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开局灌顶东方不败,我无敌了! > 第十五章:大汉没有废物!
换源:


       ...

刘昊又召来东方不败。

“陛下唤臣,有何吩咐?”

东方不败恭敬问。

“朕让大司农统计天下地,你派人盯着,看哪些家族阳奉阴违!”

刘昊冷笑。

这事关乎世家利益,肯定太过顺利,他倒要看看谁敢拦!

大汉律法禁卖地,可百姓交不起税只能卖;

没地就去地主家种地。

第一代或许还认汉帝,可二代三代生在世家麾下,怕是连朝代是什么都不知道!

“这大汉,已病入膏肓,非猛药不能治!”

他清楚,土地吞并历朝都有,改革也绕着地,可极少能成。

阻力太大!

朝堂文武,哪个没千亩万亩地?

改革就是与他们为敌、与天下为敌,大多新法都胎死腹中。

所以他才只让大司农先统计。

单统计阻力小,再加东方不败暗查,应该能成。

刘昊看东方不败接旨离去,嘴角浮现一丝冷笑。

等着!

等土地统计完,朕要让世家知道,什么是皇帝一怒,什么是大国天威!

另一边,梁王等人赶至益州。

一路见旱灾惨状。十室九空,数十人抢一个馒头;

瘦妇跪拦马车,求带走刚出生的孩子。

她怕自己饿死後,孩子被饥民分食!

人食人、父食子,哀嚎遍野像地狱!

梁王沉默下车,抱起孩子:“这就是大汉子民?这就是大汉江山?”

从没离过神都的他,内心巨震。

书上、大臣说的惨,远不及亲眼见的万分之一!

“大汉是天朝上国,绝不能让这幕继续!”

梁王目光坚定,他虽非帝,却有皇家血脉,不容惨剧再演。

“再快点!”

他回车,其他王爷对视,皆被震撼,默不作声。

半天后,益州太守带官吏迎驾:“见过梁王!臣备了接风宴,请移步……”

语气满是忐忑。

益州太守心里早有盘算。

陛下虽让王爷督赈灾,可他哪敢真放权?

王爷是万金之躯,出事谁担责?

只盼他们待在府里别出门,熬到结束送回神都就好。

太守话没说完,就被梁王打断。

梁王眉头拧成结,满脑子城外惨状,哪有心思吃?

“宴席取消,先去商议正事!”

说罢径直进府。

府内,梁王脸色下沉:“如今益州形势如何?赈灾粮食可都到位了?有没有收容难民?瘟疫解决好了吗?”

太守忙回:“殿下,粮是陛下亲批的,早到了!城门也开了,瘟疫也有新药能治!”

梁王闻言,强压着愤怒:“既然如此,为何外面,灾情没有任何缓和?”

“百姓依旧得不到赈灾粮食?”

“是不是你们办事不力?”

太守吓得腿软:“殿下,粮不能贸然放啊!灾民早不信官府了,运气好能救急,万一引发暴乱,就不单单是益州的事了!”

梁王脸色骤变,心里咯噔一下。

确实!

太守考虑的没错!

一旦暴乱扩散,他这个督赈灾的王爷,也难辞其咎!

“说到底,还是民怨难平!”

梁王轻叹,语气骤定。

“传令!开粮仓济难民!把本王身份告百姓,说大汉王爷来了!”

“本王亲自主持赈灾!百姓有问题尽管找我!你们平不了的怨,本王平!”

他目光灼灼。

“民怨不平、灾情不缓,我刘真终生不回神都!”

益州太守大惊:“殿下不可!万一暴动,您的安危……”

“本王的决定,你敢抗?”梁王皱眉。

太守语塞,终是躬身:“臣遵旨!”

“还有一事。”

梁王忽然开口。

“若我出事,告诉陛下,大汉王侯承先祖荣光,没有废物!”

建章宫。

刘昊端坐在龙椅宝座上,看着东方不败呈递上来的情报。

“梁王到益州了,住太守府,比预估早三天。”

他微愣,提前三天,定是日夜赶路,没敢拖延。

“这梁王,倒出乎朕意料。”

刘昊轻笑,原以为他只会应付,不会这么积极。

东方不败躬身:“陛下之令,梁王自然尽心。”

“是吗?”

刘昊不置可否,放下情报。

“过段时间看灾情,他表现好就用用,毕竟是皇族,有能力不用可惜。”

刘昊可不像前代皇帝,防着兄弟抢皇位,

有不良人当耳目,群臣、王公、天下动静他全知。

梁王若有歪心思,他第一时间晓得,杀贬只在一念间,根本不用担惊。

“东方不败!”刘昊开口。

“臣在!”东方不败立刻躬身。

“盯着益州灾情,任何突发状况,朕要第一时间知道!”

“臣遵旨!”

“下去吧。”

东方不败走后,刘昊沉吟片刻,传旨去长乐宫。

政务忙,他每月只看一次太后。

长乐宫外,太后早等着,拉着他的手心疼道:“陛下批奏折到深夜,国事要紧,也得顾身子啊!”

没外人时太后格外亲,刘昊不反感。

满朝人对他只有怕,真心关心他的,就太后一个。

“母后放心,朕有数。”刘昊无奈应。

太后轻叹劝不动,转话题:“陛下,婉儿在您身边当差,照顾得还好吗?”

“南宫婉?”刘昊回想。

最近少见她,不是她失职,是自己太忙。

如山的奏章他每本都认真批,一天转眼过;

晚上又不喜有人候着,让宫人都退下,南宫婉哪有机会近前?

“怎么?婉儿没照顾好陛下?”

太后见刘昊神色,立刻追问。

“不是。”刘昊摇头,“她做得好,是朕最近太忙。”

太后一听就懂,当即瞪他。

“这可不行!哀家还想明年抱皇孙呢!婉儿那样的美人在跟前,你竟没想法?”

“母后,这事急不得。”

刘昊无奈。

“朝局不稳,朕哪敢分心儿女情长?”

“陛下,婉儿出身明教,不是寻常女子。”

太后急道。

“跟她在一起,不耗精力还补元气!有她照顾,哀家也放心。”

这话让刘昊头疼。

换旁人说,早被他拖下去了。

他只能含糊应:“母后的话,朕会考虑。”

又聊几句,半个时辰后刘昊告辞。

太后送他到宫门口,望着他背影,忽然咬牙:“不行!不能全指望婉儿!她是明教的人,万一陛下介怀,哀家要等多久?”

太后忧心忡忡。

皇帝有了子嗣,她才有伴。

长乐宫虽有宫人,却尊卑有别,有了皇孙,这冷清宫殿才会有生气。

“看来,得给陛下安排选秀了。”

太后拿定主意。

汉帝每隔些时日就会选民间秀女入宫,有民女也有世家女,选上的能享宫中小日子,若得圣宠更能一飞冲天,每年都有无数女子抢着报名。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