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毛熊阅兵所展现出的钢铁洪流与毁天灭地的武器,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每一个古代帝王的心上,将他们之前建立的自信与优越感敲得粉碎。
天幕之上,画面仿佛定格。
那狰狞的S-400导弹系统,那T-90主战坦克黑洞洞的炮口,无声地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一个属于钢铁与火焰的时代。
大秦位面,咸阳宫。
嬴政久久无言。
他身后的文武百官,亦是噤若寒蝉。
整个咸阳宫,陷入了一种死寂。
之前因嘲笑阿三阅兵而产生的轻松气氛,早已荡然无存。
过了许久,嬴政才缓缓开口,声音沙哑。
“丞相,你先前所言,后世子孙,以我等无法理解之神通,映照未来。朕,今日信了。”
李斯的额头上满是冷汗,他躬身道。
“陛下之威,远播四海。然,岁月流转,千年之后,器物之变,非人力所能预料。”
“器物……”
嬴政咀嚼着这两个字,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他既为后世能造出此等神兵而震撼,也为自己的时代所局限而感到一丝不甘。
他一生追求集权,追求绝对的掌控力。
他以为,只要拥有最强大的军队,最严酷的法度,便可让大秦江山万世永固。
但现在,天幕告诉他,有一种力量,可以轻易地碾碎他引以为傲的一切。
就在此时,天幕画面一转,开始回放毛熊阅兵的细节。
在展现重武器的同时,也穿插了其徒步方阵行进的特写。
或许是珠玉在前,与之前阿三军队的杂乱相比,这支军队的队列无疑要整齐得多。
但若是与嬴政心中的标杆——他那如同复制粘贴般的秦俑军阵相比,其士兵的步伐、摆臂,乃至神情,依然显得有些……随意。
“嗯?”
嬴政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
“陛下,您看!”
一旁的蒙恬也发现了,他指着天幕,沉声道。
“此军之器物,虽坚不可摧。然,其士卒之队列,却远不如我大秦锐士之严整!观其步伐,虽有力,却略显参差;观其神情,虽冷峻,却少了几分视死如归之气!”
蒙恬的话,如同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让所有秦国君臣瞬间找到了心理上的平衡点。
李斯也立刻附和道。
“通武侯所言极是!此军虽强,强在利器,而非强在军魂!我大秦将士,上下一心,令行禁止,三军之志,坚如磐石!此乃我大秦无敌于天下之根本!后世此国,舍本逐末,过于依赖器物之利,其军魂,已然衰退!”
“器强而道弱……”
嬴政缓缓说出了这四个字,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深沉的自信。
他承认了后世在器物上的领先,但他更加坚信,决定战争最终走向的,是人。
是那股统一的、不可战胜的意志!
“传令下去。”
嬴政的声音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威严。
“研究无需马力之车之事,加紧进行!但同时,全军操练,不得有半分懈怠!朕要让后世子孙看看,何为真正的百战之师,何为真正的王者之军!”
……
大唐位面,骊山猎场。
李世民与李靖等人,也同样经历了从震撼到冷静分析的心理过程。
“药师,看来,我等先前,是小觑了后世之英雄。”
李世民感叹道。
李靖的表情无比凝重,他点了点头。
“陛下,后世战争之形态,已与我朝截然不同。臣在想,若是我玄甲军与那钢铁巨兽在平原之上对冲,恐怕……”
他没有说下去,但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程咬金也不再嬉笑,他闷声道。
“那玩意儿,刀枪不入,还会喷火,确实不好对付。”
就在众人为后世的武器代差而感到忧虑时,天幕中关于毛熊士兵队列的特写,也同样给了他们新的启发。
“陛下,您看!”
长孙无忌指着天幕。
“此军虽有神兵利器,但其队列之严整,似乎……还不如我大唐的三军仪仗。”
李世民定睛一看,果然如此。
他心中的忧虑顿时消散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了然。
“朕明白了。”
他抚须笑道。
“后世强国,确实强在利器,但其治军之道,士兵的精气神,却未必胜于我大唐。”
“他们过于依赖器物,或许已失却了人定胜天的信念!战争,终究是人的较量!若论军魂,论意志,我大唐将士,何惧于他?”
……
大明位面,洪武与永乐时空。
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爹,您看,这帮蛮子虽然家伙事儿厉害,但这走路的架势,松松垮垮,比咱的神机营差远了!”
朱元和璋对朱标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鄙夷。
而在另一个时空,朱棣则对朱瞻基教诲道。
“瞻基,看清楚了。真正的强军,不仅要有最锋利的器,更要有最坚韧的魂。后世此国,有器无魂,终究只是个铁壳的巨人,不足为惧。”
在这一刻,华夏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雄主,都在经历了对后世科技的剧烈冲击后,不约而同地从对方的队列和精神面貌中,找到了维系自信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
一个普遍的结论,在他们心中悄然形成:
后世强国,确实强在利器,但其士兵的精气神、军魂,仍不如我华夏精兵。
后世战争是器物的胜利,而非人的胜利。
这,是他们基于眼前的有限信息,所能做出的最合理的推断。
他们承认了后世的技术,但依然坚信自己在治军理念和民族精神上的绝对优越!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