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李逵赶到董店东的时候,太阳已经快下山了。一路跑到家中,推开门,走进里面,只听见娘在床上问道:“是谁进来?”
李逵看时,只见娘双眼都瞎了,坐在床上念佛。李逵道:“娘,铁牛回家了!”
娘道:“我儿,你去了这么久,这几年又在哪里安身?你的大哥只会在别人家做长工,才能得些饭食吃,养娘全不顶事!我经常想你,眼泪流干,因此瞎了双目。你最近在做什么?”
李逵寻思道:“我要是说在梁山泊落草,娘一定不肯去;我只说假话就行了。”李逵应道:“铁牛现在做了官,日子也上了路,专门来接娘。”
娘道:“这样的话就好了!——只是你怎么和我去呢?”
李逵道:“铁牛背娘到前面大路,找一辆车儿载去。”
娘道:“你等大哥回来,再做商议。”
李逵道:“等他做什么,我和你自己去就行了。”
正准备要走,只见李达提着一罐子饭过来。进了门,李逵见了就拜道:“哥哥,多年不见!”
李达骂道:“你这家伙回来做什么?又来连累人!”
娘就道:“铁牛现在做了官,专门回家来接我。”
李达道:“娘呀!别信他放屁!当时他打死了人,害得我披枷带锁,受了万千的苦。现在又听人说,他和梁山泊贼人勾结,劫了法场,闹了江州,现在在梁山泊做了强盗。前几天江州的公文下来,安排在原籍追捕正身,正要抓我到官府去,又幸亏财主替我给官府解释,说:‘他兄弟已经十来年不知去向,也没有回过家,莫非是同名同姓的人冒供籍贯?’又替我上下花钱,因此没有被官府仗限追要。现在出榜赏三千贯抓他!——你这家伙不死,还跑到家里来胡说八道!”
李逵道:“哥哥不要生气,和你一起上山去快活,多少也比现在好。”
李达大怒,本来想追打李逵,又怕打不过他,就把饭罐丢在地上,开门走了。李逵道:“他这一去,必会叫人来抓我,肯定脱不得身,不如早点跑了算了。我大哥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大银,我先留下一锭五十两的大银子放在床上。大哥回来看见了,必然不会追来。”李逵就解下腰包,取一锭大银放在床上,叫道:“娘,我来背你走。”
娘道:“你背我到哪里去?”
李逵道:“你别问我,只管走快点就行了。我来背你去,不妨。”李逵当下背了娘,提了朴刀,出门往小路里就走。
话说李达跑到财主家报了,带着十来个庄客,飞也似追到家里,看时,不见了老娘,只见床上留下一锭大银子。李达见了这锭大银,心中寻思道:“铁牛留下银子,背娘去哪里藏了?......必然是梁山泊有人和他一起来,我要是追去,倒会被他坏了性命。他背着娘,必然是去山寨里快活。”
众人没有看见李逵,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李达对众庄客说道:“这铁牛背娘走了,也不知道往哪条路去了。这里小路又多,怎么去追他?”众庄客见李达也没办法,在那里停了一会儿,也各自回去了。
李逵怕李达带人追来,背着娘,专门找乱山深处的僻静小路走。眼看天色晚了,李逵背到岭下。娘双眼不明,不知道早晚,李逵认得这条岭叫做沂岭,到对面那边去,才有人家。娘儿两个趁着星明月朗,一步步走上岭去。
娘在背上说道:“我儿,哪里找口水来给我喝也好。”
李逵道:“老娘,先等过了岭,找个人家安歇了,做些饭吃。”
娘道:“我中午吃了些干饭,现在口渴得不行了!”
李逵道:“我喉咙里也快冒烟冒火了,你先等我背你到岭上,再找水给你喝。”
娘道:“我儿,真的快渴死我了!救一救我!”
