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八点十七分,上海陆家嘴金融区的废墟上空,淡红色的雾霭像一层凝固的血痂,将本该刺破云层的阳光过滤成浑浊的橘色。林默靠在一根锈蚀过半的钢筋混凝土立柱后,指尖捏着一块边缘锋利的聚四氟乙烯碎片——这是三天前在废弃环保材料研究所找到的宝贝,此刻正被他用来刮去防雾面罩边缘渗出的暗红色锈迹。
他手腕上的“雾度检测仪”屏幕亮着,旧手机改装的机身布满划痕,绿色数字在屏幕中央跳动:14.7ug/m3。这是雾霭非高峰时段的安全阈值边缘,再过六个小时,当指针指向凌晨两点,这个数字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飙升,直到突破50ug/m3的危险线,届时连他身上这件三层加固的防雾服,也撑不过两小时。
林默深吸一口气,面罩内的过滤棉传来轻微的气流声,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金属锈蚀味。他抬头望向不远处那栋倾斜的摩天大楼,玻璃幕墙早已在雾霭侵蚀下变成斑驳的乳白色,像一颗被蛀空的牙齿。那里曾是国内顶尖的环保科技公司总部,也是他和苏晴并肩工作了五年的地方。
“先搞定今天的水和过滤棉。”他低声对自己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检测仪背面——那里贴着一张褪色的照片,照片上苏晴穿着白大褂,举着一块透明的聚四氟乙烯板材,笑容比当时窗外的阳光还要亮。林默的喉结动了动,将照片按回检测仪背面的塑料壳里,起身猫着腰钻进废墟的阴影中。
雾霭笼罩的街道上,废弃的汽车像一具具扭曲的金属骨架,车门和车窗早已被腐蚀成碎渣,底盘上凝结的红褐色锈迹在地面拖出长长的痕迹。林默踩着车辙前进,每一步都走得极轻,耳朵警惕地捕捉着周围的声响——腐变者的嘶吼通常伴随着沉重的脚步声和粗重的喘息,而变异生物则会留下更细微的痕迹,比如蚀骨鼠啃咬金属的“咯咯”声,或是雾翼鸟翅膀划过空气的低鸣。
他的目标是街角那家未完全坍塌的便利店。根据前几天的观察,便利店的地下仓库可能还留存着未被污染的瓶装水,更重要的是,仓库门口的消防柜里或许有未开封的过滤棉——他现在用的这张已经用了四天,过滤效率早就降到了警戒线以下。
走到便利店门口,林默先蹲下身,用聚四氟乙烯碎片刮了刮地面的锈迹。红色粉末簌簌落下,露出下面深褐色的土壤。他凑近闻了闻,没有闻到雾霭特有的刺激性气味,这说明地下仓库的密封性可能还完好。接着,他抬头观察便利店的招牌,金属框架已经锈蚀得摇摇欲坠,但“24小时便利店”的字样还能辨认,门口的玻璃门虽然碎裂,却被一堆废弃的货架挡住,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安全。”林默在心里判断,从背包里掏出一把改装的消防斧——斧刃被他用聚四氟乙烯涂层包裹过,既能抵御雾霭腐蚀,又能保持锋利。他小心翼翼地移开货架,玻璃碎片在脚下发出清脆的响声,在寂静的废墟中显得格外刺耳。
刚走进便利店,一股混合着霉变食物和灰尘的气味扑面而来。货架倒在地上,上面的零食袋早已腐烂,五颜六色的残渣散落在地面,吸引了几只指甲盖大小的黑色甲虫——这是末日里少数能在雾霭中存活的普通生物,林默没有理会它们,径直走向仓库入口。
仓库的铁门紧闭着,门把手上布满锈迹,但锁芯看起来还完好。林默从背包里掏出一根细铁丝,这是他从废弃的地铁站里找到的,经过打磨后变得又细又硬。他将铁丝插进锁芯,轻轻转动,耳朵贴在门上听着内部的声响。
“咔哒”一声轻响,锁开了。林默握紧消防斧,慢慢推开铁门。仓库里一片漆黑,一股潮湿的冷空气扑面而来,带着淡淡的消毒水味——这是个好迹象,说明这里没有被腐变者或变异生物占领过。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自制的手电筒,旧手机改装的灯珠发出微弱的白光,照亮了眼前的景象。
仓库里堆满了纸箱,上面印着“矿泉水”“方便面”“卫生纸”的字样,大部分纸箱已经受潮变形,但还没有完全腐烂。林默走到最里面的货架前,打开一个标着“矿泉水”的纸箱,里面整齐地码着二十瓶未开封的瓶装水,瓶身上的标签虽然有些褪色,但瓶盖的密封膜完好无损。
“运气不错。”林默松了口气,将水瓶一个个塞进背包里。就在他准备去拿消防柜里的过滤棉时,手电筒的光无意间扫过仓库角落的一个铁柜,柜子上贴着一张白色的标签,上面写着“实验样品——聚四氟乙烯复合板材”。
林默的动作顿住了。这个标签他太熟悉了,这是他和苏晴当年研发的新型环保材料,专门用于极端环境下的防腐蚀工程。他快步走到铁柜前,用消防斧撬开柜门,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十块透明的板材,每块板材都用密封袋包裹着,上面还贴着苏晴的签名和日期——2045年6月12日,也就是雾霭爆发前的一个月。
“苏晴……”林默的手指抚过密封袋上的签名,指尖传来板材的冰凉触感,记忆突然像潮水般涌来。
那是2044年的冬天,实验室里暖气坏了,苏晴裹着厚厚的羽绒服,手里拿着一块刚成型的聚四氟乙烯板材,兴奋地对他说:“林默,你看!这种复合板材的防腐蚀性能是普通材料的三倍,以后就算遇到极端天气,也能保护建筑物不被损坏!”
