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看徐宁时,果是一表好人物,六尺五六高的身材,团团的一个白脸,三条细黑胡须,外形腰围膀阔。
徐宁选好了人后,就下聚义厅去,拿起一把钩镰枪自己从头到尾使了一遍,众人见了喝采。徐宁就教众军道:“只要是在马上使这种兵器,要在腰胯里用劲上来,上中七路,三钩四拨,一捅一分,一共有九个变法。如果是步行使这钩镰枪,也最有用。先使八步四拨,荡开门户;十二步一变,十六步大转身,分钩镰捅缴。二十四步,挪上攒下,钩东拨西;三十六步,浑身盖护,夺硬斗强。这就是‘钩镰枪正法’。”有诗为证:
四拨三钩通七路,共分九变合神机。
二十四步挪前后,一十六翻大转围。
徐宁将“正法”一招一招的示范,让众头领看。众军汉见了徐宁使这钩镰枪,都很高兴。从当天开始,让挑选出来的精锐健壮之人白天夜里加紧学习。又让步兵藏林伏草,钩蹄拽腿,搞敌人下三路。不到半月时间,徐宁就教会了山寨六七百人。宋江和众头领看了大喜,准备破敌。
话说呼延灼自从折了彭圯、凌振,每天都带着马军到水边挑战。山寨中就让水军头领牢守各处滩头,在水底钉了暗桩。呼延灼虽然能在山西山北两路随便跑,但是决不能够到山寨边。梁山泊又叫凌振制造了各种水炮,几天后定好时间下山对敌,此时学使钩镰枪的军士都已都很熟练了。
宋江道:“不才浅见,不知合众位的心意不?”
吴用便道:“愿闻其略。”
宋清:你真是个人才,为什么不说愿闻其详。
宋江道:“明天不用一个骑兵,众头领都是步战。孙、吴兵法都说过,这样利于山林沼泽。现在派步兵下山,分成十队诱敌;只要看见兵马冲杀过来,都往芦苇荆棘林中乱跑。提前派会用钩镰枪的军士埋伏在那里,每十个会使钩镰枪的,夹着十个挠钩手,只要看见马到,一搅钩翻,就把挠钩搭进去捉了。平川窄路也这样埋伏。此法如何?”
吴学究道:“正应如此藏兵捉将。”
徐宁道:“钩镰枪加挠钩,正是此法。”
宋江当天就分拨了十队步兵人马。刘唐、杜迁带一队,穆弘、穆春带一队,杨雄、陶宗旺带一队,朱仝、邓飞带一队,解珍、解宝带一队,邹渊、邹闰带一队,一丈青、王矮虎带一队,薛永、马麟带一队,燕顺、郑天寿带一队,杨林、李云带一队。这十队步兵先行下山诱引敌军。
又派李俊、张横、张顺、三阮、童威、童猛、孟康九个水军头领,驾乘战船接应。
再叫花荣、秦明、李应、柴进、孙立、欧鹏,六个头领乘马引军,就在山边挑战,凌振、杜兴专门放号炮。
再叫徐宁、汤隆总负责指挥会用钩镰枪的军士。
中军宋江、吴用、公孙胜,戴宗、吕方、郭盛总制兵马指挥号令;其余头领都各自守着山寨。
宋清:这种热闹怎么能少了我。
宋江分拨已定。当天夜里十二点左右,先用船拉着使钩镰枪的军士过去,四面去分头埋伏好。两点左右,再渡十队步兵过去。凌振、杜兴,带着风火炮架,到高处去竖起炮架,搁上火炮。徐宁、汤隆都拿着令旗渡水。等到快天亮的时候,宋江守中军的人马隔着水面,擂鼓呐喊摇旗。
呼延灼正在中军帐里面,听间探子报了情况,传令去派先锋韩滔先去看看情况,随即就接好“连环甲马”。呼延灼全身披挂,骑了踢雪鸟骓马,拿着双鞭,大驱兵马杀到梁山泊去。
隔水看见宋江带着许多人马,呼延灼下令摆开骑兵。先锋韩滔来和呼延灼商议道:“正南上还有一队步兵,不知道多少人。”
呼延灼道:“别管他多少人,只管用连环马冲过去!”
