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号的舱门在淡蓝色能量光晕中缓缓滑开,周峰、王雅琳与陈教授身着适配外星环境的轻量化防护服——衣料泛着星尘结晶般的微光,可自动调节温湿度与能量屏蔽强度——踏上了这艘形如银色水滴的星际载具。
舰内没有传统驾驶舱的机械结构,仅一片被全息星图笼罩的圆形空间。
银刃静立星图中央,胸前的六边形装置每闪烁一次,星图中某颗恒星便同步亮起,似在进行跨越光年的呼应。
“这是星梭舰的‘星核导航系统’。”银刃抬起覆着淡蓝鳞片的前爪,轻触星图边缘,一片螺旋状星系瞬间放大,中央那颗蓝光恒星的光谱特征与地球太阳惊人相似,“我们将通过‘空间折叠通道’前往方舟枢纽,全程12光年,约4小时地球时间。这种航行无时间膨胀,进入通道时你们或会感到‘星光包裹’的能量共振,无需紧张。”
陈教授的目光锁定星图角落的曲率参数,手指在便携终端上飞速敲击,屏幕弹出人类理论极限的对比数据:“空间折叠曲率稳定在1.87!远超人类量子物理模型推算的1.2上限!更难得的是,星图连暗物质流的涡旋轨迹都标注精准——这种‘全宇宙感知’,靠什么技术实现?”
银刃的扇形器官轻颤,淡蓝色能量波纹在空气中扩散,星图随即弹出动态能量波形:“源于星尘核心的‘宇宙脉络感知’。它能实时捕捉星系内所有能量流动,包括暗物质分布、引力波震颤,甚至时空涟漪的细微波动,就像人类用眼睛观察山川河流。各方舟节点的能量塔,都是星尘核心延伸的‘感知触角’,共同织成覆盖数千光年的能量网络。”
周峰的指尖不经意触到星梭舰舱壁,瞬间感受到温和的能量反馈——壁面看似光滑如金属,却能随触碰泛出涟漪,表面纹路如活物般重新排列。
“这材料是天然星尘结晶,还是人工改造的?”
“是星尘结晶的‘生物化改造体’。”银刃走到舱壁前,爪子轻按壁面,一道淡蓝能量流顺着触碰轨迹蔓延,“星尘核心吸收暗物质时会凝结原始结晶,我们通过基因编辑修改其分子结构,让它具备自我修复、能量传导与环境适配三重功能。若用它改造希望号的反物质引擎约束场,能耗可降至0.01%,推力还能提升300%以上。”
通讯器突然传来张汤兴奋的声音,背景夹杂仪器蜂鸣:“船长!我解析出星梭舰的能量循环系统——它不用传统燃料!直接吸收空间暗物质,经星尘结晶转化为可用能量!这技术要是用在希望号上,我们就能实现‘无限续航’,再也不用愁燃料补给!”
周峰刚要回应,星梭舰突然微震,舱内蓝光骤强,悬浮的全息星图瞬间被淡紫色光带包裹,螺旋星系压缩成闪烁的细线——似将漫长光年距离折叠成咫尺之遥。
“即将进入空间折叠通道。”银刃提醒,“放松身体,30秒能量共振不会伤身体。”
周峰只觉温暖能量裹住全身,如沉浸在流动星光中,眼前景象开始扭曲:遥远恒星瞬间拉近,星云色彩极致绚烂,时空似失去常规尺度感。
王雅琳惊叹:“这种‘跨越物理法则’的航行,人类科技至少还要500年才能触及!我们现在经历的,就是未来科幻小说里的场景!”
