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号的反物质引擎喷发出淡紫色能量流,在月球轨道拖曳出一道如同彗星尾迹的光痕,转瞬便融入墨色星海。
周峰站在舰桥中央,抬头看向舷窗——地球逐渐缩成一颗镶嵌在星空中的蓝宝石,月球的环形山如同凝固的海浪,很快便被扭曲的时空漩涡吞噬。
“全体船员注意,本次超光速跃迁预计持续72小时。跃迁过程中时空波动可能引发眩晕,医疗组立即前往各舱室待命,重点关注科研室与引擎室人员。”
跃迁启动的刹那,舰桥灯光骤然转为柔和的青绿色,所有物体表面都覆盖了一层朦胧光晕,像是被包裹在流动的星云中。
舱内瞬间陷入短暂的失重,一名年轻船员没抓稳控制台,手中的记录板漂浮起来,上面的数据纸页散落成漫天飞舞的白色碎片。
医疗组组长李医生推着治疗车穿梭在通道中,抗眩晕药剂的淡蓝色液体在针管中轻轻晃动,她一边为干呕的船员注射,一边叮嘱:“深呼吸,盯着舱壁的稳定光带,别去看窗外的时空扭曲!”
科研室内,王雅琳的注意力完全被屏幕上的基因共振数据吸引,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角的星尘结晶碎片。
突然,碎片“嗡”地一声自发悬浮,表面的银色纹路如同活过来的藤蔓,与屏幕上人类基因图谱的亮线同步闪烁,甚至在空中投射出微小的星图虚影。
“王博士!快看这个!”赵宁抱着检测报告冲进来,脚步因失重踉跄了一下,她将报告拍在桌上,指着其中一组数据尖叫,“跃迁时空波动中,星尘结晶的能量频率三次与人类脑电波峰值重合!最高一次达到0.92赫兹,这比我们在地球做的实验数据高出37%!”
王雅琳猛地抬头,眼中闪过震惊与狂喜,她伸手触碰悬浮的碎片,指尖传来细微的震颤:
“难道超光速环境能激活人类基因里隐藏的星尘共鸣因子?如果能掌握这个规律,我们或许能在抵达星尘之源前,研发出能穿透深渊战舰护盾的强化型星尘武器!”
话音未落,希望号突然剧烈震颤,如同撞上隐形礁石。
科研室的全息屏幕瞬间花屏,无数乱码疯狂跳动,刺耳的警报声撕裂舱内的宁静。
“警告!跃迁通道遭遇高强度能量乱流!反物质引擎输出功率骤降30%,当前仅维持在85%!”
张汤的声音带着罕见的慌乱,他的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操作,汗水顺着指缝滴落在按钮上,“星尘护盾能量消耗速率提升200%,左翼护盾预计5分钟后出现局部破损!”
周峰立即切换至联合指挥频道,银刃的全息投影伴随着强烈的电流干扰波纹,在舰桥中央闪烁不定。
他身后的“光刃号”舰桥内,几名船员正奋力固定倾斜的设备,“晶盾号”的受损画面在背景屏幕上闪烁:“我们的星梭舰也遭到冲击!‘晶盾号’左翼护盾已破裂,舱内气压下降至0.8atm!我已下令各舰调整阵型,组成‘能量矩阵’稳定跃迁通道,你们必须在3分钟内修复引擎功率!”
王雅琳抓起星尘结晶碎片,转身冲向引擎室:“星尘能量能中和时空乱流!我去引擎室试试,用结晶碎片强化能量接口!”
她戴上耐高温手套,将碎片精准嵌入引擎的能量插槽,碎片瞬间爆发出刺眼的蓝光,如同在金属腔体内点燃了一颗小型恒星。
引擎的轰鸣声从杂乱的嘶吼逐渐转为平稳的低鸣,屏幕上的功率数值以每秒1%的速度回升。
“有效!引擎功率恢复至90%!”张汤的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激动,他迅速调整护盾能量分配,“左翼护盾破损区域已用备用能量填补,跃迁通道稳定性回升至80%!”
72小时后,希望号率领的探索舰队成功脱离跃迁状态,抵达柯伊伯带外围。
眼前的星海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小行星,最大的星体直径超过100公里,表面覆盖着数公里厚的冰层,在远处恒星的照射下泛着冰冷的银白色光芒,如同漂浮在宇宙中的巨型钻石。
舰队刚进入休整轨道,战术雷达突然发出尖锐的警报,一道微弱却异常熟悉的能量信号,如同黑暗中的幽灵,从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背面传来。
“报告船长!检测到未知能量信号,特征与深渊战舰的腐蚀能量高度吻合!信号强度约为0.3μW/cm2,疑似废弃舰体残留!”
雷达操作员小李的声音带着紧张,他的手指不断放大星图,将信号源坐标标记为醒目的红色光点,“小行星表面存在大量陨石撞击坑,信号源位于北侧陨石坑底部,被冰层覆盖约1.2米厚!”
