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第五个冬天,正月十三上午八点,何晨准时来到轧钢厂机修车间。昨天帮助娄晓娥的事情让他心情很好,但一进入工厂,他立即调整状态,变回那个谦逊认真的学徒工。
脑海中温和地响起提示音:双重身份管理能力获得强化,工厂专注模式激活,机械感知能力显著提升!
小何,来得挺早啊!李师傅正在检查一台出了故障的大型机床,额头上已经冒出了汗珠。
李师傅早!何晨恭敬地打招呼,主动上前帮忙,这台机床怎么了?
李师傅擦了擦汗:这老家伙的传动轴卡死了,按理说得把整个传动系统拆下来检查,至少得花一整天。车间主任催得紧,说今天必须修好。
何晨仔细观察了一下这台机床,发现自己对机械结构的理解比昨天又深了一层。他蹲下身子,侧耳倾听机床内部的声音。
李师傅,我觉得可能不用全拆,何晨小心翼翼地说,您听这个声音,像是第三节传动齿轮卡住了,可能就是那个位置的问题。
李师傅愣了一下:小何,你怎么听出来的?我干了二十年机修,都得拆开才能确定。
我也不确定,就是感觉...何晨挠挠头,要不咱们先检查一下那个位置?
李师傅将信将疑地按照何晨的建议,拆开了第三节传动部分。果然,一颗小钢珠卡在了齿轮缝隙里。
哎呀妈呀!李师傅震惊了,小何,你这耳朵也太厉害了吧?这么复杂的故障你都能听出来?
周围几个工友听到动静都围了过来。
真的假的?小何才来几天就能诊断这么复杂的故障?
李师傅,这小伙子行啊!
何晨谦虚地摆摆手:我就是瞎蒙的,主要还是李师傅教得好。
李师傅看着何晨,眼中满是赞赏:小何,你这不是瞎蒙,这是天赋!我干了这么多年,还没见过学得这么快的。
接下来的修理过程中,何晨展现出了惊人的技术天赋。不仅能准确判断故障位置,连修理手法都异常娴熟,仿佛干了好多年一样。
小何,你把这个轴承拆一下。李师傅指着一个复杂的部件。
何晨接过工具,手法利落地开始拆解。每个动作都恰到好处,既不用力过猛损坏零件,也不会因为胆怯而效率低下。
好!李师傅忍不住叫好,小何,你这手法,比我们车间那些老工人都强!
旁边的王工友也点头赞叹:是啊,小何这孩子不仅聪明,还踏实。看他干活的样子,一点都不浮躁。
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能这么沉得下心来学技术的?另一个工友附和道。
车间主任听说这边的故障修好了,特意过来查看。看到何晨正在收拾工具,不禁多看了几眼。
小何是吧?车间主任拍了拍何晨的肩膀,李师傅跟我说你表现很不错,继续努力!
谢谢主任!我会继续向李师傅和各位师傅学习的!何晨恭敬地回答。
下午,李师傅又拿了一个更复杂的故障让何晨试手。这是一台精密设备的控制系统出了问题,平时都得请专业技师来修。
何晨静下心来,仔细分析电路图和机械结构。脑海中的机械知识就像活了一样,清晰地告诉他每一个部件的作用和可能的故障点。
师傅,我觉得问题在这个继电器上,何晨指着一个小部件说,您看,这里的接触点有烧蚀的痕迹。
李师傅拿起放大镜仔细查看:还真是!小何,你这眼神也太毒了吧?
换了新的继电器,设备立即恢复正常。车间里的工人们都围过来看热闹,对何晨的技术赞不绝口。
小何这孩子,真是个宝啊!
李师傅,您收了个好徒弟!
这才学了几天就这么厉害,以后还得了?
下班的时候,李师傅把何晨叫到一边:小何,实话跟你说,我干了二十多年机修,还没见过你这样的天才。你不仅学得快,更重要的是踏实肯干,不骄不躁。
师傅过奖了,我还差得远呢。何晨谦虚地说。
不是过奖!李师傅很认真,明天我准备让你独立处理一些简单的故障了。按正常进度,学徒工至少得半年才能独立工作,但你只用了几天。
何晨心中一暖,感受到师傅的认可比什么都重要。脑海中温和地响起提示音:工厂技能获得重大突破,技术专家LV1成功觉醒,领导好感度显著提升,职业发展潜力全面激活,双重身份价值进一步体现,积分增长三百五十分,当前积分总额达到三千七百分!
回到四合院的路上,何晨心情很好。在工厂里,他是一个谦逊好学的年轻人;在四合院里,他是威严的治安联络员。这种双重身份给了他完全不同但同样充实的体验。
刚进院门,就看到三大爷阎埠贵正和一个陌生中年男子在院子里交谈,两人时不时朝自己这边看来。
何晨回来了!阎埠贵眼睛一亮,主动迎了过来,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的老朋友王科长,在物资供应站工作。
那个王科长打量了何晨几眼,笑眯眯地说:久仰久仰!听阎大爷说,你现在既是治安联络员,又在轧钢厂当技术工人?
何晨觉得有些奇怪,但还是礼貌地回答:是的,王科长。
哎呀,这太好了!王科长显得很兴奋,我们供应站最近有批物资需要调配,正好需要一个既懂技术又有官方身份的人帮忙牵线搭桥。何同志,你看能不能...?
阎埠贵在旁边添油加醋:何晨,王科长这是看得起咱们!这种好事可不多见,你可得好好把握机会!
何晨心中警觉起来,这两人明显是想利用自己的双重身份搞什么名堂。看来,自己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也开始引起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注意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