4小时后,星梭舰穿出淡紫色通道,舷窗外骤然出现一颗被十二座银色空间站环绕的蓝色恒星——空间站呈完美六边形排列,每座顶端都有与γ-714行星相似的能量塔,中央最大空间站表面,淡蓝色能量流如星河奔涌,在宇宙中勾勒出壮观光轨。
“那是方舟枢纽,由第三艘方舟改造而成,是星际联盟的临时指挥中心。
”银刃指向中央空间站,语气带敬畏,“目前已有五个方舟节点的守护者文明驻守,人类是首个获邀到访的非联盟智慧文明。”
星梭舰缓缓驶入枢纽停泊舱,舱门开启时,三道形态迥异的身影映入眼帘:左侧是通体透明的“光灵族”,身体由流动淡蓝能量构成,说话时能量会随语气泛波纹;中间是“晶族”,全身覆棱角分明的银色晶体,身高超3米,手指如锋利水晶棱柱,动作时伴晶体碰撞的清脆声;右侧是“触须族”,形似地球深海章鱼,十条细长触须布满发光神经节点,摆动时节点闪不同颜色光芒。
“欢迎地球使者。”光灵族的声音直接传入众人意识,无需翻译,温和如春风,“我是光灵族‘辉光’,负责枢纽能量调控与文明交流;这位是晶族‘锐晶’,联盟首席工程师,主导所有星尘技术优化;那位是触须族‘缠络’,掌管星际通讯网络,能同时处理百万条跨文明信息。”
锐晶向前迈步,晶体身体反射停泊舱灯光,声音带金属质感:“我们已收到银刃传回的资料——人类在γ-714行星面对深渊战舰时,没选择退缩,反而用简陋武器配合作战,这足证你们的勇气与智慧。但联盟接纳新成员有严格标准,需通过三项考验:技术理解能力、生态尊重意识、危机应对素养。”
王雅琳立刻明白这是加入联盟的关键,向前一步,语气坚定:“请告知考验内容,我们已做好准备。无论技术学习还是实战协作,人类都不会让联盟失望。”
辉光的能量身体泛柔和波纹,似表认可:“第一项考验很简单——理解方舟计划核心目标与联盟使命。跟我来,枢纽的‘文明记忆展厅’会呈现完整历史。”
展厅在中央空间站核心区域,是直径超1000米的球形空间,四周墙壁由透明星尘晶体构成,内部投射从宇宙诞生到文明崛起的完整演化图谱。
众人踏入时,图谱瞬间定格在数十亿年前:一颗与地球高度相似的蓝色行星被无数黑舰围攻,行星表面燃起大火,城市在炮火中崩塌,无数与银刃相似的生物在废墟中奔跑——这是银刃所属文明的母星。
“方舟计划源于这场惨烈的‘深渊战争’。”
辉光声音沉重,能量身体光芒黯淡几分,“深渊文明以掠夺其他文明基因为生,摧毁了我们的母星,几乎灭绝我们的种族。为保存文明火种,幸存科学家启动方舟计划,将十二艘载满基因库、技术资料与生态种子的方舟,送往宇宙中12颗环境相似的行星。每艘方舟有两个使命:一是引导当地原始生命进化出智慧,二是等待时机,联合各方舟节点文明重建联盟,抵御深渊文明再次入侵。”
陈教授的目光停在图谱中“地球”的标注上,手指在终端放大画面——地球生态演化轨迹与其他方舟节点行星截然不同,无明显“人工引导”痕迹。“其他节点的智慧文明,都是你们引导进化的?人类是自然演化出高级智慧的?”
锐晶点头,水晶手指指向地球图谱:“没错。我们母星与地球环境参数几乎一致,是智慧生命易诞生的‘黄金生态模板’,所以十二艘方舟的目标行星都选了类似环境。但地球是唯一例外——你们的祖先未受任何人工干预,完全靠自然选择进化出高级智慧,这种‘自然演化智慧’,在已知宇宙中独一无二。”
这个结论让王雅琳震惊,她的生物扫描仪不自觉对准地球图谱,屏幕数据显示,人类脑容量增长速度、工具使用能力,都远超其他方舟节点文明。
“您是说,人类是宇宙中罕见的‘自然智慧文明’?这也是联盟重视我们的核心原因?”
“正是。”缠络的触须轻摆,神经节点闪代表“肯定”的红光,“自然演化的智慧往往有更强适应性与创造力——你们技术落后却能用脉冲武器配合我们的净化光束作战,就是最好证明。相比之下,引导进化的文明虽技术发展快,却缺这种‘绝境创新能力’。”
参观完展厅,锐晶带众人前往“星尘技术实验室”。
实验室中央,一台直径超50米的球形装置缓慢旋转,内悬数万细小星尘晶体,淡蓝能量流在晶体间穿梭,织成复杂网络。
“这是‘星尘重构仪’,联盟核心技术设备之一。”
锐晶轻触装置控制节点,内部星尘晶体瞬间重组,几秒内便形成星梭舰微型模型,连能量流轨迹都分毫不差,“它能将星尘结晶转化为任何形态物质,小到武器装备,大到空间站、星际战舰,甚至完整生态系统。只要有足够星尘能量,就能‘物质无中生有’,彻底摆脱资源限制。”
通讯器再次传来张汤的惊叹,还夹杂纸张翻动声:“这远超人类对‘分子重组’的想象!掌握这技术,我们在火星、月球建基地,不用从地球运物资——直接用当地矿物转化星尘结晶,再重构设备!人类星际殖民时代至少能提前100年!”
就在此时,实验室警报尖锐响起,全息屏从蓝色切为警示红色,十二座方舟节点的三维模型亮起,代表地球南极的节点被醒目红标覆盖,旁侧不断闪烁“信号屏蔽”警告。
“是地球南极的能量塔!”辉光声音急促,能量身体转紧张的橙红色,“检测到高强度能量屏蔽场,扫描信号完全无法穿透——这屏蔽强度远超自然形成的可能!”
