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陈总,您真年轻啊。”杨志客套地说道。

“年轻有年轻的优势。”陈浩请杨志坐下,“我对志远电子很感兴趣,能详细介绍一下吗?”

杨志精神一振,开始介绍起自己的公司。

“我们公司主要做高精度电子元器件,技术在国内算是领先的。但是,由于缺乏资金,很多订单我们都接不下来…”

陈浩仔细听着,不时提出一些专业性的问题。杨志发现,这个年轻的老板虽然年纪不大,但对行业的了解程度让人吃惊。

“杨总,”陈浩听完介绍后说道,“据我了解,您的公司已经连续亏损三年了。您觉得主要原因是什么?”

杨志叹了口气:“主要还是资金问题。我们的技术是过硬的,但缺乏流动资金,无法扩大生产规模。而且,我对市场营销也不太懂…”

“如果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您有信心让公司扭亏为盈吗?”

“当然有信心!”杨志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我们的产品在技术上绝对有优势,只要能解决资金问题,一定能做起来!”

陈浩点点头,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在前世的记忆中,电子信息产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会迎来爆发式增长。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会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而杨志的技术实力,正好能够抓住这个机会。

“杨总,我想投资您的公司。”陈浩直接说道。

杨志愣了一下,随即激动地问道:“真的吗?您愿意投资多少?”

“五百万。”陈浩报出了一个让杨志意外的数字。

“五百万?”杨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找了这么多投资机构,最多的也就愿意投一百万,而且条件苛刻。

“对,五百万。”陈浩确认道,“但是,我有几个条件。”

“您说。”

“第一,我要占公司30%的股份。第二,我要派人进入董事会,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第三,公司的财务必须透明化,定期向我汇报。”

杨志仔细考虑了一下。30%的股份换五百万投资,这个比例算是很公道的。而且,其他条件也都在可接受范围内。

“陈总,我同意您的条件。”杨志郑重地说道,“但是,我希望您能理解,技术研发需要时间,短期内可能看不到明显的效果。”

“我明白。”陈浩笑了笑,“我投资的不是您的现在,而是您的未来。”

两人很快达成了投资协议。杨志激动得握着陈浩的手不松开。

“陈总,您真是我的贵人啊!”杨志感激地说道,“有了这笔资金,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我相信您。”陈浩拍了拍杨志的肩膀,“不过,杨总,我还有一个建议。”

“您说。”

“您应该考虑一下移动通信领域。”陈浩意味深长地说道,“我觉得,手机行业在未来几年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杨志眼睛一亮:“您是说智能手机?”

“没错。”陈浩点头,“现在的手机还很简单,但我相信,未来的手机会越来越智能化。到那时,对电子元器件的需求会呈几何级数增长。”

杨志陷入了沉思。作为技术出身的人,他对行业趋势有着敏锐的嗅觉。陈浩的话,让他想到了很多可能性。

“陈总,您的眼光真是独到。”杨志由衷地佩服道,“我回去后就开始研究这个方向。”

“很好。”陈浩满意地点头,“杨总,我们合作愉快。”

送走杨志后,陈浩回到办公室,心情很不错。

五百万投资志远电子,这在外人看来可能是个冒险的决定。但陈浩心里清楚,这笔投资将来的回报会超过所有人的想象。

在前世,智能手机的普及确实带动了整个电子产业的爆发。那些提前布局的公司,都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而杨志的技术实力,完全有能力在这个浪潮中分一杯羹。

当然,五百万对现在的远景投资来说是一笔巨款。陈浩需要想办法筹集这笔资金。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赵宏远的号码。

“赵总,我是陈浩。”

“小浩!”赵宏远的声音很热情,“听说你买了一家投资公司?动作够快的啊!”

“赵总消息真灵通。”陈浩笑道,“我想请您帮个忙。”

“什么忙?尽管说。”

“我想借五百万。”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

“五百万?”赵宏远的声音变得谨慎起来,“小浩,这可不是小数目。你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投资一个项目。”陈浩简单地解释了一下志远电子的情况。

赵宏远听完后,说道:“小浩,你确定这个投资值得吗?电子行业我也了解一些,竞争很激烈,而且技术更新很快。”

“赵总,您相信我的眼光吗?”陈浩反问道。

“当然相信。”赵宏远毫不犹豫地回答,“李文博的事就证明了你的能力。”

“那就够了。”陈浩语气坚定,“这五百万,三年内我连本带利还给您。如果我做不到,远景投资的股份全部给您。”

赵宏远被陈浩的自信震撼了。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敢拿自己的全部身家做赌注,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魄力?

“好!”赵宏远做出了决定,“我借给你!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您说。”

“我要志远电子10%的期权。”

陈浩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赵宏远不愧是商场老手,这个条件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在为自己留后路。

如果志远电子成功了,他能分一杯羹。如果失败了,他也不会损失太多。

“成交。”陈浩痛快地答应了。

反正按照他的预测,志远电子将来的价值会超过五千万。给赵宏远10%的期权,相当于五百万,正好抵消借款。

而他自己的30%股份,将价值一千五百万以上。这笔买卖,怎么算都不亏。

一个月后,远景投资公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冷清的办公室变得忙碌起来,陈浩又招了几个员工,包括一个财务总监和两个投资分析师。

而志远电子在获得五百万投资后,也开始了快速发展。杨志按照陈浩的建议,重点投入智能手机相关的电子元器件研发,很快就取得了技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