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身的记忆推断,如今大魏的朝堂和官员,多半是尸位素餐,不干实事的那一类。
他们直接扛着野猪过去县衙,动静太小了,县令若是找了托词,他们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但这一路叫嚷过去,那事情就完全不同了。
这么多百姓都在看着,只要县令对自己的名誉还有一丝一毫的在乎,就会兑现诺言,拿出悬赏分发。
当然,若是县令臭不要脸,他们其实也没辙,只能设法在县城里卖掉。
这样其实也不算亏,猪肉的保质期不长,在工业化之前,盐这种物资的价格不会低,腌肉的成本自然不会低。
若没有办法腌制保存,一整头野猪,他们三人撑破肚子也不可能在猪肉腐烂前全部吃完。若换做钱财,只要物价不崩溃,就是稳赚不亏。
毕竟猪肉只能用来吃,而钱能买来大部分急需的东西。
两人的脚步并不快,慢悠悠的走着,正如他们狩猎了野猪的事,慢悠悠的在城里发酵。
……
“你说什么?两个人,杀了两头野猪?怕不是有人冒领悬赏!”
县衙内,县令听完了下人的汇报,当即做出了判断。
下人连忙解释。
“县令大人,小的亲眼所见。其中有一个壮汉扛着一整头野猪,依我看,那野猪少说也得有两百斤!”
听到这里,县令顿时蹙紧了眉头。
县城附近的野兽早已被清理干净,如今还能送来野兽领赏的,只可能是村子里的猎户。
他们这一路走来的距离可不短。
县令当即拉过下人。
“扛猪那人是否吃力?是他们两人轮流扛,还是某一个人扛了这一路?”
下人连忙说道。
“一个人扛着近两百斤的野猪,另一人则是拎着两扇猪肉,我估摸着也得有百余斤,那猪的肥膘可厚勒。”
听到这里,县令心中顿时有了结论。
“你叫军师去我府邸拿二百两银子过来,另外再带两坛好酒。”
下人听得微微一惊。
其实他们已经许久没有足额发过悬赏了,而且悬赏有一整套流程,由他们确定了猎物和人员名单后上报,还得等朝廷审批后下放银子。
县令今儿这是怎么了,不像往日那般层层克扣不说,还拿自家的银子找补,当场发放悬赏。
这也太反常了!
只是他一个下人,哪里有胆子多问,只能照做。
……
县衙前,秦少琅和楚武两人刚刚抵达,县令便带着一队文官,以及十个个士兵赶了出来。
“两位壮士猎得野猪两头,这路送来,实在是辛苦了!来人,赐酒。”
如此郑重的迎接他们,让秦少琅略感诧异。
反倒是楚武哈哈一笑,颇有官场气息的说到。
“都是县令的功劳,我们这些百姓才有心思进山打猎,这一路上也没有遭人抢夺我们的猎物,可见民风淳朴,这都是县令大人治理有方的佐证!”
听得这话,秦少琅差点没绷住。
楚武隐藏了真实身份无疑,如此熟络的官场客套话,他就算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
县令听得这番话,顿时哈哈大笑。
“壮士谬赞了,还未请教壮士的名讳。”
楚武当即抱拳道。
“在下楚武,这位是我今日结交的朋友,秦少琅。今日若非他心思缜密,我也搞不定这两头野猪,说不定还得被他们重创。”
在县令表达了赏识之后,楚武并没有忘了秦少琅这位弟兄,主动说出了秦少琅的功绩。
县令狐疑的打量了一眼秦少琅,见他体魄并不强壮,心中多有狐疑。
“走,随我入县衙,我们坐着慢慢喝酒。”
刚走出两步,县令忽的一拍脑袋,对随行的下人吩咐道。
“还不快把银子交给两位壮士,莫非你还想在我眼皮子低下贪墨不成?”
下人连忙赔笑,将两张一百两的银票分别交给两人。
这其实都是县令的吩咐。若只是楚武一人的功劳,这额外的一百两银子,县令自然舍不得交给一个“废物”。
在朝廷的银钱下放之前,这些开销都得由他垫付,自然得削减无用的开支。
县衙内,楚武将两人如何对付野猪的事仔细说了一番。
在仔细的听完之后,县令重新开始打量起秦少琅。
这个人虽然体型瘦弱,但在整个狩猎的计划中,他展现出的价值远非楚武可比。
尤其是那份警惕,简直是当哨兵的好料子。
站在事后的角度来分析,秦少琅选择不与正面的那头野猪继续周旋,而是直接发起强攻,打乱两只野猪前后夹击的计划,这是非常理智的。
也是靠这次突袭,让他们重新掌控住了局面。
最妙的一点是,楚武击杀野猪时秦少琅并未参与,而是看准机会,给后方偷袭的野猪致命一击。
这个选择极具理智,一人面对一只两百斤的野猪,也颇有胆气。
县令对秦少琅的看法彻底改观了。
当即看向秦少琅。
“两位壮士都是难得的良才,正巧我府中还有两个职位的空缺,不知你们有没有兴趣加入?”
听到这话,秦少琅顿时就明白了。
难怪县令会如此爽快的发放悬赏,还给他们如此款待,原来是想要招募他们入伙。
在大魏内部混乱越发清晰情况下,招募家将以自保,甚至是应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天下大乱的乱局,都是很好的选择。
这是未雨绸缪!
不过,秦少琅暂时不想参与到这些事情中。
在秦少琅想好说辞前,楚武已经抢先一步答道。
“启禀县令大人,草民出身寒微,也无功业在身,只怕不能胜任,白白辜负了县令的厚望。”
县令略做沉吟,品出了楚武藏在话中的意思。
如今的官场情况便是如此,出身远比能力更重要,楚武出身寒微,就算有能力也难以有作为,他想等一个更大的机会。
至于最后那句辜负县令的厚望,则是隐晦的许诺,若有机会,必然来投他这位县令。
想了想,县令便摆手道。
“若是楚壮士有心,今后来找我便是。”
随后,县令看向秦少琅。
“秦壮士,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