周峰脑海闪过雷德的报告,立刻开口:“锐晶先生,你们的能量塔远古时是否与地球有过互动?我们在三星堆遗址发现的青铜神树残片,能量频率与银刃的生物机械核心有0.01赫兹共鸣——这会不会和南极能量塔有关?”
锐晶的晶体身体猛地一震,透明晶体内部泛剧烈能量波动:“三星堆?我们远古星图中,地球南极确实标注过‘远古信标’,但约1万年前突然失联,我们一直以为它已损毁!若三星堆文物能与银刃核心共鸣,说明那信标没消失——它是第十一方舟失联前,在地球留下的‘能量锚点’!”
缠络的触须飞速摆动,屏幕调出地球南极高清卫星图——冰层下隐约可见六边形结构,轮廓与方舟枢纽能量塔完全吻合,周围还绕淡淡能量光晕。
“这结构被冰层覆盖至少8000年,初期屏蔽场是冰层与地磁自然形成的。但现在屏蔽场突然增强,很可能是第十一方舟信号恢复,激活了锚点的自我保护机制!”
周峰抓住关键:“找到第十一方舟,就能解开星尘核心所有秘密,包括起源与完整功能?”
银刃点头,胸前六边形装置闪坚定蓝光:“第十一方舟携带星尘核心的‘终极修复密钥’。只有找到它,我们才能完全激活联盟的‘星尘防御网络’,形成覆盖数千光年的能量屏障——这是抵御深渊文明大规模进攻的唯一办法。但第十一方舟最后信号指向奥尔特星云边缘的‘时空乱流区’,那里时空结构极不稳定,星梭舰进入都有50%以上损毁风险。”
辉光的能量身体渐稳,转代表“决策”的紫色:“联盟决定组建探索队,前往时空乱流区寻找第十一方舟。人类是否愿意加入?这不仅是第二项考验,更是你们成为联盟核心成员的关键——探索队需不同文明智慧协作,人类的‘自然创新能力’,或许是突破乱流区的关键。”
周峰没有犹豫,转头看王雅琳与陈教授,两人同时点头——王雅琳眼中闪现探索未知的兴奋,陈教授握紧便携终端,已开始思考技术方案。
“我们愿意加入。”周峰声音坚定,透过通讯器传遍实验室,“希望号可作探索队先锋舰,张汤的机械维修与能量系统优化能力、雷德的实战安保经验,都能为任务提供关键支持。人类不会错过与联盟并肩作战的机会。”
锐晶的水晶脸上浮现类似人类“微笑”的纹路,晶体碰撞声也变轻快:“很好。明天一早探索队出发,今晚你们可在‘星际适应舱’休息,那里模拟了地球的重力与大气参数。我会安排晶族工程师与张汤对接,协助改造希望号能量系统,至少将抗时空干扰能力提升到星梭舰的60%。”
当晚,周峰独自来到枢纽观测台——穹顶由透明星尘晶体构成,能清晰看到外面旋转的蓝色恒星与十二座空间站。
银刃悄然走来,爪子捧着巴掌大的星尘结晶,内部流动的能量如浓缩星河。
“这是方舟枢纽的星尘核心碎片,比之前送你的那块含更完整技术资料。”
银刃将结晶递给周峰,能量触感温暖稳定,“里面存着空间折叠、暗物质能量转化、星尘重构的基础原理,还有联盟历代星际探索数据——希望能帮人类更快融入宇宙文明圈。”
周峰接过结晶,指尖传来能量流动的细微震颤,忽然问道:“银刃,你真觉得人类能通过联盟考验吗?我们技术还落后,连地球内部矛盾都没完全解决——这样的文明,真能成为联盟核心成员?”
银刃的扇形器官轻触周峰手臂,温和能量顺着接触点蔓延,似在传递信心:“文明的强大,从不由技术先进程度决定,而看选择的方向。深渊战舰出现在γ-714行星时,你们本可驾希望号逃离,却选择留下与我们并肩作战——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对生命与文明的守护意识,才是联盟最看重的品质。相信我,地球终将成为联盟最重要的节点之一,人类也会在宇宙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观测台外,十二座空间站的能量流突然同步闪烁,淡蓝色光芒在宇宙中交织成巨网,似在为即将到来的探索之旅送上祝福。
周峰握紧星尘结晶,感受着里面流动的能量与信息——他知道,从踏入方舟枢纽的这一刻起,人类的宇宙探索之路已彻底改变。
而寻找第十一方舟的旅程,将是这条新路上最艰难,也最值得期待的挑战。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