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大学生回村当懒汉,原来是为国铸剑 > 第62章 收获的时候到了
换源:


       一周后,收获的时候到了。

玉米棒子又大又饱满,每根都有成年人的小臂那么长。

“单株产量比普通玉米高出三倍!”李教授激动地宣布。

“而且含糖量极高,可以直接生吃!”

村民们品尝了新鲜的玉米,都赞不绝口。

“这玉米太甜了,比水果还好吃!”

“小远,你这是要让我们发财啊!”

更意外的收获是,专家们发现玉米香甜一号的秸秆纤维极其粗壮,可以用来制造工业用品。

“这种纤维强度比普通玉米秸秆高出五倍,”材料专家兴奋地说,“可以用来生产高强度纸张,甚至是建筑材料!”

陆远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意外收获。

但让他头疼的是,土质改良的进展依然缓慢。

缺少关键原材料,化肥制造设备的图纸就是一张废纸。

就在这时,他想起了青稞试验田。

台风过后,他一直没有去看过那块地。

当他来到青稞试验田时,惊喜地发现,青稞竟然发芽了!

而且长得比预期的要好得多。

“难道台风反而促进了青稞的生长?”陆远自言自语道。

他仔细观察了一下土壤,发现经过台风暴雨的冲刷,土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也许,这就是青稞需要的生长条件。”

陆远心中涌起一股兴奋,也许系统的安排是有道理的。

青稞一号,可能真的会在这里创造奇迹。**第十二章众叛亲离**

王俊豪被“保护性监管”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

村民们议论纷纷,有人觉得陆远做得对,也有人觉得他太过无情。但真正让陆远感到压力的,是那些专家们的态度变化。

“陆远,你这样做是不是太绝对了?”李教授在实验室里找到了陆远,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满,“王俊豪好歹是你的同学,你就这么把他给坑了?”

陆远头也不抬地继续调试设备:“他自己走进来的,我又没有邀请他。”

“可是你明知道会有这样的后果!”李教授的声音提高了几分,“现在外面都在说你心狠手辣,连老同学都不放过!”

“那又怎样?”陆远停下手中的工作,看向李教授,“难道为了所谓的同学情谊,我就要把国家机密泄露出去?”

李教授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但这只是个开始。

接下来的几天里,陆远明显感受到了周围人态度的变化。原本对他毕恭毕敬的一些专家,现在说话都带着刺。

“陆远同志,我觉得你应该考虑一下商业化的问题。”农业部来的张司长在一次会议上直接提出了异议,“技术再好,如果不能推广应用,有什么意义?”

“就是啊,”另一个专家附和道,“王俊豪说得也有道理,没有商业运作,这个技术就是死的。”

陆远冷笑一声:“商业运作?你们想把这个技术卖给谁?美国?日本?还是那些想要控制我们粮食安全的跨国公司?”

“你这话就过分了!”张司长拍桌而起,“谁说要卖给外国人了?我们是说要合理利用商业手段,让这个技术发挥更大的价值!”

“更大的价值?”陆远站起身来,“在你们眼里,什么是更大的价值?是让某些人发财,还是让国家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降到冰点。

几个专家面面相觑,都没想到陆远会说得这么直接。

“陆远,你这样说话就不对了。”李教授试图打圆场,“大家都是为了国家好,只是想法不同而已。”

“想法不同?”陆远扫视了一圈在座的人,“那我现在宣布一个决定。”

“我要开始新的研究项目——改造青稞。”

这话一出,整个会议室都安静了。

过了几秒钟,张司长才反应过来:“青稞?你疯了吗?青稞只能在高原种植,你在这里搞什么青稞?”

“而且,”另一个专家补充道,“红薯的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你就要分心去搞别的?这不是胡闹吗?”

陆远没有解释,只是淡淡地说:“这是我的决定。”

说完,他就离开了会议室。

身后传来一阵议论声,但陆远已经不在乎了。

当天晚上,李教授找到了陆远。

“陆远,你到底在想什么?”李教授的语气很严肃,“青稞改造根本就不现实,你这是在浪费时间!”

陆远正在整理实验数据,头也不抬地说:“李教授,你觉得我之前的红薯改造现实吗?”

“那不一样!”李教授有些急了,“红薯本来就适应性强,但是青稞不同,它只能在特定的高原环境下生长!”

“所以呢?”陆远抬起头,“所以我就不应该尝试?”

李教授叹了口气:“陆远,我知道你有能力,但是你也要现实一点。现在上面对你的红薯技术非常重视,你应该专心把它完善好,而不是去搞这些不切实际的东西。”

“不切实际?”陆远笑了,“李教授,你知道如果青稞改造成功,意味着什么吗?”

李教授摇摇头。

“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种植青稞,不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陆远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青稞的营养价值比普通粮食高得多,如果能大面积推广…”

“如果,如果!”李教授打断了陆远的话,“陆远,科学研究不是做梦!你不能总是想着那些不可能的事情!”

陆远看着李教授,突然觉得有些陌生。

这还是那个曾经支持他、鼓励他的李教授吗?

“李教授,”陆远的声音很平静,“谢谢你之前对我的帮助。但是现在,我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李教授愣了一下,然后摇摇头:“陆远,你会后悔的。”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陆远明显感受到了孤立。

专家们对他的态度越来越冷淡,甚至有人开始在背后议论他是不是被成功冲昏了头脑。

“我看陆远是飘了,”陆远路过实验室门口时,听到里面有人在说话,“搞出个红薯就以为自己是神了,现在居然要搞青稞改造,简直是天方夜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