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幕之上,那位年轻的zhi-愿-jun战士,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画面定格之时,万朝时空,陷入了一片死寂。
针落可闻。
所有的嬉笑、议论、分析、推演,都在这一刻,失去了意义。
剩下的,只有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颤栗。
那不是恐惧。
而是一种,在见证了某种超越凡俗的伟大之后,所产生的,混杂着敬畏、感动与自豪的复杂情绪。
……
大秦位面,咸阳宫。
嬴政依旧站在那里,如同一尊黑色的雕塑。
他的目光,穿透了天幕,仿佛看到了两千多年后,那片洒满了华夏儿女热血的异国山川。
许久,他才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当他再次睁开时,那双总是充满了威严与冷酷的虎目之中,竟带着一丝罕见的湿润。
“好……”
嬴政的声音,有些沙哑。
“好一个……华夏儿郎!”
他一生征战,见过无数悍不畏死的勇士。
他的大秦锐士,出征之前,甚至会割下自己的左耳,以示不破敌军,誓不生还的决心。
他以为,这便是军人意志的极致。
然而,直到今天,他才明白,真正的极致,是什么。
那不是为了军功爵位,不是为了封妻荫子。
而是一种,更为纯粹,也更为伟大的东西。
是为了身后的国家,为了身后的同胞,甘愿牺牲自己一切的……信仰!
“军魂……”
嬴政喃喃自语。
“这,才是真正的军魂!”
他想起了自己那支战无不胜的虎狼之师。
他们依靠严苛的军法,和对功名的渴望,横扫了六国。
但嬴政知道,那种力量,是有极限的。
一旦赏无可赏,罚无可罚,军队的战斗力,便会停滞不前。
而天幕中这支名为“zhi-愿-jun”的军队,他们的力量,却仿佛没有上限。
因为,他们的力量,源自于内心。
源自于一种,比钢铁还要坚硬,比死亡还要强大的……精神!
“李斯。”
“臣在。”
“传朕旨意。”嬴政的声音,无比庄重。
“日后,凡为国捐躯之将士,无论其职位高低,皆入英烈祠,享万世香火!”
“朕要让我大秦的子民,世世代代都记住,是何人,在为他们守护这片江山!”
……
大汉位面,未央宫。
刘彻的拳头,早已握得发白。
他的胸膛,在剧烈地起伏。
他想起了霍去病,那个同样年轻,同样锐不可当的少年将军。
他曾率领八百骠骑,深入敌后,斩将夺旗,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刘彻曾以为,霍去病,便是大汉军魂的化身。
但现在,他看到,在两千多年后,有成千上万个“霍去病”,出现在了那片名为shang-*岭的战场上!
他们没有精良的战马,没有锋利的宝剑。
他们有的,只是一颗,与霍去病同样炽热,同样无畏的……赤子之心!
“好!好!好!”
刘彻连道了三个好字,眼眶已然通红。
“朕的大汉,若人人皆有此风骨,何愁匈奴不灭!何愁四夷不平!”
他想起了那些在长城边境,与匈奴人浴血奋战的将士们。
他们同样在用自己的血肉,为身后的帝国,筑起一道屏障。
但他们,从未像天幕中的这支军队一样,被如此清晰地记录下来,被后世万代所铭记。
“太史令!”
刘彻大喝一声。
“臣在!”
史观立刻出列。
“给朕记下来!”
刘彻指着天幕,声音激昂。
“将今日天幕所示,一字不差地,给朕写入史书!”
“朕不但要让当世之人知道,我华夏后世,有如此英雄!”
“更要让后世之万万代,都知道!”
“我汉家儿郎的脊梁,从未弯过!”
……
无论是嬴政,还是刘彻。
这两位被后世并称为秦皇汉武的强大帝王。
都在这一刻,从这支衣衫褴褛、装备落后的军队身上,看到了一种他们梦寐以求,却又从未完全拥有的东西。
那是一种,超越了时代,超越了武器,源自于血脉与文明深处的……不屈的灵魂!
他们明白了。
为何在阅兵的最后,会出现那万民欢腾的盛世景象。
因为,有这样一支军队在守护,有这样一群英雄在牺牲。
这样的国家,理应享受和平。
这样的民族,理应获得尊严!
他们也终于理解了,之前那些看似矛盾的画面。
后世的华夏,之所以能够拥有那般灿烂的民生,那般安乐的生活。
不是因为他们忘记了战争。
恰恰相反。
是因为他们之中,总有那么一群人,替他们,承担了所有的战争!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