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仙侠小说 > 天辰帝纪 > 第二十六章 筑基后事
换源:


       刘雲辰耗费了整整三天三夜的时间,才将因奇异筑基而暴涨的灵力彻底稳固在筑基二阶。密室外,刘郡辰、柳芸与刘玄钰三人不眠不休,亲自守护了整整三天三夜,直至第四日清晨,密室石门才缓缓开启。

微光中,刘雲辰小小的身影出现在门口,脸色虽略显苍白,但眼神清澈,精神看似饱满。他看见门外守候的三人,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后的沙哑:“爹,娘,师傅。”话音刚落,他那强撑着的身体便是一晃,向前软倒下去。

“辰儿!”柳芸见状,心猛地一揪,急忙闪身上前,一把将儿子揽入怀中。感受到儿子均匀的呼吸,才发现他只是脱力熟睡了。柳芸心疼地抱着他,刘郡辰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地从妻子手中接过刘雲辰,让他柔软的小脑袋靠在自己宽厚坚实的肩膀上,低声道:“我来吧,你也累了。”

这一睡,又是两天一夜。期间,吕、柳、苏三家闻讯,皆派人送来了珍贵的固本培元丹药和各类滋补灵物。皇家亦派遣内侍前来探望,并赐下御用丹药,关怀备至。直至傍晚时分,刘雲辰长长的睫毛才颤动了几下,缓缓睁开了眼睛。

“娘,我饿……”他虚弱地唤道。

守在一旁的柳芸立刻俯身,柔声应道:“辰儿醒了!娘这就让人准备。”她随即唤来仆人,“快去,让后厨备好少爷平日最喜欢的几样吃食,现在立刻先送一碗温热的蜜炼灵枣糖水来!”

后厨立刻忙碌起来。很快,仆人端来了精心熬制的糖水,柳芸接过,小心地一勺一勺喂给刘雲辰。温甜的糖水下肚,刘雲辰的脸上渐渐恢复了些许血色,眼神也亮了起来。

“娘,父亲呢?”他环顾四周问道。

“你父亲在你昏迷的这两日,几乎每日都呆在皇家藏书阁里,翻查古籍,想弄清楚你筑基那日发生的奇怪现象。”柳芸一边喂他糖水,一边轻声解释。

“奇怪现象?”刘雲辰眨了眨大眼睛,满是疑惑,“有什么奇怪的?辰儿筑基成功了啊。”

柳芸放下碗勺,认真地看着他:“辰儿,你筑基之时,体内可有什么特殊的感觉?比如,筑基灵物入体后,是怎样的?”

刘雲辰努力回想,然后摇摇头:“除了感觉丹田里灵力一下子涨了很多很多,别的……没什么特别感觉了。”

“若是以后修炼时,有什么奇怪或不舒服的感觉,一定要立刻告诉爹娘,知道吗?”柳芸叮嘱道,眼中藏着隐忧。

“嗯,辰儿记住了。”

不一会儿,接到消息的刘郡辰匆匆赶回。他一把推开房门,脸上带着急切与欣喜:“辰儿!”

“爹!”刘雲辰看到父亲,高兴地喊道。

“快,快让为父好好看看!”刘郡辰几步走到床边,几乎将柳芸挤到一旁,仔细端详着儿子的气色,又握住他的手腕,输入一丝温和的真气探查其经脉。

“爹,辰儿真的没事了,就是有点饿。”刘雲辰乖巧地说。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刘郡辰松了口气,脸上绽开笑容,“爹这就去催催后厨,让他们快点!”

柳芸在一旁无奈笑道:“早就吩咐下去了,这会儿估计都快做好了。你就别去添乱了。”

刘郡辰搓搓手,对刘雲辰说:“辰儿,接下来这几日你什么都别想,只管好好休息,稳固境界便是。爹去去就回。”说罢,还是忍不住快步朝厨房方向走去,仿佛要亲自监督才放心。

“辰儿,就听你爹的,好好休养几日。”柳芸坐在床边,温柔地抚摸着刘雲辰的头发。刘雲辰点点头,依赖地依偎在母亲温暖的怀里。

很快,丰盛的饭菜被端到房间。刘雲辰确实是饿极了,看到喜爱的食物,立刻狼吞虎咽起来。柳芸在一旁连连劝他慢点吃,小心噎着,但显然效果不大。

晚膳后,刘郡辰和柳芸回到卧房。

刘郡辰拉着柳芸在桌边坐下,神色变得凝重:“夫人,辰儿的情况,恐怕比我们想象的更为特殊。”

柳芸心中一紧,忙问:“查到什么了?”

