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周围的家兵们脸色都变了。
搞了半天,拿一张破纸就想换走价值连城的虎皮虎骨?
这不是明抢是什么!
楚武的拳头瞬间就捏紧了,身上的煞气再也压制不住。
然而,秦少琅却笑了。
他接过那张写着“凭此条支取库银陆佰两整”,还盖着鲜红官印的欠条,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
然后,他转头对楚武喊道:“楚武。”
“在!”
“你拿着这张凭证,”秦少琅将欠条递给他,“去山下的镇子上,找米铺的王掌柜,问问他,这张纸,能换多少斤粮食回来。能不能让我们这三十多个兄弟,吃上三天饱饭。”
“噗嗤!”
有家兵没忍住,直接笑了出来。
楚武也是个机灵的,当即会意,拿着那张欠条,一脸“为难”地说道:“秦大哥,这……这恐怕不行吧?王掌柜只认铜板和银子,不认纸啊!”
秦少琅“哦”了一声,转头看向脸色已经变得铁青的张文远,一脸“无辜”地说道:“师爷,您也听到了。不是我不体谅县尊大人,实在是,我手下这三十多个兄弟,他们不吃纸,他们要吃饭。”
“你!”张文远被噎得半死,山羊胡都气得翘了起来。
秦少琅却不理他,自顾自地继续说道:“我倒是有个两全其美的法子。这六百两赏银,我可以不要了。这张欠条,就当是我秦少琅,捐给我们蓝田县的父老乡亲了。”
张文远一愣,以为事情有了转机。
却听秦少琅话锋一转,指着那张虎皮说道:“但这虎皮和虎骨,乃是我们兄弟们拿命换来的。我准备将它卖掉,换些银钱,给兄弟们买些粮食,添几件冬衣。若是卖的钱多了,有富余的,我再捐给县衙,也算是为县尊大人分忧。师爷,您看我这个法子,如何?”
“你……你这是强词夺理!藐视公堂!”张文-远气得浑身发抖,指着秦少琅的手都在哆嗦。
这哪里是商量?这分明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他和县令李建安的脸上!
就在这时,不远处那个秦少琅昨天才让人搭建起来的,用黄泥和石头垒成的怪模怪样的工棚里,忽然传来一阵震天的欢呼声!
“成了!秦大哥!成了!”
“出铁水了!真的出铁水了!”
几个浑身黑灰的家兵,兴奋地从工棚里冲了出来,手里还用铁钳夹着一块仍在微微泛红的金属块。
张文远下意识地望了过去,眉头紧锁。
秦少琅对着他歉意地笑了笑:“让师爷见笑了,手下人没见过世面,瞎鼓捣一些玩意儿。来,拿过来我看看。”
一个家兵兴奋地将那块已经冷却得差不多的金属块递了过来。
那是一块约莫巴掌大小,通体呈现出一种青黑色,表面异常光滑的铁块。
张文远出身书香门第,对冶炼之事不甚了了,但他也看得出,这块铁,和他见过的任何生铁、熟铁都不同。它似乎……更加致密,更加纯粹。
“一块废铁而已,不值什么。”秦少琅随手将铁块掂了掂,就要递还给家兵。
“等等!”张文远鬼使神差地喊了一句。
他死死地盯着那块铁,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和预感。
“可否让老夫,看上一看?”
秦少琅无所谓地耸了耸肩,将铁块递了过去。
铁块入手,张文远心中猛地一沉。
好重!
同样大小的铁块,这块的分量,起码重了三成!
他用指甲在上面划了一下,只留下了一道白痕,而铁块本身,毫发无伤!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秦少琅,声音都变了调:“这是……钢?”
“算是吧。”秦少琅淡淡地说道。
张文远倒吸一口凉气!
钢!这可是真正的钢!不是那种千锤百炼,靠着老师傅手艺才能偶尔得之一小块的百炼钢!看这模样,分明是可以量产的!
他颤抖着从腰间解下一把装饰用的匕首,那也是花了大价钱买来的精铁匕首。
他咬了咬牙,用尽力气,朝着铁块的边角砍了下去!
“铛!”
一声脆响!
火星四溅!
张文远只觉得虎口一麻,匕首险些脱手。他再看时,那把精铁匕首的刃口上,已经出现了一个米粒大小的缺口!
而那块青黑色的铁块,依旧光滑如初,连一丝划痕都没有!
张文远彻底呆住了。
他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有一个念头在疯狂地回响。
神兵利器!削铁如泥!
如果用这种钢来打造兵器和铠甲……那将是何等恐怖的一支军队!
他再看向秦少琅,眼神已经彻底变了。
那不再是看一个有点手段的乡野村夫,而是像在看一个掌握了国之重器的怪物!
虎皮?虎骨?
跟这块不起眼的铁块比起来,简直就是一堆垃圾!
张文远手中的欠条,此刻变得无比滚烫,仿佛在嘲笑着他的无知和愚蠢。
他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是用一种看鬼一样的眼神看着秦少琅。
秦少琅从他手中,轻轻地拿回了那块钢锭,又拿过那张欠条,并排放在一起。
他看着张文远,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像重锤一般,一下下敲在张文远的心上。
“师爷,现在,你还觉得,我这三十多个兄弟的命,只值这张纸吗?”
张文远的大脑,一片空白。
他感觉自己的心脏被人用一只冰冷的大手狠狠攥住,几乎要停止跳动。
他手中的欠条,那张盖着县衙官印,本该代表着权力和威严的凭证,此刻却像是一张烧过的废纸,轻飘飘的,充满了讽刺。
而另一只手中那块青黑色的铁块,却重如泰山!
这重量,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分量,更是压在他心头,压在整个蓝田县衙头上的分量!
钢!
真的是钢!
而且是品质远超官府武库中那些所谓“精钢”的极品!
他不是武将,但他跟在县令李建安身边多年,迎来送往,见过的世面远非寻常人可比。他很清楚,大魏朝对钢铁的管制有多么严格!盐铁专营,乃是国之根本!
一套上好的铠甲,一柄锋利的兵刃,其价值甚至超过了一个士兵几年的军饷。
而能锻造出百炼钢的,无一不是国之重器,是朝廷严格控制的顶级工匠。每出一炉,都要记录在案,层层上报。
可眼前这是什么?
一个简陋的,用黄泥和石头搭建的土高炉!
一群衣衫褴褛,连字都认不全的流民!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竟然造出了钢!
看刚才那些家兵兴奋的样子,这显然不是第一次,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量产!
这两个字像是一道惊雷,在张文远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他想到了秦少琅手下那三十多个煞气逼人的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