韩滔带着五百骑兵飞奔出去,又见东南上有一队军兵出现。正想分兵去看,只见西南上又拥起一队旗号,招旗呐喊。韩滔再带兵回来,对呼延灼道:“南边三队贼,都是梁山泊的旗号。”
呼延灼道:“这帮家伙很久不出来厮杀,必有计策。”
话还没说完,只听见北边一声炮响,呼延灼骂道:“这炮必然是因为凌振从贼,宋江让他放的!”
众人往南一看,只见北边又拥起三队旗号。
呼延灼对韩滔道:“这必然是贼人奸计!我和你把人马分成两路:我去杀北边的人马,你去杀南边的人马。”
正想分兵的时候,只见西边又有四队人马起来,呼延灼心里有点慌;又听见正北方向上连珠炮响,一直响到土坡上。那一个母炮周围接着四十九个子炮,名为“子母炮”,炮响的地方风威大作。呼延灼的军兵不战自乱,急忙和韩滔各带着骑兵和步兵四下冲突。
这十队步兵,东追东跑,西追西跑。呼延灼看了大怒,带着兵往北冲过来。宋江的军兵都往芦苇中乱跑。呼延灼大驱连环马,卷地而来,那甲马一起跑快后,收勒不住,都往败苇折芦之中、枯草荒林之内跑了去。
只听里面唿哨一响,钩镰枪一起举手,先钩倒两边的马脚,中间的甲马就自己咆哮起来。那挠钩手军士一起搭住,芦苇中只管绑人。
呼延灼见中了钩镰枪计,就勒马回南边去追韩滔。背后风火炮当头打了下来;这边那边,漫山遍野,都有步兵追赶着。韩滔、呼延灼带领的连环甲马乱滚滚的,都摔进荒草芦苇之中,全被抓了。
二人心知中了计策,纵马去四面跟着骑兵夺路逃走的时候,又看见那几条路上密密麻麻的摆着梁山泊的旗号,不敢往那几条路走,一直就往西北上去。走不到五六里路,又涌出一队强人,当先两个好汉拦路——一个是没遮拦穆弘,一个是小遮拦穆春。——拎着两条朴刀,大喝道:“败将别跑!”
呼延灼气坏了,舞起双鞭,纵马直取穆弘、穆春。刚斗了四五合,穆春就跑了。呼延灼又害怕中了计,不来追赶,往正大路而走。
山坡下又转出一队强人。当先两个好汉拦路:一个是两头蛇解珍,一个双尾蝎解宝。各挺钢叉,直奔前来。呼延灼又舞起双鞭去战两个。斗不到六七合,解珍解宝拔腿就跑。
呼延灼追不到半里多路,两边钻出二十四把钩镰枪,从地上卷过来。原来是又碰着王矮虎、一丈青——夫妻二人——截住去路。呼延灼见一路上都不太平,四周还有荆棘遮挡,拍马舞鞭,杀开路直冲过去。王矮虎、一丈青追了一路,也追不上,呼延灼往东北方向去了,被杀得大败亏输,雨零星乱。
宋江鸣金收兵回山,各请功赏。三千连环甲马,有一小半被钩镰枪勾倒,损伤了马蹄,就剥去皮甲,拿来做菜马;一大半多的好马,牵上山去喂养,做坐马。带甲骑兵都被生擒上山。五千步兵,被三面围得紧急,有往中军躲的,都被钩镰枪拖翻抓了;往水边逃命的,全被水军头领围上船去,拽到滩头,捉拿上山。之前被呼延灼拿去的马匹和抓走的军士全都重新抢回山寨。
还把呼延灼的寨栅全都拆走,在水泊边,搭了一个小寨。又建了两个当眼睛的酒店房屋,仍旧让孙新、顾大嫂、石勇、时迁在两个地方开店。刘唐、杜迁抓到了韩滔,把他绑起来押到山寨。
宋江见了,亲自去解开他的绳子,请上厅来,以礼相待,请他喝酒吃饭,让彭圯、凌振劝他入伙。
宋清:我以为宋江又要玩老套路,没想到是新套路。
韩滔也是七十二地煞的命数,自然意气相投,就在梁山泊做了头领。宋江就让他写封信,让人到陈州去接韩滔的家人来山寨中完聚。
宋江很高兴能破了连环马,又得了那么多兵马、盔甲、兵器,每天摆宴席庆功;仍旧调拨头领到各路守把,提防官兵,不在话下。这时候呼延灼的头像开始闪烁,宋清觉得他应该也要来当个头领,不知道还有什么幺蛾子,就溜下山去了。
话说呼延灼折了这么多官军人马,不敢回京,独自一个人骑着那匹踢雪乌骓马,把盔甲拴在马上,在路上逃难;身上又没有盘缠,只好解下束腰的金带,卖来做盘缠。在路上寻思道:“没想到今天闪得我到这种境地!现在去投奔谁好?.....。”猛然想起:“青州的慕容知府以前与我有一面之缘,何不去那里投奔他?.....。再打通慕容贵妃的关节,那时再带兵来报仇也不迟!”