“我翻遍了藏书阁相关典籍,只找到一句古老的箴言,叫做‘入道回,灵相随’。”刘郡辰沉声道。

“入道回,灵相随?这是何意?”柳芸蹙眉。

“夫人可还记得我曾与你细说过,辰儿出生之时,天现异象,强光贯空。”刘郡辰提示道。

柳芸努力回忆,眼神渐渐清明:“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那日我生产许久,孩儿迟迟未出,正是房外突然一道炽烈白光闪过之后,辰儿才顺利降生。当时只道是吉兆,未曾深想……”两人陷入沉默,将刘雲辰自修炼伊始便展现的妖孽天赋、筑基时灵物诡异消失却自行成功、以及这古老的箴言联系起来,一个惊人的猜测浮上心头——他们的孩子,恐怕并非寻常孩童,而是某位“入道登神”的前辈大能轮回转世!

若真是如此,必须探明究竟是哪位前辈,方能知晓其宿缘与潜在的劫数。“那倘若真是某位前辈转世,会是谁呢?有何特征可循?”柳芸忧心忡忡地问。

“还有一个关键特征,”刘郡辰压低声音,“听玄钰说,辰儿在野外历练时,似乎能通过吸收妖兽魂魄来提升境界。”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在柳芸脑中炸开!“吸收魂魄?这……这岂非邪修手段?”她脸色瞬间发白。

“夫人勿急!”刘郡辰连忙握住她的手安抚,“眼下辰儿还小,心性未定,此能力是福是祸,全看引导。我们务必悉心教导,令他明辨是非,绝不滥用此能。当务之急,是弄清其根源。”

“王爷,你说我们的辰儿,究竟会是哪位前辈转世呢?”柳芸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夫人放心,我这几日会继续查阅古籍,也会私下请教几位博览群书、熟知上古秘辛的老臣。辰儿的事,你我心中有数即可,暂且不要外传,以免节外生枝。”刘郡辰将妻子拥入怀中,“你也累坏了,今晚好好休息,辰儿吉人天相,不必过于忧心。”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刘雲辰便悄悄起身,溜到了东院,像往常一样开始打坐炼气。柳芸清晨来到儿子房间,见屋内空空,寻至东院,只见那小小的身影已然在晨光中入定。她不敢打扰,只是静静站在院门处,目光复杂地注视着儿子,心中充满了骄傲与难以言喻的忧虑。

午时,刘雲辰准时收功,前往饭堂。柳芸和刘玄钰已在那里等候。用饭时,柳芸依旧不停地给儿子夹菜,却比往日沉默了许多。午后,刘雲辰再次回到东院,开始运转灵力,反复练习在炼气阶段所学的各种基础功法,院内火球呼啸,清风缭绕,声响不绝。

夕阳西下,刘雲辰结束修炼来到饭堂,却发现父亲刘郡辰、母亲柳芸和师傅刘玄钰都已端坐桌前,似乎专程在等他。这阵势让刘雲辰心里不免犯了嘀咕。他偷偷观察:父亲脸上表情严肃,但眼底深处却藏着一丝欣慰;母亲满脸都是化不开的担忧;而师傅刘玄钰,则是对他微微点头,目光中带着肯定。

整顿饭在一种异样的平静中度过。刘郡辰没有多言,只是偶尔给儿子夹一筷子菜。柳芸更是沉默,只是不停地为刘雲辰添饭布菜。

饭后,柳芸将刘雲辰送回房间安顿睡下。待母亲离开,原本闭着眼睛的刘雲辰却悄悄睁开眼,从枕下摸出那卷尚未完全参悟的《烈火心经》,就着窗外透进的月光,再次沉浸其中。

与此同时,主卧房内,柳芸一关上门便急切地问道:“王爷,今日可有何进展?”

刘郡辰叹了口气,摇头道:“我问了几位老臣,古籍中记载,历史上拥有类似吸收魂魄能力的前辈高人确实有那么几位,但特征皆不尽相同,且年代久远,记载模糊。单凭此一点,实在难以确定究竟是哪一位。况且,此事关乎重大,我也不便深问。”

“那……”柳芸刚想说什么,便被刘郡辰打断。

“眼下线索太少,盲目猜测无益。唯有日后多加留意,待辰儿展现出更多特征时,再行查证不迟。”

