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市午休的寂静:队尾的求助信息
江城二院一楼缴费大厅,队伍从窗口蜿蜒到走廊拐角,像一条缓慢蠕动的长蛇。杨光拎着没送出去的日用品,站在队尾最后一个,手指反复刷新手机银行APP——余额始终停留在“12.30”,那是他这个月剩下的全部生活费。
广播里又一次响起催缴通知:“请林予朵家属尽快到缴费窗口确认费用,逾期将影响明日化疗安排。”每一个字都像小锤子,敲得他心口发紧。朵朵还在病房里等着他带草莓牙膏,王映雪的消息还停留在“几点能到”,可他手里攥着的,只有一张空荡荡的银行卡。
“拼了。”杨光咬咬牙,点开前同事群——那是他在超市当理货员时加的群,里面有十几个一起扛过货、挨过骂的老伙计。他斟酌半天,敲下一行字:“各位兄弟,我现在急着凑朵朵的化疗费,还差5000,一周内肯定还,有能帮忙的麻烦私我,感激不尽!”
消息发出去,群里一片寂静。以前热闹得能聊到半夜的群,此刻像被按下了静音键,连个“已读”的提示都没有。杨光盯着屏幕,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壳——那是白馀风淘汰下来的旧壳,边缘都磨掉漆了。他想起以前在超市,大家一起偷偷分享过期便当,一起吐槽抠门的领班,怎么现在连句回应都没有?
“下一位!”缴费窗口的护士喊了一声,队伍往前挪了一小步,杨光却觉得脚步有千斤重。他甚至能想象到病房里的场景:朵朵举着新画的全家福,问妈妈“杨光爸爸怎么还没来”,王映雪强装笑脸说“叔叔在忙”。眼眶突然有点发热,他赶紧抬头看天花板,把眼泪憋回去——男人不能哭,尤其是在这种时候。
2.红包闪现:橙色气泡里的心意
就在杨光盯着群聊界面发呆时,手机突然“叮咚”响了一声,一条橙色的转账通知跳了出来——【赵磊】向你转账200元,备注:“一点心意,不用还,给孩子买点吃的。”
紧接着,一条语音消息发了过来,赵磊的声音压得很低,背景里还能听见超市收银台“滴滴”的扫码声:“杨光,我刚看见消息,知道你急。200块不多,别嫌少,我媳妇上周刚生了二胎,奶粉钱都紧巴巴的,实在帮不上更多了。你别跟我客气,孩子的病要紧。”
杨光的手指顿住了,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暖了一下。赵磊是他以前在超市的店长,为人仗义,以前他腰伤复发,是赵磊偷偷给他调了轻松的岗位,还经常带自家做的饭菜给他吃。后来超市倒闭,大家各奔东西,就很少联系了,没想到现在最先伸出援手的,竟然是他。
他赶紧点开语音,反复听了两遍,赵磊声音里的愧疚和着急,听得他鼻子发酸。200块,对于5000的缺口来说,确实像一滴水汇入大海,可在这个连同事都沉默的时刻,这200块却像黑暗里突然亮起的火柴,照亮了他心里的绝望。
“谢谢磊哥。”杨光对着手机小声说,手指悬在“确认收款”按钮上,却迟迟没按下去——他知道赵磊不容易,二胎刚出生,正是用钱的时候,这200块说不定是他从牙缝里省出来的。
3.回忆闪回:超市仓库里的便当
杨光的思绪突然飘回三年前的超市仓库。那时候是冬天,仓库里没有暖气,冷得像冰窖。他和赵磊还有几个同事,偷偷躲在仓库角落,分享一盒过期的鸡肉便当——那是超市临期处理的,领班不让员工拿,他们趁没人偷偷藏了一盒。
“杨光,你腰不好,多吃点肉。”赵磊把便当里仅有的几块鸡肉夹给他,自己啃着白米饭,“等月底发工资,哥请你吃顿好的,咱们去吃火锅。”
“磊哥,不用,咱们一起吃。”杨光不好意思地推回去,“上次你帮我调岗位,我还没谢谢你呢。”
“谢什么,都是兄弟。”赵磊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这孩子实诚,干活卖力,哥看着心疼。以后有难处,别憋着,跟哥说。”
后来超市倒闭,大家散伙那天,赵磊把自己的旧电动车送给了他,说“你腰不好,别总挤公交,骑车方便”。那辆电动车,他骑了两年,直到去年冬天电池坏了才卖掉。
想到这些,杨光的眼眶又热了。他知道赵磊不是客套,是真的把他当兄弟。这200块,不仅是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情谊——在他最难的时候,有人还记得他,愿意帮他一把。
4.男人的回应:不用还的“利息”
杨光深吸一口气,拨通了赵磊的电话。电话响了两声就被接起,赵磊的声音还是压得很低:“杨光?怎么了?是不是嫌少?我再想想办法,实在不行我跟我妈借点——”
“不是,磊哥,我不是嫌少。”杨光赶紧打断他,声音有点沙哑,却带着笑,“200块我收下,但是得算借款,一周之内我连本带息还你。你别跟我客气,我知道你不容易,这钱我不能白要。”
“你这小子,跟我还算这么清楚?”赵磊在那头笑骂起来,声音里的愧疚少了点,多了几分熟悉的爽朗,“利息个屁!你要是真跟我算利息,就是不把我当兄弟!我跟你说,这钱不用还,你好好把孩子的病治好,比什么都强。等以后你日子好了,再请我吃顿火锅就行!”
