?
那是因为她的毕业课题就是关于如何改良黑钙土地以提高作物产量。
这究竟是巧合?还是有人故意为之?
杨大力送她穿越的是不是别有用心?难道真的只是圆她十年前的穿越梦?
杨春喜瘪了瘪嘴,不信。
可不信又能咋的?她都已经穿越过来了,还穿不回去了。
哎,杨春喜叹了口气。
她拍了拍手站起来,看了眼站在黑土地前,格外平静的周元歧。
“这块地都是种什么作物?一年的收成如何?”杨春喜指着眼前一眼望不到头的地问。
“官府规定种小麦,春天播种,八月中上旬至九月上旬收获,亩产大约120市斤,交完税后,手头上大概能留下100市斤。”
120市斤?杨春喜啊了一声。
如果虞朝的重量单位和华国相同的话,那么120市斤就是120斤。
按照一个人一天人吃一斤粮食计算,一亩地的收成,岂不是三个月多一点就吃完了?
先头她来的时候,听王绣花说周家目前有十五亩地,十亩黑土地,五亩一等地。
如果按照黑土地亩产120斤,一等地亩产100斤来计算,交完税后,那么周家一年的粮食收成就是1800斤。
算一个人一天一斤的口粮,4个人一天就是4斤,1800斤大约可以吃450天,也就是一年两个月零十五天。
这还是在理想的状况下!
若是碰上个什么灾荒,只怕还收不到这么多粮食......
杨春喜沉默了,她完全没想到虞朝的粮食产量这么低!
自从袁爷爷发明了杂交水稻之后,华国人就没过过吃不饱饭的日子。
难怪先前周家门口那个叫狗娃的孩子那么瘦,那简直就是极度的营养不良。
难怪王绣花近来一日只做两顿饭,粮食它是真不够吃啊。
华国的黑钙土地经过无数的科研前辈改良后,亩产小麦可达900斤,亩产玉米可达2000斤左右。
且一亩地一年可种多季,完全不用担心吃不吃的饱的问题。
虞朝的粮食产量与华国相比,完全没有可比性。
肥皂、玻璃、活字印刷术,消遣的玩意虞朝全有,偏粮食产量这么低,这不是倒反天罡?!
难道!不是饱暖才能思淫欲?
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啊......
杨春喜沉默了。
周家在二河村是数一数二的富户,按照每年到手的产量计算,周家的粮食也就只够自己吃饱且略有盈余而已。
周家都这样,那其他家的又待如何?
这世上比周家条件差的人家不在少数,光二河村就有好几十户。
二河村那些比周家差的人家大多都是人多地少,一家老小全靠着一年几百斤的粮食过日子。
那么分到个人,一个人又能吃到多少粮食?
人人都想吃饱,可粮食从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