“好,我也正有此意。”柳芸点头赞同,悬着的心稍稍落下些许。

几日过去,刘雲辰的境界竟已悄然提升至筑基四阶,其修炼速度之快,堪称真正的妖孽。要知道,这不过是他筑基成功的第八日,若非中间昏迷了两日,进展恐怕更为惊人。

这一日,刘玄钰将刘雲辰叫到东院。

“今日,为师传你一套剑法。”刘玄钰说着,取出一枚记载着黄阶中级剑法《炽天飞舞》的玉简。他虽然以枪法闻名,但在剑道上亦有相当造诣,教导初入筑基的刘雲辰绰绰有余。

“但是,师傅,我还没有称手的剑类法宝啊。”刘雲辰看着玉简,有些为难。

“莫急,你看这是什么。”刘玄钰微微一笑,掌心一翻,托出一个流光溢彩的法宝球,球体内一柄迷你小剑栩栩如生,剑身隐有七彩火焰纹路流转——正是那柄颇具灵性的“九霄玄焱剑”。

那“九霄玄焱剑”散发出的独特灵光立刻吸引了刘雲辰的目光。他小心翼翼地双手接过法宝球,按照刘玄钰的指示,凝神静气,准备进行法宝绑定。刘玄钰随即将自身灵力温和地注入法宝球中,引导其与刘雲辰建立联系。然而,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法宝球在灵力的催化下,化作一道流光,轻易地融入了刘雲辰的体内。

“嗯?这便绑定成功了?这‘九霄玄焱剑’此次竟如此温顺?”刘玄钰略感诧异,仿佛这灵剑早已认定了刘雲辰一般。

就在他话音刚落之际,异变突生!

“嗡——!”

一声清越剑鸣响起,一道炽烈的七彩剑光猛地从刘雲辰体内冲出,正是那“九霄玄焱剑”!它如同脱缰野马,在空中兴奋地飞舞穿梭,带起道道灼热剑气!

“小心!”刘玄钰反应极快,瞬间唤出本命法宝“赤炎龙渊枪”,横枪护在刘雲辰身前,同时急声道:“公子,集中精神,用你的灵力去感受它,安抚它,加强与它的联系!”

“九霄玄焱剑”似乎对“赤炎龙渊枪”的存在感到挑衅,不断发出剑气与之相击,发出铿锵之音。巨大的动静引来了柳芸,她见状,毫不犹豫地唤出自己的“水幕天华剑”,利用水灵之气勉强压制住“九霄玄焱剑”四溢的火焰,为刘雲辰争取时间。

在刘玄钰的引导和柳芸的护持下,刘雲辰闭目凝神,努力将自身灵力延伸出去,与那躁动不安的灵剑沟通。渐渐地,他感受到了一股雀跃却又有些迷茫的灵性。随着联系的加深,空中飞舞的剑光逐渐缓和下来。

半晌,刘雲辰猛地睁开双眼,清澈的眸中闪过一丝与剑灵契合的光芒。他抬起小手,向前虚空一握,轻喝道:“来!”

那“九霄玄焱剑”发出一声欢快的轻吟,化作一道红光落入他手中,光芒收敛,显现出它的初始形态——一柄通体暗红、样式古朴的“玄火剑”。

“欸?怎么变得这么普通了?不及在那光球里好看。”刘雲辰握着剑,有些失望地掂量着。

刘玄钰收起长枪,解释道:“法宝的外貌与威能,会随着主人灵力的提升而逐渐显现和增强。你如今筑基初期,它便以最基础的形态相伴,这也是对初阶修炼者的一种保护,避免怀璧其罪。待你境界高深,它自会展现出真正形态,威力倍增。”

“就像辰儿现在还是一把‘小火剑’呢。”柳芸也收起剑,笑着打趣道,缓和了紧张的气氛。

“好了,既已得剑,接下来便开始修习这《炽天飞舞》。”刘玄钰正色道,“此剑法重在身剑合一,需配合步法发动,特别是要与你已掌握的‘清风步’相结合,方能在移动中斩出连绵火焰剑势。”他一边说,一边亲自演示,身形如一团流动的火焰般旋转而出,剑随身走,在空中划出炽热的轨迹,“看明白了吗?关键在于发动步法的同时,将灵力均匀汇集于剑身,催动火焰附于剑锋,如臂使指。”

刘雲辰认真观看,默默记下要领。他深吸一口气,运转灵力,足下清风骤起,手中玄火剑随之挥出,整个人如同一道小小的火旋风般飞旋而出,虽然动作还有些稚嫩和不稳,但已初具形态。

柳芸在一旁欣慰地鼓掌鼓励。刘玄钰则微微点头,眼中露出赞许之色。刘雲辰并未因长辈的鼓励而分心,他稳住身形后,便一次接一次地认真练习起来,不断调整着灵力与步法的配合,专注的神情与那稚嫩的脸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直到能够较为流畅稳定地施展出这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