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大唐第一女判官 > 第4章 作戏
换源:


       案发第九日。

眼见天光由亮变暗,时间也一点一点靠近子时,陶令仪躺在榻上,心绪也不由慢慢拢上一层焦躁。

她虽对唐朝的法律并非全知全解,也知道凭谢家的处境,谢临舟要到监狱来看她,可能会很困难。

但整日被关押在这一方不见天,也不见地的幽暗空间,时间流逝的感知越来越慢,她就是再冷静的性子,也难免会有情绪。

偏过头,望着过道的幽幽烛光,不由自主地,她就开始设想:两日过去,却还没有任何消息,是圆脸内禁婆骗了她,其实她根本没有去谢家送信,还是谢临舟也受到了阻拦?

陶令仪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将案子的经过,又细致地梳理了一遍。

这个案子无论从哪方面看,也不像牵扯甚深的样子,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让赵明诚和陶氏,都选择了包庇凶手?

就在陶令仪猛地坐起来,打算再逼一把圆脸内禁婆,让她明日再往谢家去一趟,让谢临舟无论如何也要递个回信时,谢临舟突然来了。

在小姑娘的记忆里,谢临舟对吃穿住行一向都很考究,以往每每见他,都是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清绝贵公子打扮。

然而现在,他穿着一身黑衣,神色是道不尽的憔悴,与以往形象,可说是天差地别。

作为刑警,亲人遇害,家属悲痛欲绝的情况她已见过很多,看到他这样,陶令仪习惯性地就想说几句安慰的话。

话到嘴边,才猛然想起‘她’就是造成他悲痛欲绝的罪魁祸首,不禁赶紧咽回了到嘴的安慰。

不动声色地朝大门方向看一眼,见有墨郎守着后,陶令仪故作镇定道:“我没有杀阿瑶!”

谢临舟点一点头:“我知道。”

他知道?陶令仪仔细观察着他的面部表情,见他不似说假,稍稍放心后,开门见山道:“我需要你帮忙!”

将她递交申状被驳及陶氏无人来看望她的事,先陈述了一遍,接着又将查找真凶的办法,即毒药来源、案发当日苏见薇的穿着等,极其细致地说了一遍。

最后,陶令仪深吸一口气,着重道:“除了这些,还要再查案发之后,与陶氏有过接触的人!”

又解释:“能让父亲抛开脸面,不顾我死活的原因,一定是有人拿着比这两样更重要的事拦住了他。只要查到这个人,也就抓到了杀害阿瑶的凶手!”

听着她干脆利落的话,谢临舟心里闪过丝丝惊讶。

在他的印象里,陶令仪一直是个有些天真烂漫的小姑娘。

因而案子发生后,私心里,他一直不肯相信是她杀的阿瑶。

是以,在父亲与崔述做好交涉的第一时间,他便迫不及待地来了。

他以为,他会见到一个濒临崩溃的小姑娘。

毕竟她以前和阿瑶外出游玩时,无意看到湖里有蛇,都吓得做了半月的噩梦。

遇上被人构陷落狱,岂不更加栗栗危惧?

没想到,她不仅没有酸心酸鼻,还竟如此镇定自若。

瞧一眼周围简陋糟糕的环境,又瞧一眼她额头明显是撞出来的伤疤,还有身上脏乱且隐隐散发着异味的衣裳,谢临舟心里的惊讶越甚。

为不打草惊蛇,他只有两刻钟的探视时间。

时间紧迫,谢临舟也就不好多问她在牢里的情况。等她把话说完,他拿出她送给圆脸内禁婆的那两支金钗:“你说的这些,我会去查。这两支金钗你且拿回去,免得流落出去,又成为一桩把柄。”

又道:“你放心,我另给了她别的物件,不比你的金钗便宜。”

陶令仪没想到他会这样细心,深看他一眼后,接过金钗,胡乱的插到发上后,又试探性地问道:“你是经谁的手来的监狱?”

