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保倒酒,连倒了六七遍。宋江因为见了这两人,心中高兴,喝了几杯,忽然心里想要喝点鱼辣汤,就问戴宗道:“这里有好的鲜鱼吗?”
戴宗笑道:“兄长,你没见满江都是渔船?这里正是鱼米之乡,怎么会没有鲜鱼。”
宋江道:“整点辣鱼汤醒酒最好。”
戴宗就叫酒保,让他做三份加辣的“点红白鱼汤”来。一会儿就做好了汤端过来。宋江看了,说道:“‘美食不如美器。’虽然是个酒肆之中,真的好整齐的器皿!”拿起筷子来,劝戴宗、李逵吃,自己也吃了些鱼,呷几口汤汁。李逵也不用筷子,就用手从碗里捞起鱼来,连着骨头都嚼了。宋江看了忍不住笑,呷了两口汁,就放下筷子不吃了。
戴宗道:“兄长,一定是这鱼腌过了,不中仁兄心意。”
宋江道:“不才就是酒后只爱口鲜鱼汤喝,这个鱼真的是不怎么好。”
戴宗应道:“就算是小弟也吃不下去,是腌的,不好吃。”
李逵嚼了自己碗里的鱼,就说道:“两位哥哥都不吃,我就替你们吃了。”就伸手到宋江碗里捞过来吃了,又去戴宗碗里也捞过来吃了,那鱼滴滴点点的,淋了一桌子汁水。
宋江见李逵把三碗鱼汤和骨头都嚼了,就叫酒保来,吩咐道:“我这大哥应该是是肚子饿了。你快去大块肉切二斤来给他吃,完了一起算钱给你。”
酒保道:“小人这只卖羊肉,却没有牛肉。要肥羊就有。”
李逵听了,就把鱼汁劈脸泼过去,淋那酒保一身。
戴宗喝道:“你又做什么!”
李逵应道:“这家伙如此无礼,欺负我只吃牛肉,不卖牛肉给我!”
酒保道:“小人只是问一声,也不多话。”
宋江道:“你去只管切来,我给你钱。酒保忍气吞声,去切了三斤羊肉,做一盘端来放桌子上。李逵见了,也不问,大把抓来只顾吃;弹指间,把这三斤羊肉都吃完了。
宋江看了道:“壮哉!真好汉也!”
李逵道:“这宋大哥就知道我的鸟意!吃肉不比吃鱼强?”
戴宗叫酒保来,问道:“刚才的鱼汤,做得非常不错,鱼却是腌了的不好吃。要是还有什么好的鲜鱼,另外做些辣汤来,给我这位官人醒酒。”
酒保笑道:“不敢瞒院长说,这鱼真的是昨晚的。今天的活鱼还在船里面,打鱼的那些人因为老板不在,又不敢卖,因此没有好鲜鱼。”
李逵跳起来道:“我去讨两尾活鱼来给哥哥!”
戴宗道:“你别去!就请酒保去拿回几尾来就行了。”
李逵道:“船上打鱼的不敢不给我!急什么!”
戴宗阻拦不住,李逵一溜烟去了。戴宗对宋江说道:“兄长别见怪。小弟带这人来见面,全没点体面,羞辱死人!”
宋江道:“他生性就是这样的,怎么能让他改?我倒敬他真实,不虚伪。”两个就在琵琶亭上讲点笑话取乐。
话说李逵走到江边看时,只见那渔船一字排开,约有八九十只,都拴在绿杨树下。船上的渔人,有斜枕着船梢睡的,有在船头上结网的,也有在水里洗澡的。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一轮红日即将西下,不见主人来开舱卖鱼。
李逵走到船边,喝一声道:“你们船上的活鱼,拿两尾来给我!”
那渔人应道:“我们等不到渔牙子主人来,不敢开舱。你看那些贩子都在岸上坐着等。”
李逵道:“等什么鸟主人!先拿两尾鱼来给我!”
那渔人又答道:“纸都没有烧,怎么敢开舱!到哪里先拿鱼给你?”
李逵见他们不肯拿鱼,就跳上一只船去。渔人哪里阻拦得住。李逵不懂得船上的事,只管把竹笆篾拔出来。渔人在岸上,只叫得“完了!”李逵伸手去艎板底下一摸时,哪里有一个鱼在里面?
原来那大江里的鱼船,船尾开半截大孔,放江水出入,养着活鱼,再把竹笆篾拦住,这样船舱里有活水往来,可以养着活鱼。因此,江州有好鲜鱼。这李逵不知道,倒先把竹笆篾提起来了,将那一舱活鱼都放走了。
宋清:真是不干人事。
李逵又跳过那边船上去拔另一个竹篾。那七八十个渔人都跑上船,拿竹篙来打李逵。李逵大怒,发起脾气,就脱下布衫,见那乱竹篙打过来,两只手一架,就抢了五六条在手里,扭葱一样一把都扭断了。
渔人看见了,都大吃一惊,赶紧去解了缆,把船撑开跑了。李逵更怒,就光溜溜的拿了截断竹篙,上岸来追着人乱打,小贩们一哄而散,挑了担就跑。
正在闹得凶的时候,只见一个人从小路里走出来。众人看了,叫道:“主人来了!这黑大汉在这里抢鱼,都赶散了渔船!”
