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夫人?郑大人?”
听到陶杜氏跟着赵明诚往郑元方的官舍去了,崔玉惊得瞌睡都没了,睁大双眼,觑一眼陶令仪后,小心道,“是不是弄错了?”
陶杜氏是陶令仪的继母,郑元方是陶令仪将来的家翁。
若他们是凶手……
崔玉都不敢往下想了。
崔夫人虽早有猜测,也知以陶令仪的聪慧,也必然早有猜测,得到证实的这一刻,对陶令仪还是忍不住生出了几分怜惜。
让崔仲退下,继续打探消息后,崔夫人轻轻拍一拍陶令仪的手,又给她添了杯热茶:“喝两口,暖一暖身。”
她知道以陶令仪的坚韧,不需要她的安慰。
何况……
崔夫人扫一眼她额头的伤,被陶氏抛弃的时候,她的心应该就已经死了。
与陶氏相比,陶杜氏与郑元方不过是两个外人罢了,纵是难过,也很有限。
崔玉却恼得红了眼,偏她从小的教养,又说不来骂人的话,憋了半晌,眼泪掉了不少,话却只有句:“他们墨心狗肺,不是东西!”
“不气了,不气了,”陶令仪反过来轻轻拍着她的脑袋安慰,“跟他们这样的人生气,不值得。”
“我不生气,”崔玉抹着眼泪,“我只是,只是气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对你?”
陶令仪本想说,陶衡这个父亲都可以舍弃她,他们这样对她,有什么可以不可以的?
又怕她听了,哭得更厉害,只好顺着她的话道:“我也很好奇,他们为什么这样对我。无论是陶杜氏,还是苏见薇,我都自问对她们不错,尤其是苏见薇。”
小姑娘的生母病故时,小姑娘仅七岁。
虽陶衡对小姑娘极好,却并不能时时陪伴在身边。
小姑娘在族学读书及跟着族中的长辈参加宴会时,看到别的小姑娘都有母亲接送与陪伴,心里的羡慕与孤独,常折磨得她泪湿枕巾。
陶杜氏带着身子嫁进陶氏,纵有长辈与傅母时时诋毁,小姑娘依旧很高兴。
见她被人看不起,便多有维护。
尤其苏见薇,看到她被奚落,小姑娘想着她没有父亲,自己没有母亲,想来她的日子也跟自己一样不好过,待她也就格外照顾。
“还有郑元方和郑夫人。”本是安慰崔玉,不自觉地,陶令仪又梳理起了几人之间的关系。
小姑娘和郑行之的亲事,是郑夫人亲自上门来提的。
陶衡一开始并不愿意。
后来,郑元方也跟着上门了两回,陶衡才勉强应下了。
小姑娘不懂朝堂政治,见郑元方及郑夫人待她都极为和蔼可亲,郑行之也是俊俏温和的少年郎,对这门亲事便颇为满意。
现在看来,陶杜氏、苏见薇为何对小姑娘起杀心,尚不确定,郑元方和郑夫人这里,陶衡一开始不同意亲事,到后来又勉强同意之间,就有问题。
“父亲已经带着银刀卫去捉拿他们,”崔玉又反过来安慰起了她,“到底为什么,很快就能弄明白了。”
陶令仪点头,只要郑元方落了案,陶杜氏、赵明诚等人没了指望,自然会憋不住交……
“不对!”陶令仪突然站起来。
崔夫人是见识过她抽丝剥茧的能力的,见她面色严肃,当即问道:“哪里不对?”
“我们被郑元方骗了。”陶令仪看向外面,天已经蒙蒙亮了,晨风裹挟着两片残叶,从半开的窗户席卷进来,恰好落在了她的脚前。
扫两眼残叶,陶令仪徐徐开口,“张阿荆被那两个拦路之人逼死时,赵明诚被关押在鞠室,我们都认为是背后的主谋出的手。”
崔夫人问:“不是?”
“这就是问题所在,”陶令仪坐回来,“背后的主谋不是傻子,他想要除掉张阿荆,以他的身份,他有无数种悄无声息的办法,可他为什么偏要选择‘大张旗鼓’呢?”
答案只有一个,他是故意的,故意引导他们往他身上查。
崔夫人坐直身子,她也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只是她想不明白,郑元方为什么要让他们往他身上查。
陶令仪想了半晌,不太确定地说道:“应该跟鬼督邮汤有关。”
怀玉斋的掌柜已经交代,买鬼督邮汤的是长史府的家丁。
毒物簿上的记载,也证实了他的话不假。
与其让他们查到后,上门质问,不如主动将人引过去。
崔夫人不太明白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陶令仪请人将阿贵叫进来,细致地询问了一遍崔述审问怀玉斋掌柜的细节后,说道:“这个怀玉斋的掌柜没有说实话,毒物不是其他药材,他不可能只检查腰牌,不看几眼家丁长何模样。”
他说不记得,按照一般的办案程序,崔述就会带他到长史府去逐一辨认。
这个辨认的过程,就是郑元方可操作的空间。
换句话来说,郑元方已经安排好替死鬼。
他们尾随赵明诚和陶杜氏去郑元方的官舍,不过是郑元方引导他们亲自坐实这个替死鬼是主谋的过程。
崔玉惊骇:“那还等什么,赶紧告诉父亲,让他别上当受骗了!”
“来不及了。”崔夫人叹息之余,心底多少也带了几分怀疑。
陶令仪的话,多少都带着些揣测,并无真凭实据。
当然,崔夫人并没有说,只是望着越来越亮的天色,面上渐渐染上了几分担忧。
陶令仪也叹了口气,是呀,来不及了。
不管是她,还是崔述,从一开始,他们就处在了被动的位置。
下毒、放火、张阿荆之死等等,一环套一环,他们根本没有多余的思考时间。
自然而然,他们都走向了先抓凶手,再来巩固证据的错误道路,至此全盘落入了郑元方的算计。
陶杜氏跟着赵明诚往郑元方的官舍去时,崔述他们就跟在身后。
如无意外,这个时间,一切都已经结束了。
确实结束了。
也确实如她的猜测。
他们全都被郑元方骗了。
看着眼前气定神闲的郑守墨,崔述脸色铁青。
郑守墨是郑家的管事。
他们尾随赵明诚和陶杜氏冲进郑元方的官舍,见到的就是他斥责两人坏事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