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陆远同志,”老张找到陆远,“你的这些技术已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了。效果非常好,农民的收入普遍提高了,土地质量也在不断改善。”

“那就好,”陆远笑了笑,“这正是我希望看到的。”

“还有一个好消息,”老张继续说,“根据最新的统计,已经有超过一百万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务农。他们利用你的技术,不仅改良了土地,还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陆远心中一暖。他的技术不仅改变了农业,还改变了人们对农业的看法。

“不过,”老张的表情变得严肃,“国外的压力还在持续。很多国家都在想方设法获取我们的技术,甚至有一些国家公开质疑我们技术的真实性。”

“让他们质疑去吧,”陆远淡然一笑,“事实胜于雄辩。”

又过了一年,陆远终于解锁了系统图鉴中的最后一种作物。

【恭喜宿主,已成功解锁全部农作物图鉴。任务完成度:100%】

【系统即将升级,升级完成后将与宿主告别】

“告别?”陆远有些不舍,“你要离开了吗?”

【是的,宿主。我的使命已经完成,接下来的路需要你自己走了。但我相信,以你现在的能力,一定能够继续为人类的农业事业做出贡献。】

“谢谢你,”陆远真诚地说,“没有你,就没有现在的一切。”

【不,宿主。真正改变一切的是你的努力和坚持。我只是提供了一些帮助而已。】

系统的声音越来越模糊,最后完全消失了。

陆远站在实验室里,看着窗外的青山绿水,心中五味杂陈。

三年的时间,他从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变成了改变世界农业格局的科学家。而现在,他要独自面对未来的挑战了。

但他并不害怕。因为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王俊豪的话音还在空气中回荡,陆远已经转身走向了试验田。

“各位专家,各位同志,”陆远的声音在夜色中格外清晰,“红薯一号的收获季节到了。”

李教授推了推眼镜:“陆远,虽然长势喜人,但现在才八月份,红薯通常要到十月才收获。”

“这个品种不一样。”陆远蹲下身,双手抓住一根粗壮的红薯藤,“大家看好了。”

他用力一拽。

泥土翻飞,一串巨大的红薯破土而出,每个都有成年人的拳头那么大,密密麻麻挂在根茎上,像是一串超大号的鞭炮。

“我的天!”一名专家惊呼出声。

围观的村民们瞬间沸腾了。

“这也太大了吧!”

“一根藤上居然有这么多!”

“陆远,你这是变魔术吗?”

陆远擦了擦手上的泥土:“各位,红薯一号的单株产量是普通红薯的十五倍,而且营养成分也有显著提升。”

李教授激动得手都在颤抖,立即招呼助手:“快,快拿称来!还有,联系实验室,马上进行成分分析!”

王俊豪站在人群后面,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他原本以为陆远只是运气好,搞出了一个新品种,没想到效果竟然如此惊人。

“所有人都来帮忙!”陆远大声说道,“今晚我们要把这五亩地的红薯全部收完!”

村民们一拥而上,连那些专家都撸起袖子下地了。

王德贵老汉拉着陆远的胳膊:“小远,你这是要逆天啊!”

“德贵叔,这只是开始。”陆远笑了笑,“以后还有更好的品种。”

夜色渐深,但试验田里灯火通明。军方紧急调来了大功率照明设备,整个田地亮如白昼。

专家们一边收获一边记录数据,兴奋得像是发现了新大陆。

“这根藤上有二十三个红薯!”

“单个重量超过一公斤!”

“含糖量比普通红薯高出百分之四十!”

王俊豪越看越心惊。他终于明白,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普通的农业技术,而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

凌晨三点,收获工作还在继续。

村里的妇女们自发组织起来,给大家送热水和夜宵。

“陆远,你歇会儿吧,这样下去身体受不了。”陆远的母亲心疼地说。

“妈,今晚很重要,必须要完成。”陆远擦了擦汗,“这个数据关系到后续的推广计划。”

李教授走过来,脸上满是激动:“陆远,初步统计,单亩产量已经超过一万五千斤了!”

“什么?”周围的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

“一万五千斤?”王德贵老汉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普通红薯不是只有三千斤吗?”

“没错,”李教授点点头,“这个产量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认知范围。”

天蒙蒙亮时,最后一块地也收完了。

所有人都累得精疲力尽,但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光芒。

李教授拿着最终的统计数据,声音都有些颤抖:“各位,红薯一号五亩试验田,总产量…”

他深吸了一口气:“三十万斤!”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三十万斤!”

“平均亩产六万斤!”

“这是奇迹!”

王俊豪彻底傻眼了。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一个农业技术的突破,更是一场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的革命。

而他,刚才还在嘲笑陆远是土包子。

陆远看着满地的红薯,心中涌起一阵暖流。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

“恭喜宿主完成红薯一号收获任务,解锁玉米香甜一号改良图谱。”

“获得无害化肥制造设备图纸。”

“注意:化肥原材料配方需要进一步探索。”

红薯收获的消息传开后,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但陆远很快发现,村民们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以前大家见面都是“小远”、“远子”地叫着,现在却变成了“陆专家”、“陆同志”,语气中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敬畏。

“德贵叔,您还是叫我小远吧。”陆远在村头遇到王德贵时说道。

“那怎么行,”王德贵连忙摆手,“你现在是专家了,是为国家做贡献的人,我们哪能随便叫。”

这种变化让陆远有些不适应,但他理解村民们的想法。

更让他头疼的是专家组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