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科幻小说 > 星尘回响:异星文明的邀约 > 第四章 文明初触
换源:


       警报器的尖啸撕裂了外星城市的寂静,红色的警示灯在头盔内疯狂闪烁,生命监测系统发出急促的蜂鸣声。

周峰的心脏猛地一缩,多年的战斗经验让他瞬间做出反应——他迅速侧身翻滚,躲到一根银色的金属立柱后,同时做出战术手势,示意队员们分散隐蔽。

“各单位注意,保持间距,形成交叉火力!”周峰的声音通过加密通讯频道传出,冷静得像是在进行日常训练,“雷德,报告目标位置和数量!张汤,检查防护罩状态,确保能量充足!”

“热信号确认!十点钟方向,三个高速移动目标!”雷德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他躲在一块巨大的透明平台后,手中的脉冲步枪对准目标方向,“目标速度约15米/秒,正在快速接近,预计30秒后抵达射程范围!”

周峰透过立柱的缝隙向外观察,只见远处的树丛剧烈晃动,三道黑影以惊人的速度跃出,如同猎豹般在建筑物之间穿梭。

它们的动作敏捷而优雅,每一次跳跃都能精准地落在狭窄的平台边缘,身体在空中划出完美的弧线。

“老天……”王雅琳的呼吸在通讯器中清晰可闻,她躲在登陆舱的阴影里,手中的生物扫描仪正疯狂地记录着数据,“它们的肌肉密度是人类的3倍,骨骼结构能承受高强度的冲击,呼吸系统可以支持长时间的高速运动!而且你看——它们戴着科技装备!”

周峰的目光聚焦在目标身上——那生物形似地球上的大型犬,体长超过2米,全身覆盖着泛着金属光泽的深蓝色鳞片,鳞片在阳光下呈现出渐变的色彩,像是某种高科技复合材料。

它的头部两侧延伸出半透明的扇形器官,薄如蝉翼,表面布满了细密的纹路,正随着呼吸节奏明暗交替,像是在接收或发送某种信号。

最令人震惊的是,它胸前佩戴着一枚显然经过精心设计的六边形装置,装置中央镶嵌着一颗蓝色的晶体,正发出脉动的蓝光,与周围的建筑能量流遥相呼应。

那生物突然停下脚步,扇形器官完全展开,像雷达天线般对准人类小队。

它的眼睛——三只呈三角形排列的琥珀色晶体——轮流眨动,瞳孔收缩成细线,似乎在评估眼前的不速之客。

它的头部微微倾斜,透着一种好奇而警惕的神情,像是在研究某种未知的物种。

突然,它胸前的装置投射出一束淡蓝色的全息光幕,悬浮在半空中。

光幕上显示出复杂的几何图案,从简单的三角形、圆形,逐渐演变成复杂的多边形和螺旋结构,每个图案都精确到毫米级,绝不可能是自然形成的。

“它在尝试交流!”王雅琳激动地低声说,她的手指在扫描仪上快速操作,将全息图案记录下来,“这些图案有规律可循,像是某种数学语言。你看,这个图案是斐波那契螺旋,那个是黄金分割比例——它们在展示自己的数学体系!”

周峰缓缓放下脉冲步枪,但手指仍紧贴着扳机。他知道,这一刻将决定人类与外星文明的首次接触是否友好。

作为希望号的船长,他的每个举动都将载入史册,甚至可能影响两个文明的未来。

“把扫描仪调到最温和的模式,”周峰下令,声音尽量平稳,“缓慢展示太阳系的三维模型,重点突出地球的位置。不要有突然的动作,避免引起误解。”

王雅琳立即操作扫描仪,一束柔和的绿光从仪器顶端射出,在半空中形成太阳系的全息投影。

蓝色的地球在投影中央缓缓旋转,周围环绕着其他行星,太阳的光芒以精确的比例呈现出来。

当投影稳定下来时,所有外星生物的扇形器官同时剧烈震动,发出细微的嗡鸣,像是在表达某种情绪。

为首的生物突然发出一串高频音调,声音尖锐而急促,像是某种指令。

与此同时,它胸前的全息图像发生了变化——几何图案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旋转的星系模型。

模型中,一颗蓝色的恒星被特别标注,周围环绕着几颗行星,其中一颗与眼前的神秘行星极其相似。

“它在展示自己的起源星系!”王雅琳倒吸一口冷气,她的眼睛紧紧盯着全息模型,“那个恒星的光谱特征与我们之前检测到的γ-714恒星完全一致!这颗行星就是它们的家园!”

