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带农场去海岛,炮灰女配躺赢了 > 第4章 :机遇
换源:


       “姜叔叔,我知道您是为我好,可这不光是二叔的事。”

余墨叹了口气,接着道:“我爸妈才走多久啊,咱们家属院附近的人家,就时不时有人来给我说亲,有的人家直接带着人就直接来我家。

他们一个个虎视眈眈,不就是欺负我没家人撑腰吗?我现在还小,想等几年再考虑处对象的事。而且大院里谁不知道我手里握着爸妈的补偿款?所以我才想找个没人认识我的地方,安安静静生活一段时间。”

“哎,你这么说,倒也是这么个理。”姜主任想起昨天媳妇提过,隔壁老张家想让她给余墨说自家小儿子,那张家小子游手好闲,院里谁不知道?他皱着眉又问:“那你把工作换到哪去了?”

“青屿岛。”

“青屿岛?那不是在南边吗?也太远了,听说那边偏僻的很,出个村都要坐船,物资匮乏的很,而且那边这几年好像也不太平,你怎么……”姜主任说着,不自觉瞅了一眼不远处的付遥,显然觉得余墨是被人忽悠了。

“姜叔叔您别激动,付遥同志给我的是青屿岛军区小学的老师工作,正式编制的。”余墨赶紧解释,“海岛是远了点,但上面都是军人,现在岛上缺老师,他们肯定会照顾我的,安全没问题。我是真心乐意去,跟旁人没关系。”

“有驻军啊?那倒还行,安全能有保障。”姜主任的脸色缓和了些。

“您放心,我到了那边会照顾好自己的,等安顿下来就给您写信报平安。”余墨又劝了几句,姜主任纠结了半天,终究没再阻拦,只是心里还是觉得有些惋惜。

他一边叹气一边给付遥办了工作证,连自己都说不清这么做是对是错。

余墨临走前又宽慰了姜主任几句,才让他皱着的眉头舒展开。

“丫头,你啥时候走?我让你婶子给你准备点东西带着。”姜主任问。

“我三天后走,让婶子别破费了,我啥都不缺,被子、生活用品都收拾好了。”余墨顿了顿又道:“我走以后,厂里肯定要把我家房子收回去,家里的那些家具,姜叔叔您要是用得上就拉回家,扔给别人怪可惜的。”

“行,这事我来处理。”

余墨从人事部出来时,看到付遥捧着新办的工作证激动不已,眼里的喜悦都快溢出来了——要不是还在上班时间,她恐怕早就跑去给柳文轩报喜了。

余墨看得直皱眉:她可是记得,原书里女主再有一个月就要下乡了,柳文轩知道后,把机械厂的工作给自家妹妹,自己跑去追女主;到了年后,付遥偷偷卖掉这份工作,也下乡去找柳文轩,到了乡下才知道柳文轩喜欢女主的事儿。

付遥见她出来,赶紧拉着她到角落,偷偷塞给她一百块钱,还有几张票据:“这是说好的一百块,另外还有两张工业票、一张五尺布票、两张糖票,我就这些存货了。

这是军区发的证明,你明天拿着去开介绍信;还有车票,后天下午两点的,到了南城先待一上午,下午一点多在火车站出口等一位穿军装的同志,他叫沈青,三十多岁,是军区派来接你的。他正好探亲回来,怕你找不到路。我怕你记不住,特意写了张纸条给你。”

“行,我都知道了,谢谢你。”余墨接过东西收好。

付遥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余墨的自行车上道:“余墨,你去海岛那么远,自行车肯定带不走吧?能不能卖给我?”

余墨挑眉看了她一眼,像看穿了她的心思:“你该不会是想给柳文轩买吧?”付遥家在政府大院,家里不缺自行车,她现在骑的还是二六女士自行车,比自己这辆还新,怎么会突然想买车?

被猜中心思,付遥脸上一僵,赶紧辩解:“没、没有,我就是随口问问,我现在也没钱了……”

余墨还想再劝:“柳文轩真不值得你为他付出这么多,我那天还看到他……”

“哎呀,你们怎么都这么说!”付遥打断她,语气带着点急,“我最了解他了,你们看到的都是表面,他其实有苦衷的,而且他对我也很好。”她怕余墨再说出不好听的话,赶紧转移话题:“我还有事,就不跟你一路了,你走的时候我没法送你,祝你一路顺风,要是在岛上无聊,你可以给我寄信。”

余墨看着她匆匆离开的背影,无奈地摇摇头:该提醒的都提醒了,以后的路是好是坏,只能看付遥自己的选择了。不过付遥说的“无聊”倒提醒了她。

海岛生活肯定单调,得去买些书打发时间,想着就骑车去了书店。

她在书架间逛了逛,挑了几本高中复习资料,又买了些幼儿绘画书。

毕竟要去当小学老师,说不定能用得上。

到了结账处,正好看到一位男同志拿着一叠英文翻译稿递给馆长,馆长看了一会儿,笑着夸了一番,当场给了他好几张大团结和一些票据。余墨眼前一亮:她前世在大学就是教英语的,没毕业时还帮外贸公司做过兼职翻译,这可是她的老本行。

等那位男同志走后,余墨赶紧上前问道:“同志您好,我也会英语,想为国家出份力,不知道能不能接咱们书店的翻译工作?”

馆长是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戴着眼镜,闻言看了她一眼,皱着眉说:“同志,要是只在学校学过点基础英语,恐怕胜任不了我们的工作。我们要翻译的资料都有专业术语,很严谨。”

余墨坚持道:“李馆长,您给我个机会试试吧。您可以拿份资料测试我,要是不行,我绝不纠缠。”

馆长见她态度诚恳,又想到现在翻译人员确实紧缺,便点了点头:“那行,你先试试吧。”

她找了份难度不算大的国外报纸,让余墨坐在一旁翻译。

余墨拿起报纸看了看,里面的内容和术语对她来说毫无难度。她提笔疾书,只用了半个小时就翻译完了整篇文章。

馆长接过翻译稿时愣了一下,仔细看完后更是惊讶。

要不是亲眼看着她写,真不敢相信这么专业的翻译出自一个小姑娘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