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综漫聊天群:我真不是附身法师 > 第三十六章 “王”的烦恼
换源:


       而远在另一个维度的卡玛泰姬,晨钟悠扬,驱散了喜马拉雅山脉的最后一缕薄雾。

林天睁开眼,天光正好。

今天他没有像其他学徒那样,第一时间冲向练武场,去练习那些让他头疼的魔法阵和能量鞭。

因为他昨天离开图书馆时,眼角余光瞥见王,那位不苟言笑的图书管理员,正对着一堆来自“阿斯加德废墟”的石板发愁。

林天快速地洗漱完毕,换上一身干净的学徒袍,脚步轻快地穿过庭院。清晨的空气带着雪山独有的凛冽,让他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

在卡玛泰姬,知识就是力量。而整个卡玛泰姬知识最渊博的地方,无疑是那位不苟言笑的图书管理员——王,所掌管的图书馆。

图书馆的大门一如既往地紧闭着。这里是卡玛泰姬的禁地之一,没有王的允许,即便是资深法师也无法随意入内。

林天站在门前,没有敲门,只是静静地等待。他知道王的作息,每天这个时候,王会亲自检查图书馆外围的防御法阵。

果不其然,几分钟后,厚重的木门内传来轻微的机括声,门无声地向内滑开。王那敦实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看到林天,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

“有事?”王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像是图书馆里那些几百年没被人翻动过的厚重典籍。

“早上好,王。”林天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既不显得谄媚,也不过分疏远,“我只是想,或许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王上下打量了他一眼。

“图书馆不需要帮忙。”王言简意赅地拒绝了。这是他的领域,也是他的责任,他不习惯任何人插手。

“是吗?”林天没有被拒绝就气馁,他侧过身,目光越过王的肩膀,望向图书馆内部,“我昨天看到您在整理那些来自‘阿斯加德废墟’的石板文,似乎在为它们的分类而烦恼。那些石板上的卢恩文字,因为年代和地域的不同,有好几种变体。如果强行用卡玛泰姬的‘七大神秘学分类法’,恐怕会造成知识体系的割裂。”

王的瞳孔微微一缩。

这件事,他确实烦恼了两天。那些石板是最近才从一处空间褶皱里回收的,上面记载的知识很零碎,但又隐隐指向某个古老的预言。他尝试了几种分类方法,都觉得不甚满意。他没想到,这个魔法天赋平平的学徒,仅仅是昨天在门口匆匆一瞥,就看出了问题的核心。

“你懂卢恩文字?”王的声音里多了一丝探究。

“略懂一些。”林天谦虚地回答,“我在一本介绍九界历史的杂记上看过。或许,我可以按照它们的‘语系’和‘时代’进行初步归类,然后再由您来判断其魔法价值和危险等级。这样,至少能节省您一半的时间,不是吗?”

他没有说“我来帮你”,而是说“节省您的时间”。这种恰到好处的分寸感,让王原本坚定的立场开始动摇。

图书馆的工作浩如烟海,他一个人,确实有些力不从心。至尊法师古一总是天马行空,经常带回来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让他整理归档。

王沉默了片刻,他那张严肃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他只是侧过身,让开了通往图书馆的道路。

“只许整理石板。”他的声音依旧平淡,“不要碰其他书籍,尤其是东边第三排书架上的东西。”

“当然。”林天脸上的笑容灿烂了几分。

它并非一个单纯的巨大房间。空间在这里被折叠和扭曲,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区域。有的书架高耸入云,顶端隐没在由星云构成的穹顶中;有的则悬浮在半空,缓缓转动,书页无风自动,散发着各色光芒。空气中飘浮着无数细小的光点,那是逸散出来的知识与魔力。

王将林天带到了一个相对“正常”的区域。这里靠着一面巨大的落地窗,窗外是变幻莫测的镜像维度奇景。地上堆放着小山似的石板,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散发着苍凉古老的气息。

“就是这些。”王指了指石板堆,“整理好,把有破损的,或者能量不稳定的,都挑出来,放在那边。”他指向一个铺着隔绝符文布的空地。

交代完,王便转身走向图书馆深处,他还有更重要的典籍需要维护。这既是给林天一个机会,也是一种考验。如果林天把事情搞砸了,或者动了什么不该动的心思,他会立刻将他驱逐出去,永不准踏入。

林天没有立刻动手。他先是绕着石板堆走了一圈,仔细观察。他的精神力虽然不强,无法像王那样直接感知石板内蕴含的魔力,但他有另一项优势——无与伦比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

他注意到,这些石板的材质并非完全相同。有的偏向青灰色,质地更细腻;有的则呈暗红色,表面粗糙,布满细小的孔洞。上面的卢恩文字刻痕深浅、风格也大相径庭。

他没有急着去辨认文字内容,而是找来一些木炭和羊皮纸,开始了他的工作。

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分类,而是“拓印”。他将每一块石板上的文字都小心翼翼地拓印在羊皮纸上,并在羊皮纸的角落标记上石板的尺寸、材质、颜色和发现的任何特殊记号。

这是一个极其枯燥且耗时的工作,换做任何一个心高气傲的魔法学徒,恐怕早就失去了耐心。但林天却做得一丝不苟,神情专注,仿佛不是在整理废墟里刨出来的破烂,而是在修复一件稀世珍宝。

时间在寂静的图书馆里缓缓流淌。

王偶尔会从书架后不经意地投来一瞥。他看到林天没有使用任何取巧的魔法,只是用最原始、最笨拙的方法在工作。他本以为这个年轻人最多坚持一两个小时,就会叫苦不迭。

然而,一天的时间过去了。林天除了中午短暂地出去用餐,其余时间都泡在那堆石板里。那座杂乱无章的石板山,在他的手下,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井然有序。

他将拓印好的羊皮纸铺在地上,按照他自己建立的索引——文字风格、符号特征、甚至是边角的花纹——分成了十几堆。原本混乱的信息,在他的梳理下,开始呈现出清晰的脉络。

王慢慢地走了过来,脚步很轻。

他低头看着地上那些羊皮纸。林天的分类方式他从未见过,不属于任何一种已知的文献管理体系,但却异常的清晰、高效。他甚至发现,有几张来自不同石板的拓印,被林天用炭笔画线连接了起来,因为它们的文字内容可以相互印证,拼接成一段更完整的信息。

这是连他自己都尚未发现的关联。

“你这个方法,叫什么?”王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惊奇。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