那人道:“什么黑大汉,敢如此无礼?”
众人用手指道:“那家伙现在还在岸边追着人打!”
那人冲了过去,喝道:“你这家伙吃了豹子心,老虎胆,也敢来搅乱老爷的生意!”
李逵看那人时,只见六尺五六的身材,三十二三年纪,嘴边一圈胡子;头上裹顶青纱万字巾,上穿一领白布衫,腰系一条绢搭膊,下面青白麻鞋,手里提条秤。
那人正在来卖鱼,看见李逵在那里横七竖八打人,就把秤递给小贩接了,追上前来,大喝道:“你这家伙要打谁?”
李逵不回话,抡起竹篙,往那人就打。那人冲过去,一把夺了竹篙。李逵就一把揪住那人头发,那人就攻击他下三路,要放倒李逵,但是怎敌得过李逵牛一般的气力,一把推开去,不能够近身。那人就往李逵肋下锤了几拳,李逵一点都不在意。那人又飞起脚来踢,被李逵一下子把头按了下去,提起砂锅般大小拳头,就往那人脊梁上擂鼓似的打,那人怎么也挣扎不开。
宋清:攻击防御都很高,天生的坦克,居然被宋江十两银子就收买了。
李逵正打得起劲,一个人在背后拦腰抱住,一个人就来帮住手,喝道:“使不得!使不得!”李逵回头一看,原来是宋江、戴宗。李逵就放了手,那人刚刚得脱身,就一溜烟跑了。
戴宗埋怨李逵说:“我让你别来讨鱼,你又在这里和人打架!万一你一拳打死了人,你不去偿命坐牢?”
李逵应道:“你怕我连累你?要是我打死了一个,我自己去承担!”
宋江便道:“兄弟,不要吵架,拿了布衫,咱们先去喝酒。”
李逵到那柳树根上捡起布衫,搭在胳膊上,跟着宋江、戴宗就走,走不到十多步,只听见背后有人叫骂道:“黑煞笔!这次我要和你比个输嬴!”
李逵转过头来看时,原来就是刚才挨打的那人,他脱得光溜溜的,露出一身白绢似的白肉,头上去了巾帻,独自一个拿竹篙撑着一只渔船,追过来,嘴里大骂道:“千刀万剐的黑煞笔!老爷要是怕你就不算好汉!跑的不是汉子!”
李逵听了大怒,吼了一声,丢了布衫,急忙转过身去。那人就把船稍微靠过来凑在岸边,一手把竹篙点定了船,嘴里不停地大骂着。
李逵也骂道:“是好汉就上岸来!”
那人把竹篙往李逵腿上就捅,撩拨得李逵火起,“腾”地跳到船上。说时迟,那时快,那人就等着诱惑李逵上船,就把竹篙往岸边一点,脚一蹬,那只渔船就箭似的往江心里去了。
宋清:哦豁。
李逵虽然也懂点水性,但是又不高,当时就慌了手脚。那人也不叫骂,丢了竹篙,叫声“你来!现在我一定要和你比个输嬴!”就把李逵腰带抓住,嘴里说道:“先不和你这家伙打架,先让你喝点水!”两只脚把船只一晃,船底朝天,英雄落水。两个好汉“扑通”一声,都翻筋斗掉下江里去。
宋江、戴宗赶紧追到岸边,那只船已经翻在江里。两个只能在岸上叫苦。江岸边早就有三五百人在柳阴底下看,都说道:“这黑大汉这次上当了!就算能捡回性命!也要喝一肚皮水!”
宋江、戴宗在岸边看时,只见江面开阔处,那人把李逵提了起来,又按了下去。两个就在江心里面,清波碧浪之间:一个显出浑身黑肉,一个露出遍体霜肤,两个打做一团,绞成一块。江岸上那三五百人没一个不喝采。
宋清:爱看热闹,果然是老传统。
当时宋江、戴宗,看见李逵被那人在水里揪住,灌得翻白眼,又提起来,又按下去,吃了老大亏,就叫戴宗请人去救。戴宗问众人道:“这白大汉是谁?”
有认得的说道:“这个好汉就是这里卖鱼的主人,叫做张顺。”
宋江听了,猛然想道:“莫非是绰号‘浪里白条’的张顺?”
