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边关小斥候 > 第15章 绝活,穿林打雁。
换源:


       雷胖妞扯了扯林峰:“拿出来,快把信件拿出来啊!”

宋铁头和庞九斤等人,也满怀期待。

“雷胖妞,你闭嘴!”

林峰没好气,只得取出杜建奎的亲笔信,交给窦四郎:

“窦将军,我们不是杜将军的人,只是昨晚上遇见了军头杜建奎,他给了我一封信,让我去找杜建勇将军。”

窦四郎点点头,接过信件来看。

信上短短几行字,杜建奎说林峰是军医,手艺不错,给自己处理了伤口,让大哥杜建勇关照一下,分配去军医营。

“知道了,林峰,你去军医营干活吧。”

窦四郎看着雷胖妞:“你们其他人,还是去搬石头。”

雷胖妞等人闻言,各自哭丧着脸。

看来杜将军的人,在这里也不好使。

林峰抱拳说道:“窦将军,我以前是朔州飞马斥候,还有三级军功在身,双臂受伤而退役的,最近恢复差不多了,可以在前线效力。”

双臂还没有完全恢复,如果去搬石头,会造成永久性伤害。

林峰愿意去前线,说不定还有机会立功!

自己已经是三级军功了,上次又抓了突厥细作,再能斩获甲首一枚,就能授勋,成为九品勋官。

九品勋官品秩最低,但好歹是个官。

可能没有实权职务,但是也有机会候补实缺。

至少,家里的赋税,是一分钱不用交了!

“你是飞马斥候?还有军功?”

窦四郎很意外,笑道:“我们刚好缺几个斥候,你敢不敢去关外,瞭望敌情?身体行不行?”

林峰想了想,忽然退回两步,一个立定腾跳,跃起五尺多高,空中转身,稳稳落地。

这一手可是真功夫,没有几年苦练,玩不出来的。

古代的斥候就是特种兵,身体素质和战斗技能、观察力判断力,都是最出色的。

训练项目极其严格,甚至变态。

后人总结了斥候训练纪要,托名诸葛亮所作,取名《诸葛丞相山军斥候要法》,后世仍然有流传,许多技能,还被武术门派吸收,发扬光大。

原主的腿功厉害,林峰表演这一手,只是家常便饭。

“好厉害!”

庞九斤等人,忍不住喝彩。

窦四郎更加感兴趣了,点头笑道:“穿林打雁,试一试!”

林峰点点头:“可以,请将军立标。”

穿林打雁,也是古代斥候的一项必备战斗技能。

就是用脚尖,勾起一块小石头,放在另一只脚的脚面上,以脚踝、小腿、身腰配合,骤然发力,将小石子踢出去,出其不意偷袭敌人。

高手可以将石头,踢出百米以上,还能保证一定的命中率。

人类的腿部力量,远大于上肢。

敌人一旦被命中,非死即残。

满脸桃花开,都是轻的。头崩脑裂,也有可能。

而林峰,恰恰善于此道,穿林打雁,是他的绝活!

窦四郎命令手下哨官,在三十步外,扎下一根长矛,上面挑着一个铁质头盔。

林峰找了一块柿子大小的石头,用左脚将之拨在右脚面上,吐气开声,用力踢出。

嗖——铛!

火星迸发。

飞出去的石子,正中三十步之外的头盔,将头盔击落在地。

“好功夫!”

围观众人齐声喝彩。

庞九斤吓得一吐舌头,低声叫道:“我的爷娘哎,原来林峰这么厉害,我以后可不敢惹他了,打不过,真的打不过……”

这一手穿林打雁,可是杀人技。

庞九斤的脑袋,显然经不起如此一击。

“好兄弟,好功夫。”

窦四郎哈哈大笑,拍了拍林峰的肩膀:“你还是做飞马斥候吧,休整一天,去关外瞭望敌情。”

林峰抱拳:“遵命!”

苗秋莲又犯了呆萌的毛病,低声说道:“林大哥,我跟你一起……做飞马斥候,行不行?”

林峰噗嗤一笑:“飞马斥候要侦察敌情,有时候会靠近敌军大营,太危险了,你干不来。”

古代的一个飞马斥候,可不简单。

他们具有强大的野外生存能力、侦查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最简单的包括,辨认方向,判断距离,粗略估计敌军人数,根据地面的马蹄、粪便、车辙、锅灶遗址痕迹,判断敌军实力和动向……

还要有跟踪潜伏、近身格斗、远程射杀等等能力。

而苗秋莲杀上了大草原,只有做两脚羊的能力!