他当时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说:“我们家苏晴真是个天才,等这个项目成功了,我们就去环游世界,看看我们保护的这些风景。”
苏晴却突然沉默了,低头看着板材,轻声说:“如果有一天,出现了比极端天气更可怕的灾难,我们研发的材料,能保护更多人吗?”
当时他以为这只是她的随口一说,现在想来,或许那时的苏晴,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林默的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疼痛顺着血管蔓延到四肢百骸。他想起末日爆发那天,苏晴给他打电话,声音带着哭腔:“林默,别来找我,雾霭是……”电话突然中断,再打过去时,已经无人接听。
后来他在医院的隔离区找到她时,她的皮肤已经开始泛红,眼神变得浑浊,嘴里不断重复着“聚四氟乙烯”“基因”“创生会”这几个词。他知道,她已经开始变异,按照安全区的规定,变异者必须被驱逐出隔离区,任由他们在雾霭中变成只知攻击的腐变者。
那天晚上,他亲手将她送出了隔离区的大门,看着她踉跄地走进雾霭中,消失在红色的浓雾里。他没有哭,只是握紧了她塞给他的那块聚四氟乙烯板材,在心里发誓,一定要找到消除雾霭的方法,就算拼上性命,也要让她用生命守护的东西,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我一定会找到答案的。”林默对着空气轻声说,将铁柜里的板材小心翼翼地放进背包里。这些板材不仅能用来加固防雾服,或许还能成为解开雾霭秘密的关键——苏晴在末日爆发前将它们藏在这里,一定有她的理由。
就在这时,仓库外突然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伴随着粗重的喘息声。林默立刻关掉手电筒,握紧消防斧,躲到货架后面。他屏住呼吸,听着脚步声越来越近,心里快速判断着:脚步声沉重但杂乱,没有携带武器的声响,应该是一只初期腐变者。
腐变者的身影出现在仓库门口,它的皮肤呈现出不正常的暗红色,衣服破烂不堪,脸上布满血污,眼睛浑浊地扫视着仓库内部。它的鼻子嗅了嗅,似乎闻到了林默身上的气味,朝着货架的方向慢慢走来。
林默紧盯着腐变者的动作,手指在背包里摸到了一个金属罐——这是他从废弃工厂里找到的空油漆罐,里面装着一些碎石子。他轻轻打开盖子,在腐变者靠近货架时,突然将碎石子朝仓库另一侧扔去。
“哗啦”一声,碎石子落在地上,吸引了腐变者的注意力。它嘶吼着转身,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冲了过去。林默趁机从货架后面出来,握紧消防斧,绕到腐变者的身后。他深吸一口气,瞄准腐变者的后脑勺,猛地挥下消防斧。
“噗嗤”一声,斧刃带着聚四氟乙烯涂层的锋利,轻易地刺穿了腐变者的头骨。腐变者的身体僵住了,接着重重地倒在地上,黑色的血液从伤口处涌出,散发出一股刺鼻的气味。
林默没有停留,快速走到消防柜前,打开柜门,里面果然有两包未开封的过滤棉。他将过滤棉塞进背包,检查了一下背包里的物资:二十瓶矿泉水、五块聚四氟乙烯板材、两包过滤棉、一把消防斧、一个雾度检测仪、一把铁丝。足够支撑他接下来三天的搜寻了。
他最后看了一眼仓库角落的铁柜,转身走出仓库,重新用货架挡住门口。此时,雾度检测仪上的数字已经上升到16.3?/m3,太阳开始西斜,橘色的光芒逐渐被暗红色的雾霭吞噬。
林默抬头望向天空,远处的摩天大楼在雾霭中若隐若现,像一座座沉默的墓碑。他知道,在这片被猩红雾霭笼罩的废墟里,还有无数像他一样的幸存者在挣扎求生,还有无数的秘密等待被揭开。
他握紧背包的肩带,朝着之前找到的临时避难所——一处废弃的地铁隧道走去。那里有他搭建的简易床铺,还有一个用旧电池改装的加热器,足够他度过这个寒冷的夜晚。
走在废墟的街道上,林默的脚步坚定而沉稳。他不知道前方等待他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但他知道,只要手里还握着那块聚四氟乙烯板材,只要心里还装着苏晴的笑容,他就不能停下脚步。
雾霭还在蔓延,腐变者的嘶吼在远处回荡,但林默的眼神里没有恐惧,只有一种近乎偏执的坚定。他要活下去,不仅为了自己,更为了那些在末日中逝去的人,为了这个即将被雾霭吞噬的世界。
夜幕逐渐降临,暗红色的雾霭将整个城市笼罩,只有林默手中的手电筒发出微弱的光芒,像一颗在黑暗中顽强跳动的心脏,指引着他在废墟中继续前行。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