周峰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他按下通讯器:“雷德,立即带领3名安保队员乘坐‘探索者七号’登陆舱前往探测。穿戴最高等级星尘防护甲,携带净化光束枪与防爆盾牌,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撤离,禁止擅自接触未知物质!”
雷德的身影很快出现在登陆舱通道,他的防护甲表面泛着暗灰色金属光泽,头盔面罩下的眼神十分坚定。
登陆舱缓缓驶离希望号,在小行星表面的冰层上着陆,巨大的冲击力激起漫天冰尘。
当雷德带领队员绕过陨石坑底部时,一艘残破的深渊战舰映入眼帘——舰体左侧完全损毁,露出内部扭曲如麻花的金属结构,断裂的管线中还残留着暗红色的腐蚀液体,舰体表面覆盖着一层粘稠的黑色黏液,如同凝固的沥青,不断渗出细小的气泡,散发着淡淡的硫磺气味。
“船长,发现一艘废弃的深渊战舰,舰体破损率超过70%,未检测到生命信号。”
雷德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他小心翼翼地踏上舰体残骸,靴子踩在黏液上发出“滋滋”的声响,“舰内数据库已被物理破坏,但驾驶舱的能量记录芯片完好,我现在尝试取下它。”
就在雷德用工具拧下芯片固定螺丝的瞬间,黑色黏液突然如同活物般蠕动起来,顺着防护甲的缝隙快速蔓延。
“警告!黏液具有强腐蚀性!防护甲外层涂层腐蚀速率达每秒0.5mm!”
登陆舱的警报声尖锐刺耳,雷德立即后退,手中的净化光束枪喷出蓝白色光柱,黏液接触到光束的瞬间,发出如同热油滴入冷水的“滋滋”声,迅速化为黑色粉末,散落在冰层上。
“立即撤离!”周峰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返回后对登陆舱进行全面消毒,所有队员接受辐射检测,芯片先存放在隔离舱,禁止直接接触!”
回到希望号后,科研组将能量记录芯片放入铅制隔离盒,通过远程操控接入解析系统。
屏幕上的画面模糊不清,满是雪花状的干扰纹,但仍能辨认出深渊舰队指挥官的轮廓——他身披黑色铠甲,头盔上的红色纹路如同流动的血液,正与一名笼罩在黑色斗篷中的神秘人对话。
对话内容断断续续,如同被狂风撕裂的布条,但“星尘之源”“深渊巨兽”“献祭10万基因样本”等词语清晰可辨,最后画面定格在神秘人掀起斗篷一角,露出的泛着绿色荧光的皮肤,随后便彻底陷入黑暗。
“看来深渊文明不仅知道星尘之源的位置,还在策划一场大规模献祭。”周峰的手指紧紧攥住控制台边缘,“我们必须加快航行速度,至少要比深渊舰队提前3天抵达星尘之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舰队休整6小时后,再次启航向银河系中心进发。
当航行至人马座旋臂时,远处的星空突然暗了下来,无数黑色“云团”如同潮水般快速逼近,内部闪烁着诡异的紫色闪电,时空在“云团”边缘扭曲成肉眼可见的波纹——那是宇宙中最危险的暗物质风暴,其中心的时空扭曲强度高达5000时空曲率单位,足以将战舰撕裂成基本粒子。
“暗物质风暴正向我们袭来!当前距离800万公里,预计10分钟后接触!”
小李的声音带着恐慌,他的双手不断颤抖,屏幕上的风暴范围以每秒扩大10万公里的速度蔓延,完全封锁了舰队的前进路线,“风暴内部暗物质密度达1.2×10?2?g/cm3,伴有高强度X射线辐射,常规护盾无法抵御!”
银刃的全息投影紧急接入,他的脸色凝重,身后的“光刃号”舰桥内,船员们正疯狂操作设备:“所有星梭舰立即调整为‘扇形阵列’,启动能量矩阵!‘晶盾号’‘辉光号’负责左翼,‘疾风号’‘雷霆号’负责右翼,我带领‘光刃号’居中,形成3层能量屏障!希望号立即启动星尘护盾共振,强化能量矩阵的防御强度,我们只有8分钟准备时间!”
8艘星梭舰迅速变换阵型,舰体表面同时亮起蓝白色光芒,能量流在空中交织成一张巨大的光网,如同横跨星海的透明屏障;希望号的星尘护盾转为深邃的紫色,通过共振与光网连接,形成双重防御体系。
当暗物质风暴接触到能量屏障时,剧烈的碰撞产生了刺眼的白光,整个舰队如同惊涛骇浪中的小舟,开始剧烈摇晃,控制台表面的指示灯疯狂闪烁,发出“滴滴”的警报声。
“能量矩阵能量消耗过快!当前剩余能量仅60%,预计8分钟后崩溃!”
