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小说世界的路人重生了 > 第三章 两世差异
换源:


       薛绿上辈子只是区区宫人,即使是学了武艺,被调往坤宁宫当差,也只不过是不起眼的一员,充作粗使健婢,做些粗重活计罢了。

马皇后不出宫、不外游,根本不需要女侍卫在身边护卫,因此无职司在身的她才会被马二小姐马玉瑶点中,派去照看并监视被囚的谢咏。

这样的她,自然不了解外朝重臣们的事。

但是,马二小姐爱慕谢家独子多年,即使谢家再三婉拒结亲,她也仍旧不肯放弃,甚至拒绝了皇帝赐婚,声称非谢咏不嫁。这件事在宫中惹得无数人议论纷纷,薛绿自然也没少听人提起。

因此,她对谢咏的家世,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

谢咏之父谢怀恩,科举登第后就被任命为东宫属臣,由从八品的清纪郎做起,升到从五品的右谕德,据说曾经极得当时还是太子的孝康皇帝宠信。

在孝康皇帝薨逝后,他又一直辅佐其子皇太孙,直到皇太孙登基成为皇爷。当时他已经升到礼部右侍郎了。

只可惜他与黄子澄、齐泰两位大人不和,屡屡上书反对两位大人的主张,惹得皇爷不喜,又与方孝孺方大人生了嫌隙,就被一再贬官,并在建文三年被贬往扬州府任同知,然后就是在扬州归降燕王大军后,自尽殉城了。

谢怀恩大人再不得圣眷,也是东宫旧人,对皇爷有拥立之功。皇爷要贬他,也是贬往扬州这等富庶大府任正五品的同知,怎会贬往河间府治下的春柳县,任一个小小的县令?

更何况,眼下才建文元年,皇爷登基才数月,就将谢怀恩贬过来了,这可是上辈子从来没发生过的事!

薛绿百思不得其解,忽然又想到,自己只是碰巧冲进那屋子,才被那闪光的仙界神物送回到四年前,那本来就在屋中正面那仙界神物的谢咏与马二小姐,又怎么可能不受影响?!

莫非谢咏与马二小姐,也象她这般回到四年前了?

可是……若是谢咏重生,他又怎会把父亲弄到春柳县来做县令呢?上辈子谢怀恩大人虽然以身殉城,可好歹还多活了几年呢!谢咏总不会让亲生父亲提早送死吧?

他难不成不知道春柳县发生过什么事?

若不是谢咏,那就是马二小姐?可她爱慕谢咏,又为何要对他的父亲不利?

莫非……宫人们私下议论,说马二小姐曾向皇后抱怨,认为谢咏不肯求娶她,都是因为其父反对之故,恨谢父为何不早死,难道这话不是空穴来风?

薛绿低头苦思,真恨不得立刻找到谢咏问个明白。

然而,她根本不知道谢咏如今身在何方。

她冥思苦想,方才从脑海中挖出这辈子的新记忆:谢怀恩大人到春柳县来上任,只带了夫人与管家奴仆,并没有带上独子,谢咏很可能是留在京城了。

不过……谢怀恩大人在春柳县惨遭横死,身为独子的谢咏不可能不闻不问的。他怎么也得过来处理亡父后事吧?

既然谢怀恩的东宫旧属身份使得耿炳文属下那位催粮官的指控受人质疑,那么春柳县这批无辜被害的官员士绅就暂时不会被打为逆臣。谢咏离京奔丧,就不会受人阻拦。

薛绿心中暗忖,她得寻个理由去拜见谢夫人胡氏才行。

春天谢大人夫妇刚到春柳县不久,谢夫人就派了婆子来家中看望过她,过后又再来过几回,都是给她送东西的。据说谢夫人与她亡母是年轻时的旧识,只可惜她母亲去年就过世了,故人未能相见,谢夫人对此扼腕不已。

当时她有孝在身,不好出门做客,因此一直不曾到县衙拜会谢夫人,双方见面极少。不过如今两家都是丧家,倒也没了忌讳。

谢夫人既是她的长辈,她就该多多亲近才是。等到谢咏赶来春柳县奔丧,她就能见到对方,打探对方是否同样从四年后回来了。

即使没有上辈子的交情,薛绿也相信谢咏不会坐视亲生父亲蒙冤身死。而只要谢怀恩大人不被朝廷定为附逆罪臣,那其余春柳县士绅乡贤就都是清白无辜的良民。

薛绿拿定了主意,便起身出门,打算去隔壁伯父家说话,提一提去县城的事。

她还没走到前厅,就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从门外急奔进来,见了她急道:“姐儿,长房大少爷从外头回来了,打听到了县里最新的消息!”

“奶娘……”薛绿想起奶娘上辈子陪自己历尽艰辛,前去投奔未婚夫家,却死得不明不白的往事,鼻子不由得一酸,差点儿就要掉下泪来。

奶娘并没发现薛绿的异样,忙忙拉起她的手,便往门外跑。

薛绿连忙收起异样,平复心情,快走两步,紧紧跟上。

二人来到隔壁长房的宅院,前院正厅里,几位叔伯堂兄们聚在一处,大堂兄薛长林正在说话:“……谢家去府里告状喊冤了,知府大人已经上书朝廷,但他的师爷私下里跟谢家人说,让他们别太抱希望……

“耿大将军如今气势如虹,刚打了胜仗,那凶徒又在耿大将军跟前得用,朝廷不大可能打耿大将军的脸……”

奶娘闻言不由得惊呼一声,抽泣起来。

屋中人闻声转头过来看见薛绿,忙招呼她进屋:“十六娘来了,快进屋说话。”

薛绿进屋给众叔伯堂兄们见了礼,便问:“大哥哥的消息是从谢家人那里听说的?谢大人乃是东宫旧属,难道就真的冤死了不成?谢家可有应对之策?”

薛长林叹了口气:“我也想向谢家人打听的,可谢夫人如今伤心得病倒了,不见外客,连丧事都是县丞打发人来帮衬的。

“谢家家人去府里告状没个结果,如今也是抓瞎,说要等他家少爷来了,才能拿主意。我不好意思继续追问下去,只好先回来了。”

大伯父薛德民道:“无论如何,咱们这三十多家苦主,最终还是要指望谢家出头伸冤的。谢大人虽被贬到春柳为官,但毕竟是东宫旧人,在朝中亲故无数。若是连他家都撑不住,只能任由谢大人身后蒙冤,我们其余人等就更无招架之力了。”

薛绿沉默片刻后道:“谢夫人从前对我甚是关心,如今她病了,我也该前去探望慰问一二。哪怕谢夫人如今拿不定主意,也能给京中的亲友故旧去信求援。

“再者,谢公子不知身在何处,几时才能到春柳县?若是谢家人能给一个准信,我们也方便去找他商议应对之策。”

薛德民想想也是:“如此也好。谢夫人病着,外男不好求见,但你们女孩儿家就少了忌讳。听说她与你娘从前是旧识,兴许她还愿意见你。明儿我亲自驾车送你去县城。”

薛长林忙道:“我陪爹和十六妹一起去,还能顺道上别家打听打听,各家都有什么打算。”

众人议定,便各自四散了。大伯父薛德民又叫住了薛绿:“十六娘,你且慢走。我有一件事问你。”

薛绿留了下来,待厅中只剩下她与大伯父二人时,便听得对方低声问她:“石宝生……你爹给你定的那个夫婿,如今合家都不见了踪影,你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