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官府发男人,绝色罪女抬我回家 > 第34章 十日千匹布,他怎么做到的?!
换源:


       官道之上,尘土飞扬。

一辆精致的马车停在路旁,与周围凄惶的景象格格不入。

远处。

哭喊声、咒骂声、女童的啼哭声混杂在一起,像一锅煮沸的烂粥。

一队队衣衫褴褛的百姓,手腕被粗绳子捆着,串在一起,被手持兵刃的军士推搡着往前走。

不时有人跪地求饶,换来的却是冰冷的刀背和更粗暴的喝骂。

甚至还有血腥味,在空气中弥漫。

马车内,李执放下了车帘,隔绝了那片人间炼狱。

她端坐在软垫上,绝美的容颜上不见波澜。

但轻轻敲击着小几的手指,暴露了她内心的不宁。

片刻后。

“蹬蹬蹬。”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管事王掌柜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在车外躬身:

“大娘子。”

李执掀开车帘,问道:

“怎么样了?”

李执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王掌柜擦了擦额头的汗,欲言又止:“掌柜的,那边没有瞧见东溪村的……没瞧见陈远,也没瞧见叶家那三个女娃。”

“不可能。”

李执的动作一顿,断然道:“陈远是东溪村伍长,按律,村中若有一户交不齐,他便要同罪连坐,怎么可能不在?等等,除非……”

一个荒谬的念头在她心中闪过。

不,这怎么可能……

王掌柜恰好接上了她的话,表情有些古怪:“除非……他们村,把春麻税全都交齐了。”

“什么?”

李执彻底愣住了。

全交齐了?

那可是五十三户,外加九户三倍税款的贱籍。

短短十日,清水县周边二十几个村子,哀鸿遍野,十室九空。

这一个小小的东溪村,怎么可能就交齐了?

“到底怎么回事?”

“我打听了。”

王掌柜压低了声音:“听衙役们说,东溪村的李村长讲,他们村几个月前就开始织布了,本是打算拿去卖的,正好碰上这次征税,就全交了上来。”

“几个月前就开始织布了?”

李执何等精明,立刻就察觉到了其中的不合理。

若真是几个月前就开始织布,这么大的动静,怎么可能一点没漏。

自己不可能一点消息都收不到。

王掌柜像是看穿了李执的心思,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卷布,递了过去:

“大娘子,您看这个,这是我花了半贯钱,从一个押运的军士手里偷偷买来的,是东溪村交上去的布。”

李执接过布匹,展开。

只一眼,她便确定,这绝非寻常农家所织的麻布。

布料织得极为密实,经纬分明,入手坚韧却不失顺滑。

更奇特的是,平整的布面上,竟天然织着一片片云纹图案。

“这……”

她将布匹凑到鼻尖,轻轻一嗅。

一股崭新的、属于苎麻和浆洗的清新气息,钻入鼻腔。

“这味道……”

李执皱了皱眉:“是新麻的味道,浆洗晾晒,不会超过三天。”

她又捻起一根线头,仔细查看。

“而且,这针脚,这经纬线……

“是了,这不是几个月能织出来的陈布,是这几日才织出来的!

“只是,这怎么可能?”

李执满脸不可思议。

王掌柜也是行家,早看出了端倪,但此刻同样疑惑不已:

“大娘子,您说……这陈远,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十天,织出上千匹布,还是这种品相的……

“就算是咱们李家,把所有织机都发动起来,也未必能办到啊。”

李执没有回答。

她只是静静地看着手中的云纹麻布。

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个男人为她戴上步摇时的场景。

那专注的侧脸,那沉稳的气度。

当时,李执就知道,这个男人不是池中之物。

可李执还是没想到。

他竟能有如此神奇?

