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物资紧俏得厉害,粮票、油票、布票,按人头算。
还有一样,就是鸡蛋,更是金贵。不仅是补营养的稀罕物,还是“人情的硬通货”。
谁家孩子过生日、老人不舒服,想换点紧缺的东西,都得靠鸡蛋撑场面。
可鸡蛋是按人头卖的,每月一人一斤,这哪儿够吃啊?
特别是老人有个病,小孩子感冒发烧,都需要营养,可鸡蛋却是很难搞。
还好,二大妈养着一只芦花鸡,虽顶不上大用,可救一下急还行。
就是芦花鸡还小,不能下蛋,说什么也没用。
这天,闫埠贵站在二大妈门前说道:
“二嫂,你这芦花鸡鸡冠子红红的,可能要下蛋!”
二大妈怕三大爷惦记,冷冷说道:
“哪里,我家的鸡还不到下蛋的时候。”
三大爷仍不知趣,眯着眼笑:
“二大妈,你还不信,等你家的芦花鸡下了蛋,头一个就是我的。不过我也不白要,我用二斤黄面给你换一个,怎样?”
二大妈瞪他一眼,仍冷笑:
“想好事,我才不要你那棒子面,我家的鸡蛋多金贵!”
三大爷不甘心,说道:
“二嫂,我家孙子最近需要营养,这指标鸡蛋早吃完了,要不,我用两斤白面换你家一个鸡蛋怎样?”
二大妈笑了,说道:
“三斤,这时候正是缺鸡蛋的时候!”
“成!”三大爷一口咬定了。
三大爷刚走,贾张氏就来了,跟二大妈说道:
“二大妈,我想跟你说点事儿,我看你家的芦花鸡就要下蛋了,我们家槐花贫血,我想给她补补,要是下蛋了,我花高价来买。”
二大妈不屑地看她一眼:
“高价买,说得轻巧,你拿啥买?”
贾张氏来回看看,从怀里掏出一个银手镯,说道:
“祖传的,我都不敢带,怕露富。到时候我把它卖了,我花三倍的钱买你家的鸡蛋。”
二大妈看着贾张氏那大银手镯子,笑了:
“成,到时候我给你留着。”
可贾张氏一走,二大妈就反悔了。
自家三儿子光福还营养不良呢,医生特意嘱咐要每天吃个鸡蛋,可哪有鸡蛋啊!
二大妈不由看看自己家的芦花鸡,那芦花鸡的鸡冠子红红的,说道:
“这个闫老西,连母鸡下蛋都知道。”
中午,自己家的芦花鸡果然下了一个蛋,这鸡蛋还很大,刘海中拿在手里,惊喜道:
“这么大,好像是个双黄蛋!”
二大妈过来看,从刘海中手里拿过来,说道:
“这么大的蛋,肯定是个双黄蛋!要是给咱光福补身子,一定比普通鸡蛋管用!”
她攥着鸡蛋就像攥着救命的宝贝。
二大妈想找个地方把鸡蛋藏起来,在屋里转着圈不知藏哪儿。
刘海中不耐烦地说道:
“不就一个双黄蛋,还没地方放了!”
二大妈瞪他一眼:
“这鸡蛋可不能声张,前晌三大爷还跟我念叨,要拿三斤白面换咱的鸡蛋,给他孙女做鸡蛋羹;贾张氏也说把祖传的大银手镯当了,三倍的价钱买咱的鸡蛋。”
刘海中一听瞪大了眼,说道:
“啥,三倍的价钱买这鸡蛋?”
“是啊,”二大妈说道,“三大爷知道了肯定上门来磨,贾张氏也要来买。这鸡蛋是给光福补身子的,要是被换走、买走,光福的身子怎么补!”
二大妈在屋里转了一圈,最后把双黄蛋藏进了米缸里。
半夜睡不着,二大妈跟刘海中商量:
“这双黄蛋明早我就给光福煮了吃,千万不能让院里人知道。”
没成想这话被傻柱起夜听见了。
第二天早上,二大妈拿着火钳子捅火做饭,傻柱端个破搪瓷缸走过来,说道:
“二大妈,做饭呢?”
“嗯,一大家人要吃呢,不做饭行吗?”
傻柱“咕噜”喝口水,大声嚷嚷道:
“对了,我昨晚起夜,听您跟二大爷说,家里鸡下了个双黄蛋,要给光福煮了补身子?”
这话一出,二大妈手里的火钳子“当啷”掉在地上。
往四周看看说道:
“你是不是听岔了!哪有什么双黄蛋!”
二大妈怕的就是这事被说出去,三大爷就在院站着,贾张氏也在水管上接水,要是他们听见,准要上门来。
傻柱看着她的样子,心里明白了大半。
他知道,前几天光福去医院看病,医生说需要补营养,二大妈正愁没鸡蛋呢!
傻柱笑笑,小声说道:
“二大妈,我没别的意思,就知道光福需要鸡蛋补身子,没人跟孩子抢!”
二大妈听傻柱这么说,心想,这事儿傻柱知道了,就等于全院都知道了!
也顾不上做饭,起身往屋里去了。
一大爷坐在门口的藤椅上,把一切看得真真的,直摇头:
“这傻柱,话太多!”
傻柱还在那愣着,这时,厂后勤科小李跑来了:
“傻柱!明天张副局长来视察食堂,点名要吃你做的菜,要是领导满意,食堂能申请到额外的鸡蛋,主任叫你好好表现!”
傻柱眼睛一亮,食堂要是有了额外配额,说不定能帮二大妈申请点鸡蛋!
“放心,保准让领导吃舒坦!”
这时,二大妈从屋里出来了,说道:
“傻柱,记得跟领导说说,给我弄几斤鸡蛋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