“小丫头,你就别胡闹了。”

窦四郎也被苗秋莲逗笑了,对哨官说道:“看在林峰的面子上,将飞马屯的屯民,都安排去伙头营吧。”

庞九斤等人闻言,喜笑颜开。

伙头营就是伙房,专门烧饭做菜的,活儿轻松。

关键是能吃饱,还有机会偷肉吃!

不过,去了伙房,大家带来的公粮,就要全部上缴了。

林峰的每日伙食,自然转到了前线营房。

窦四郎很看重林峰,给他配了铠甲弓箭和兵器。

林峰摇摇头:“我双臂还没恢复,拉不动硬弓,所以自制了弓弩。我有弓弩就行,军中的弓箭,我暂时不要。”

还有陌刀,林峰也不要。

大烨国的陌刀,和大唐陌刀一模一样,属于长兵器、重兵器,也叫做斩马剑。

那是最好的工匠,选取最好的材料,用最高的工艺,打造出来的大杀器。

一把陌刀,重达三十斤。

只有最勇猛的铁汉子,才配得上陌刀。

陌刀一出,人马俱碎!

林峰不要陌刀,是因为双臂没有彻底恢复,玩不动!

再者,陌刀是阵斩杀器,却不是飞马斥候的必备武器。

斥候带着这玩意执行任务,还嫌它累赘。

林峰只是挑选了一把横刀,配了牛皮刀鞘,用作防身。

第一天,林峰没有出任务。

只是顺着长城巡逻,从牛角堡到垭口堡,里里外外看一圈,熟悉环境。

而且好吃好喝,鱼肉俱全。

军中特种人才,必然有特别待遇。

次日午后,窦四郎下达了命令:

“敌军退去,两日未见踪影。我部四名飞马斥候,今夜里出关,侦查敌军动态。林峰,你们分头侦查,有敌军的确切消息之后,回来交旗。”

林峰上前,接过斥候小旗。

这面小旗子,只有巴掌大,是藏在怀里的。

接过旗子,代表接受任务;

归队交还令旗,代表完成任务。

黄昏时分,残阳如血。

林峰带上了干粮武器装备,骑上青骢马,悄悄出了牛角堡关隘,奔向大草原,渐渐消失在茫茫秋草之中。

在草原上巡游,林峰很小心。

因为鞑子部队里,也有飞马远哨。

甚至长草丛中,还潜伏着鞑子的神箭手。

林峰一边侦查,一边在简易地图上留下记录。

很快,天色黑透。

林峰加快速度,放马向北疾驰,寻找突厥人的营地。

可是向北三十多里,竟然没找到一个突厥兵的身影。

从地面的马蹄印和马粪来看,鞑子大部队,的确已经撤离了,而且撤离得很干脆。

林峰不敢继续深入,改为横向巡查,向西前进。

走走停停,偶尔休息,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一天。

林峰觉得自己运气不好,没找到落单的突厥兵。

否则,砍一个脑袋带回去,加上以前的军功,自己就是九品勋官了。

第二日黄昏时分。

林峰暂停执行任务,带着战马,躲进一道深沟里,休息一下。

大草原并非一马平川,也有很多深沟,那是发大水冲刷出来的,被叫做冲沟。

林峰吃点东西,躺下来小憩,让战马自己吃草。

半个时辰后,天色擦黑。

“驾,驾!”

东边的方向,忽然传来马蹄声和呼喝之声。

林峰精神一振,趴在草丛里窥探。

七月十三的月亮,明镜一般照耀着草原。

只见一个女子,骑着一匹枣红马,飞一般地从五十步外掠过,向西疾驰而去。

“汉家小娘们,给老爷站住,你跑不掉的!”

女子的身后,两个突厥汉子,带着尖顶毡帽,也骑着快马紧追不舍,还用生硬的汉话大呼小叫。

是汉家同胞?

林峰没有犹豫,悄悄上了马,扣上毒箭,保持两百米左右的平行距离,打马向西追去。

那两个突厥人,一直在大呼小叫。

林峰循着声音追踪,还是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