在路走了二天,当晚又饿又渴,看见路旁有一个村酒店,呼延灼下了马,把马拴住在门前的树上;走进店里,把鞭子放在桌上,坐下了,叫酒保取酒肉来吃。酒保道:“小人这里只卖酒。要肉的话,村里刚才杀了羊,如果要,小人就去买。”
呼延灼把腰里的袋子解下来,取出些金带卖来的碎银两,拿给酒保,道:“你去买一条羊腿给我煮了,再找点草料,喂养我这匹马。今天晚上就在你这里睡一晚,明天就往青州府里去。”
酒保道:“官人,在这里睡也没事,只是没有好床。”
呼延灼道:“我是行军打仗的人,只要有个睡处就行。”
酒保拿了银子去买羊肉,呼延灼把马背上带着的盔甲取了下来,给马松了肚带,坐在门前。等了半天,只见酒保提着一只羊腿回来。呼延灼就叫他先拿去煮了,再买三斤面来做饼,打两角酒来。酒保一边煮肉做饼,一边烧洗脚水给呼延灼洗了脚,就把马牵在屋后的小屋下。
酒保去给马切草煮料,呼延灼先弄点热酒喝了一杯。过一会儿肉熟了,呼延灼叫酒保过来,也给他些酒肉吃了,吩咐道:“我是朝廷的军官,因为收捕梁山泊失利,准备到青州投奔慕容知府。你好好给我喂养这匹马,——这是今上御赐的,名为‘踢雪乌骓马’。明天我重重的赏你。”
酒保道:“感谢相公。我有一件事让相公得知;离这里不远有座山,叫做桃花山。山上有一伙强人,——带头的是打虎将李忠,第二个是小霸王周通。——聚集着六七百小喽啰,打家劫舍,经常来骚扰村坊。官府好几次派捕盗官兵来抓他都没成功。相公夜里一定要小心,不要睡太死。”
宋清:这是当初鲁智深偷银酒器的地方,差点忘了。
呼延灼说道:“我有万夫不当之勇,就算那帮家伙全部都来,又能咋地!只要给我好生喂养这匹马。”吃了一会儿酒肉饼子,酒保在店里安排了一个床铺,让呼延灼睡了。
呼延灼一来好几天心情烦躁,二来又多喝了几杯酒,就和衣而睡。一觉直睡到十二点左右才醒,只听见屋后酒保在那里叫唤起来。
呼延灼听了,连忙跳了起来,提了双鞭,走到屋后问道:“你在这里喊什么?”
酒保道:“小人起来给马上草,只见篱笆被推翻,相公的马被人偷走了!远远地看见三四里火把还有点亮,一定是那里去了!”
呼延灼道:“那里又是什么地方?”
酒保道:“眼看那条路上,正是桃花山的小喽啰偷去了!”
呼延灼吃了一惊,就叫酒保引路,在田埂上追了二三里。火把看也看不见,正不知往哪里去了。呼延灼说道:“要是没有了御赐的马,这可怎么是好!...。”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