张汤的额头布满冷汗,他的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切换能量分配方案,“X射线辐射强度已超过安全阈值,舰体外部装甲温度骤降至-180℃,部分管线开始冻结!”
王雅琳盯着屏幕上暗物质风暴的成分分析图,突然眼前一亮,她抓起星尘结晶碎片冲向科研室的能量发射器:“暗物质风暴中含有与黑色黏液相似的腐蚀因子!星尘结晶的反向能量波能中和它们!”
她迅速调整发射器参数,对准风暴中心发射出一道紫色能量波,如同在黑色云团中劈开一道裂缝。
能量波与暗物质风暴碰撞的瞬间,风暴中的黑色因子如同遇到烈火的冰雪,迅速消散,风暴的推进速度明显减缓。
“有效!能量波对腐蚀因子的中和率达92%!”王雅琳激动地大喊,“继续保持能量输出,重点攻击风暴核心区域!”
希望号的星尘结晶主炮也加入进来,一道道紫色能量波如同利剑,不断刺入暗物质风暴,为星梭舰的能量矩阵争取修复时间。
经过8小时的艰难抵抗,探索舰队终于冲出暗物质风暴的范围,但3艘星梭舰的护盾已完全破损,反物质引擎的散热片出现大面积冻结,“晶盾号”的舰体甚至出现了一道长达5米的裂缝,不得不依靠补给舰的牵引才能维持航行。
“附近3光年处有一座联盟废弃的‘晨星’空间站,建成于50年前,因暗物质侵蚀而废弃,内部可能留存维修零件。”
银刃调出空间站的三维模型,屏幕上显示出一座球形空间站的残骸,“空间站的生命维持系统已失效,但维修舱的设备应该还能使用,我们可以在那里进行紧急修复。”
当舰队停靠在空间站对接舱时,雷德带领4名安保队员率先进入探查。
空间站内部布满厚厚的灰尘,在探照灯的照射下形成无数光柱,部分舱室因长期废弃处于失重状态,破损的控制台、断裂的管线、漂浮的食品包装,如同被遗忘的宇宙垃圾,在黑暗中静静悬浮。
就在他们排查到底层实验舱时,雷德的探照灯突然照到一道透明光罩——光罩内,一具身高超过3米的遗骸静静躺着,骨骼表面覆盖着一层淡蓝色星尘结晶,如同镶嵌在骨架上的宝石,遗骸的右手紧握着一块残缺的星尘结晶,结晶内部隐约闪烁着影像微光。
“船长,发现一具疑似方舟文明的遗骸,被能量罩保护着,手中还有一块存储影像的星尘结晶。”
雷德的声音带着震惊,他小心翼翼地绕到光罩正面,发现罩壁上刻着方舟文明的星尘符号,“能量罩的强度很高,我们需要用星尘能量才能打开,暂时没有发现危险。”
将遗骸与能量罩带回希望号后,王雅琳立即在科研室搭建解析平台。
当星尘结晶接入播放设备时,屏幕上逐渐浮现出清晰的画面:一艘长度超过10公里的方舟战舰在星空中航行,舰体周围布满深渊战舰的残骸,一名身披白色长袍的方舟船员站在舰桥窗前,他的面容与人类高度相似,只是额头有一道淡蓝色纹路。
“星尘之源遭到深渊巨兽‘噬星者’的袭击,核心能量被掠夺30%。”船员的声音带着疲惫与绝望,“我们被迫携带基因种子撤离,前往银河系边缘的蓝色星球——地球。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后裔能看到这段影像,请一定要回到星尘之源,守护好剩余的星尘核心,阻止深渊文明用核心能量改造银河系的阴谋……”
影像播放到这里,突然被一道强烈的能量冲击打断,屏幕重新陷入黑暗,只留下一片雪花状的干扰纹。
周峰凝视着遗骸额头的蓝色纹路,与自己手臂上的紫色纹路对比,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方舟文明当年经历的战争,比我们想象的更惨烈。星尘之源不仅有深渊舰队,还有‘噬星者’这样的巨兽守护,我们接下来的旅程,每一步都可能是生死考验。”
维修组在空间站找到大量可用零件,开始紧急修复受损星梭舰,金属碰撞声与能量焊接的滋滋声在希望号的维修舱回荡。
王雅琳与陈教授则围绕方舟遗骸展开研究,他们从遗骸的骨骼中提取出微量基因片段,发现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高达92%,进一步证实了人类是方舟文明后裔的猜想。
希望号的舰体在空间站的灯光照射下,泛着坚韧的金属光泽,如同一位历经战火的战士,在浩瀚星海中短暂休整,等待着向星尘之源发起最终冲锋。
而在遥远的星海深处,深渊舰队的主力已悄然启航,一场关乎银河系命运的战争,即将在星尘之源拉开序幕。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