知道她是想了解外面的情况,谢临舟耐心地答道:“经的是崔大人的手,赵司法并不知情。”

这么说,崔述并非帮凶?陶令仪有些意外。

谢临舟看出她的疑惑,凭着这两日与崔述的接触,帮着解释:“赵司法以案子复杂为由,一直拖到前日,才将案卷交给崔大人。”

停顿一下,又压低声音,进一步解释:“崔家跟谢家一样,前几年也落了个清算的下场。崔大人更是一直被关押在大理寺狱,年初才重获自由,又两个月前,才启用为江州刺史。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这才让案子拖到现在。”

陶令仪听明白了,崔述因为受过迫害,言行便多了小心,加之来江州的时日又不长,不了解这边的人事,不敢贸然出手整顿,这才让赵明诚钻了空子。

谢临舟看她懂了,暗赞她聪明的同时,也就不再多说。一如从前那般,软语安慰道:“你说的话,我会如实转告崔大人,也会配合崔大人尽快查出真相,你好好……”

“谢二公子要来探监,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我也好陪着一起过来呀。”赵明诚的声音突然横插进来。

谢临舟目光一冷,迅速回头,朝着监狱大门方向看去。

来得好快!

这才过去一刻半钟!

陶令仪也朝着监狱大门方向看去,仅一眼,她便收回目光,果断地撕下额头结痂,抹一把血在柱子上后,又用力掐一把大腿,在谢临舟惊愕的目光中,痛得眼泪哗啦地质问:“我说了我没有杀阿瑶,你为什么不信?”

“这是做什么?”赵明诚急步走近,看到陶令仪额头的血迹,也吓了一跳。

觑一眼木栅上的血迹,又觑一眼谢临舟后,紧绷着的心弦,立刻松懈下来。

听到谢临舟秘密探监的消息,他连鞋都没有穿利索,就匆匆赶了过来,为的就是阻止他们私通消息。

看两人这情形,显然还没有说到重点。

“赵大人来得正好!”捕捉到他的情绪变化,陶令仪用力抹一把眼泪,愤恨道,“亏我叫了他那么多年的二哥,他却如此不信任我!还请赵大人把查到的证据拿给他好好看一看,我到底是不是凶手!”

“我没说不信任你,”谢临舟巧妙地配合道,“只是案子不是儿戏,不是你说你不是凶手,你就不是凶手,总要拿出证据。”

“谢二公子说得对,”害怕陶令仪拿申状说事,赵明诚赶紧接话,“这桩案子有些复杂,到目前为止,我也还没有完全查明。不过陶小姐可以放心,一旦查出凶手另有其人,我必第一个前来接你出狱。”

谢临舟的眼睛微微一眯,他才说完他前日才将案卷交给崔述,他就说还没有查明,明显是在说谎。

他这么着急忙慌地赶过来,又不惜说谎,显然是不想让他们互通消息。

这足以证明,陶令仪的话不假,而他的确就是帮凶!

陶令仪瞧他一眼,继续:“都过去十日了,你还没有完全查明,那等你查明,我岂不是还要关在这里很久?”

谢临舟冷沉着脸,跟着配合:“陶小姐,你才被关十日就觉委屈,那我三妹呢?我三妹连命都没了,她又该怎样委屈?”

“又不是我杀的她!”陶令仪涨红着脸,愤恨地跺一跺脚后,转身坐到榻上,不再理人。

谢临舟知道她是在作戏,还是被这句话给刺痛了,闭一闭眼,头也不回地走了。

赵明诚看一眼委屈落泪的陶令仪,又看一眼匆匆离去的谢临舟,越加相信他们还没有来得及互通消息。

“陶小姐不必与谢二公子置气,我会尽快查明真相,前来接你出狱。”敷衍地留下这句安慰,赵明诚快步朝着谢临舟追去。

他得打探一下,他突然来探监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