一丝骄傲,一丝好奇,还有一丝浓得化不开的思恋,在她心底交织。

“不愧是我看上的男人。”

李执喃喃自语,随即扬起了脸。

“王掌柜。”

“小的在。”

“备一份厚礼,明日,我们去一趟东溪村。”

……

两个时辰后。

清水县衙。

县衙前的空地上。

一匹匹麻布堆积如山,旁边跪着黑压压的一片百姓,哭声震天。

知县程怀恩站在廊下,看着这番景象,长长地叹了口气,脸上满是不忍。

他摆了摆手,转身进了县衙里。

“章县丞,这里的事,就全权交由你处置了。”

一个身穿锦袍,面容俊朗却带着几分阴鸷的年轻人,站了出来。

此人正是新上任的县丞,章玉。

也是齐州郡守的次子,来此不过是镀金罢了。

“大人放心。”

章玉拱了拱手,脸上挂着恭敬的笑。

但等程怀恩走不见身影后,那笑意便化作了毫不掩饰的倨傲和享受。

他很喜欢这种感觉。

别人的生死,尽在他一言之间。

“吵什么吵!”他对着哭闹的人群厉喝一声,“能给朝廷效力,是你们的福分!”

一个妇人哭得最是凄惨:“大人开恩啊,我家中就我一妇人,哪里弄得出那么多布啊,求大人开恩……”

“真是聒噪!”

章玉指着她,对身旁的衙役吩咐道:“这个,哭得最响,尤为刁民,登记在册,发配到最北边的沧州充军!”

几个衙役立刻领命,拖着那瞬间失声的妇人就走。

沧州!

那可是最靠近燕云之地,最是兵荒马乱之地,最是苦寒之地。

发配过去。

就意味着,九死一生,别想着回来了!

人群瞬间死寂。

“你看,这不就安静多了?”

章玉满意地拍了拍手。

随后他一一将这些在场百姓判决生死。

看得顺眼,分配的近些。

看着不顺眼的,直接分配到苦寒之地。

将这些罪民的事情处理完毕,章玉才慢悠悠地走到那堆积如山的布匹前,随手翻看。

“嗯?”

他忽然抽出一匹布,正是来自东溪村的云纹麻布。

“这布是哪来的?”

“回禀公子。”

一个衙役连忙上前,“这是东溪村上缴的。”

“哦?”章玉来了兴趣,“我记得清水县下辖二十七村,似乎只有这个东溪村,将税款全部缴齐了?”

“正是,公子记性真好。”

章玉摩挲着布料,感受着那与众不同的质感,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这里面,有门道。

甚至。

有大利可图。

“张县尉,明日和我去一这个东溪村,嗯……”

不过,章玉随即又想起了什么,摆了摆手:“等等,后日再去,明日约好了要护送程大人的千金去城外玉佛寺上香,那计划莫忘了。”

“小人晓得,绝对办的妥当。”

身后的县尉凑了上来,又低声道:“公子,您何必对那程知县如此客气?不过是个被贬的小小知县,他那女儿,咱们直接抢过来便是,何须如此麻烦?”

“你懂什么。”

章玉瞥了他一眼,冷哼道:

“程怀恩虽然只是个小小知县,又因他老师之事,在朝中备受冷遇。

“但正因如此,他才和齐州军府那帮丘八走得极近。

“眼下大周这光景,南方水灾,北方兵灾。

“这次又闹得民生沸鼎,朝廷政令怕是再难行了。

“而军府的势力,日益壮大,连我爹爹都不得不要与军府交好,忌惮一二。

“所以,对这个程知县,还是客气些好。”

县尉恍然大悟,连忙拍着马屁:

“还是大人想的明白,有远见,小的真是佩服,佩服。”

“嘿嘿,你知道就好。”

章玉却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抹淫邪的笑意。

“说起这个,另一件事也该办了。”

他把玩着手中的布匹,慢悠悠地道:“揭阳镇那个李大娘子,听说是个绝色美人,家资又丰厚。

“可自我上任以来,请了她数次,她都托病不来,真是不识抬举。

“等我从这东溪村回来后,再派人去请最后一次。”

章玉的声音冷了下来:

“若她再不给本公子这个面子,就别怪我动用些手段了。

“程知县的女儿我动不得,一个偏远小镇的商贾寡妇,我难道还拿捏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