众人道:“正是,正是。”
宋江对戴宗说道:“我有他哥哥张横的家书在营里。”
戴宗听了,就向岸边高叫道:“张二哥不要动手!有你哥哥张横的家书在这里!这黑大汉是俺们兄弟,你先饶了他,上岸来说话!”
张顺在江心里,听见是戴宗叫他,又是认得的,就放了李逵,游到岸边,爬上岸来,看着戴宗,行个礼,说道:“院长,勿怪小人无礼。”
戴宗道:“足下请看我的面子上,先去救了我这兄弟上来,再让你见一个人。”张顺又跳下水里,游了过去。
李逵正在江里探头探脑,假装不会游泳。张顺一会儿就游到他身边,带住了李逵的一只手,自己用两条腿踏着水浪,如履平地;那水不过到他肚皮,淹着肚脐的位置;还摆着另外一只手,一直拖着李逵上岸去。江边的人个个喝采,宋江看了也呆了半晌。
宋清:这游泳水平不符合逻辑。
张顺、李逵都到岸上后,李逵喘做一团,嘴里不停的吐白水。戴宗道:“先请你们都到琵琶亭上说话。”
张顺找了布衫穿着,李逵也穿了布衫。四个人再到琵琶亭上去。戴宗就对张顺道:“二哥,你认得我吗?”
张顺道:“小人自然认得院长,只是无缘,没有拜会。”
戴宗指着李逵问张顺道:“足下平常曾认得他吗?今天倒是冲撞了你。”
张顺道:“小人怎么不认得李大哥,只是没有交手。”
宋清:果然,混江湖也要在认识和不认识之间灵活切换。
李逵道:“你也灌得我够够的了!”
张顺道:“你也打得我好了!”
戴宗道:“你们两个今天做个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
李逵道:“你路上别碰着我!”
张顺道:“我就在水里等你就行了!”
四人都笑起来,大家互相行了礼。戴宗指着宋江对张顺道:“二哥,你以前认得这位兄长吗?”
张顺看了道:“小人真的不认得。这里也没有见过。”
李逵跳起身来道:“这哥哥就是黑宋江!”
张顺道:“莫非是山东及时雨、郓城宋押司?”
戴宗道:“正是公明哥哥。”
张顺纳头便拜道:“久闻大名,没想到今天能够见面!经常听到江湖上来往的人说兄长清德,扶危济困,仗义疏财。”
宋江答道:“小可何足道哉。前几天来的时候,在揭阳岭下混江龙李俊家里住了几天;后来在浔阳江,因为和穆弘相会,得遇令兄张横,修了一封家书,寄来给足下,放在营内,没有带过来。今天就和戴院长、李大哥来这里琵琶亭喝三杯,顺便看看江景。宋江偶然酒后想找些鲜鱼汤醒酒,没想到他非要来讨鱼。我们两个拦不住他,只听见江边大喊热闹;叫酒保看时,说是黑大汉和人打。我们两个急急走来劝解,没想到与壮士相会。今日宋江一次得遇三位豪杰,岂非天幸!先请同坐,再酌三杯。”又叫酒保重整杯盘,再备酒食。
张顺道:“既然哥哥要好鲜鱼吃,兄弟去取几尾来。”
宋江道:“最好。”
李逵道:“我和你去讨。”
戴宗喝道:“又来了!你喝了这么多水,还不开心?”
张顺笑了起来,拉了李逵手,说道:“我现在和你去讨鱼,看别人怎样。”
两个下琵琶亭去。到了江边,张顺只是呼哨一声,只见江上渔船都撑拢来到岸边,张顺问道:“哪个船里有金色鲤鱼?”
只见这个应道:“我船上有!”那个应道:“我船里有!”一霎时,就凑拢十多尾金色鲤鱼来。张顺选了四尾大的,折根柳条穿了,先让李逵拿去亭上处理。张顺自己清点了行贩,吩咐了小牙子拿秤卖鱼;张顺自己又去琵琶亭上陪侍宋江。
宋江谢道:“怎么要这么多?只要给一尾就够了。”
张顺答道:“些小微物,何足挂齿。兄长吃不完,就带回行馆做下饭菜。”两个按年龄坐了。李逵说自己年纪大,坐了第三位。张顺坐第四位。又叫酒保拿两樽“玉壶春”上等酒来,还有些海鲜之类下酒菜。张顺吩咐酒保把一尾鱼做辣汤;用酒蒸一尾,叫酒保切成鱼片。四人饮酒聊天,各叙胸中之事。
正说得高兴,只见一个女娘,年方二八,穿一身纱衣,来到跟前,深深的道了四个万福,顿开喉音便唱。李逵正准备卖弄胸中很多豪杰事情,却被他唱起来一搅,另外三个都去听唱曲了,打断了他的话头。
李逵怒从心起,跳起身来,把两个指头往那女娘额上一点。那女娘大叫一声,蓦然倒地。众人上前看时,只见那女娘桃腮似土,檀口无言。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