周峰感到头盔内的汗水顺着脸颊滑落。这些外星生物不仅拥有高度发达的科技,还具备清晰的交流意愿。

它们没有立即发动攻击,而是选择展示自己的文明信息,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但他不敢放松警惕——宇宙中的文明差异巨大,人类的善意解读,可能在它们眼中是另一种含义。

“它们不是野兽,”张汤的声音在通讯器中响起,带着一丝释然,“是智慧生命。那些扇形器官不是装饰品,而是天然的生物天线,能接收和发送电磁波信号。胸前的装置则是科技产物,用于增强信号和进行跨物种交流。”

为首的生物突然前肢离地,用后腿站立起来——这个动作让它的体型显得更加高大,也露出了胸前更多的装置接口。

接口处闪烁着淡绿色的光芒,像是某种能量接口。

它的头部微微低下,扇形器官轻轻触碰胸前的装置,全息图像再次发生变化——这次展示的是两个种族并肩站立的画面,一个是人类的形象,另一个则是这些外星生物的模样,背景是浩瀚的星海。

“它们想表达什么?”周峰皱起眉头,试图解读图像的含义。

“它们想带我们去某个地方,”王雅琳迅速分析道,“这个画面象征着合作与同行。而且你看——图像的背景是这座城市的中央高塔,它们的目的地应该就是那里!但需要我们的配合,可能是让我们放下武器,或者跟随它们行动。”

周峰面临艰难的抉择——是冒险相信这些初次接触的外星文明,跟随它们前往未知的目的地,还是为了安全起见,立即撤回登陆舱,等待希望号的进一步指示?

如果选择前者,可能会开启人类与外星文明交流的新纪元,也可能陷入致命的陷阱;如果选择后者,将错失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甚至可能被视为敌意行为,引发不必要的冲突。

他看向那座苏醒的城市,中央高塔顶端的光柱已经开始变换颜色,从蓝色逐渐转为紫色,在云层上投射出巨大的星际图谱。

图谱中,地球和这颗行星被金色的线条连接,周围环绕着无数未知的星体坐标。这像是一种邀请,也像是一种承诺。

“谨慎前进,”周峰最终做出决定,声音坚定而有力,“保持防御阵型,武器处于保险状态,但不要对准它们。雷德,启动紧急传送信标,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发送信号请求希望号支援。王雅琳,继续记录它们的交流信息,尝试建立基础的语言数据库。”

当人类小队迈出第一步时,外星生物们发出一阵和谐的共鸣声,像是某种欢迎的仪式。

它们的扇形器官光晕从蓝色转为友好的青绿色,胸前的晶体光芒也变得柔和起来。

为首的生物伸出一只前爪,动作缓慢而轻柔,像是在表达善意。

周峰深吸一口气,缓缓走上前。

当外星生物的爪子轻轻触碰他的防护服时,一股微弱的电流传遍全身,头盔显示器突然弹出无数数据流——完整的语言数据库、数学体系、物理公式、化学元素周期表,甚至包括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如洪水般涌入他的脑海。

这些信息不是通过文字或图像,而是直接以神经信号的形式传递,清晰而准确,没有任何歧义。

周峰踉跄后退,感到一阵眩晕。他看向其他队员,发现他们也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显然也接收到了同样的信息。

“它们在共享知识!”陈教授的声音在通讯器中响起,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这是直接的神经接口技术!它们通过肢体接触,将自己的文明基础数据传递给我们,省去了漫长的语言学习过程!这太先进了,人类至少还需要一百年才能掌握这种技术!”

外星首领指向城市中心的高塔,胸前的全息图像再次变化,展示出高塔内部的结构——那里有一个巨大的球形空间,直径超过300米,中央悬浮着数以千计的六边形装置,与它们胸前佩戴的装置相似。

这些装置围绕着一个核心旋转,释放出柔和的蓝色光芒,形成一个巨大的能量网络。

“那里有答案,”王雅琳解读道,她的眼中闪烁着泪光,“关于它们的文明历史,关于这座城市的用途,甚至可能……关于为什么宇宙中会有与地球如此相似的世界。它们想带我们去核心控制室,分享所有的秘密。”

周峰的心中充满了震撼和期待。

人类探索宇宙数百年,终于在这一刻,与外星文明实现了真正的交流。

这座神秘的城市,这些奇特的生物,将为人类打开一扇通往全新宇宙的大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