“火锅肯定请,但是钱必须还。”杨光坚持道,“磊哥,你相信我,一周之内,我肯定把钱还你,还得给你加包好烟。”
“行,随你。”赵磊无奈地笑了,“你也别太硬撑,要是实在凑不够,跟哥说,我再想想办法。孩子的病不能耽误,知道吗?”
“知道了,谢谢磊哥。”杨光挂了电话,手指终于按下“确认收款”,然后在备注里认真写下:“借款200元,7日内归还,另附烟一盒。”
看着手机里的余额变成“212.30”,杨光心里的绝望少了点,多了几分力量——原来不是所有人都忘了他,还有人记得这份兄弟情。
5.连锁反应:接力棒似的小额转账
就在杨光把手机揣回兜里时,前同事群突然“叮咚”响了起来,赵磊在群里发了一句:“兄弟们,杨光现在急着给孩子凑化疗费,孩子才几岁,病得挺重的。大家要是有闲钱,能帮多少是多少,不用多,哪怕几十块也是心意。杨光不是那种赖账的人,以后肯定会还的,就算不还,咱们帮孩子也是积德。”
这条消息发出去没几分钟,群里就有了动静。先是以前一起扛货的小王,发了一条转账消息:“杨光哥,我刚发了实习工资,转你100,别嫌少,加油!”紧接着,以前的收银员小李转了50:“光哥,我没多少钱,这点心意你收下,祝孩子早日康复。”甚至连以前最抠门的老张,都转了30块:“杨光,以前在超市多谢你照顾,这点钱你拿着,给孩子买点水果。”
一笔笔小额转账像接力棒一样,不断涌进杨光的账户:100、50、30、20……数字虽然小,却像一股股暖流,慢慢填满了他心里的空缺。余额从212.30,变成312.30,再变成362.30、392.30、412.30……
杨光盯着不断跳动的余额,手指微微发抖,眼眶终于忍不住红了。他没想到,在自己最绝望的时候,是这些曾经一起吃苦的老同事,给了他希望。他赶紧在群里发了一条消息:“谢谢各位兄弟,这笔钱我都记下来了,一周之内肯定还,以后大家有难处,我杨光绝不含糊!”
“不用还,孩子要紧!”
“杨光哥,别客气,都是应该的!”
“加油,我们相信你!”
群里的消息越来越多,以前的沉默被温暖取代,大家开始聊起以前在超市的日子,有人说“想念磊哥带的红烧肉”,有人说“以后有空聚聚”,气氛热闹得像回到了从前。杨光看着群聊,心里暖烘烘的——原来,有些情谊,就算分开再久,也不会变。
6.红灯闪烁的倒计时
最后一笔转账是以前的仓管老刘发来的,500块,备注:“杨光,我刚从老家回来,知道你急,这点钱你先用着,不用急着还。”加上这笔钱,余额终于涨到了3512.30。
杨光盯着屏幕上的数字,鼻尖发酸——还差1487.70,就能凑够5000的化疗费了。就在这时,缴费窗口的护士又喊了一声:“下一位!林予朵家属在吗?”
杨光深吸一口气,攥紧手机,快步走到窗口前。护士抬头看了他一眼:“林予朵的费用还差5000,今天能交齐吗?明天就要化疗了,交不齐的话,只能往后推。”
“我……我已经凑了3500多,还差1500,能不能再宽限我一会儿?”杨光的声音有点发颤,他能感觉到周围人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有同情,有好奇,还有些不耐烦。
护士皱了皱眉,刚想说什么,杨光的手机突然“叮咚”响了一声,电量提示跳了出来——【电量不足10%,即将关机】。红色的提示灯在屏幕上闪烁,像在给命运倒计时。
“我真的能凑齐,再给我半小时,就半小时!”杨光赶紧说,手指在手机里翻找着联系人——还能找谁借钱呢?沈太太?上次摔碎花瓶已经很不好意思了;许骁?他刚换工作,工资还没发;王映雪?她手里的钱都给朵朵交医药费了……
护士看了看他焦急的样子,又看了看手表:“行,我给你留到下班前,要是还凑不齐,只能明天再说了。”
杨光连忙道谢,转身跑出缴费大厅,手机电量还在一点点减少。他站在医院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心里又急又慌——还差1500,到底能向谁借?手机要是关机了,连联系别人的机会都没有了。
风有点凉,吹得他衣角翻飞。杨光紧紧攥着手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凑够钱,不能耽误朵朵的化疗。可那1500块,像一座小山,挡在他面前,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翻过去。手机屏幕上的电量数字还在跳动,红色的提示灯越来越亮,仿佛在提醒他: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