李逵道:“我也困倦得不行了!”李逵眼看熬到岭上松树边的一块大青石上,把娘放下,插了朴刀在侧边,吩咐娘道:“耐心坐一坐,我去找水来给你喝。”
李逵听见溪涧里有水响,听着声音找路去,绕过了两三处山脚,才来到溪边,捧起水来自己喝了几口,寻思道:“怎样才能把这水拿去给娘喝?......”站起身来,东观西望,远远地看见山顶上有一座庙。李逵道:“好了!”攀藤揽葛,走到庵前,推开门看时,是个“泗洲大圣”祠堂,前面只有一个石香炉。
李逵用手去提,原来这竟然是连着座子一起凿成的。李逵拔了几次,哪里拔得动,一时性起,连着那座子一起提到前面石阶上一磕,把那香炉磕了下来,拿着再到溪边,把这香炉放在水里泡着,拔起乱草,洗得干净,舀了半香炉水,双手抬着,再找到原来的路,夹七夹八走上岭去。终于到了松树边石头上,没有看见娘,只见朴刀插在那里。
宋清:大哥,你找个水到处拖拖拉拉,浪费了太多时间,按照剧情,现在应该是老虎已经把人吃了。
李逵叫娘喝水,杳无踪迹。叫了很久也没人答应,李逵心慌,丢了香炉,睁大双眼,四下里看时,也并不见娘。走了不到三十多步,只见草地上有团团血迹。
李逵见了,一身肉都发抖,跟着那血迹找过去,找到一个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在那里啃一条人腿。
李逵忍不住抖,说道:“我从梁山泊回来,专门为了接老娘,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倒背来给你吃了!那鸟大虫拖着的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
心头火起就不抖了,赤黄胡子早就竖起来,把手中朴刀挺起,来捅那两个小虎。这小大虫被捅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刀落,先捅死了一个,另一个往洞里就钻了进去。李逵追到洞里,也捅死了。
李逵又钻进那老虎洞里面,趴在里面,看外面的时候,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往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孽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胯边拿出腰刀。
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往窝里一翦,就把后半截身体坐了进去。李逵在窝里看得清清楚楚,就拿刀朝母大虫屁股下,使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戳中那母大虫的肛门。李逵使的力气太大,连着那刀靶也直送进肚子里去了。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在洞口带着刀,就跳过涧边去了。
宋清:超级千年杀!这老虎也没警惕意识了。
李逵拿了朴刀,在洞里追了出去。那老虎屁股疼,一下子就冲到山石下面去了。李逵正准备去追,只见见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枝像雨点一样打了下来。自古道:“云从龙,风从虎。”那一阵风起的地方,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呼”地一下,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
那大虫向李逵猛的一扑,那李逵也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力尽,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也没有再掀再翦:一来怕伤口疼痛,二者也伤着它那气管。那大虫退了不到六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一下子就死在岩下。
那李逵一会儿就杀了母子四虎,又到虎窝边上,拿着刀又看了一遍,就怕还有大虫,确实没有其他踪迹。李逵也困乏了,走到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亮。
第二天早晨,李逵又来收拾亲娘的腿和剩下的骨殖,用布衫包裹好了,到泗州大圣庙后面挖一个土坑葬了。李逵大哭了一场,肚里又饥又渴,就收拾好包裹,拿了朴刀,找条路慢慢的走过岭去。
只见六七个猎户都在那里收拾打猎的陷阱和弩箭。看见李逵一身血污,走下岭来,众猎户吃了一惊,问道:“你这客人莫非是山神土地?怎么敢独自一个人过岭来?”
李逵听他们这么问,自己在肚里寻思道:“现在沂水县出榜,赏三千贯钱抓我,我怎么敢说实话?只能说点假话了。”答道:“我是过路的客人。昨晚和娘过岭来,因为我娘要找水喝,我去岭下取水,被那大虫把我娘拖去吃了。我就一直找到虎窝里,先杀了两个小虎,后杀了两个大虎。在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亮,方才下来。”
众猎户齐叫道:“不信,你一个人怎么能杀了四个虎?就算是李存孝和子路,也只打得过一个。这两个小虎还不打紧,那两个大虎非同小可!我们因为这个畜生,不知都吃了几顿棍棒。这条沂岭,自从有了这窝虎在上面,整三五个月没人敢走。我们不信!难道是你骗我?”
李逵道:“我又不是这里的人,没什么原因哄你做什么?你们不信,我和你上岭去找给你,就带些人去扛了下来。”
众猎户道:“如果真的有,我们要重重的谢你。——真的是太好了!”众猎户打起呼哨来,一霎时,聚起了四五十人,都拿了铙钩枪棒,跟着李逵,再上岭去。
此时天大亮了,众人都到那山顶上。远远看见窝边果然杀死了两个小虎:一个在窝里,一个在外面;一只母大虫死在山边,一只雄虎死在泗州大圣庙前。众猎户见了杀死四个大虫,全都非常高兴,就用绳子绑起来。众人扛抬下岭,就邀李逵一起去领赏,又先请人报知里正和大户,都来迎接着,先抬到一个大户人家,叫做“曹太公”的庄上。
那人曾经做过县史,家中也有几贯浮财,专门在附近胡作非为;刚刚来的时候,就拉起几个不三不四的人恐唬邻里;平时最会谈忠说孝,只是口是心非。当时曹太公亲自来接,相见了,邀请李逵到草堂上坐好,问起了杀死老虎的缘由。
李逵就把夜里和娘到岭上要水喝,......因此杀死大虫的话说了一遍。众人都呆了。曹太公动问:“壮士高姓名讳?”
李逵答道:“我姓张,无名,只叫做张大胆。”
曹太公道:“真的是大胆壮士!不这样胆大,怎么能杀掉四个大虫!”又叫叫安排酒食款待,不在话下。
话说当村里知道沂岭杀了四个大虫,抬到了曹太公家,惊动了村坊道店,哄得不管前村后村、山僻人家、大男幼女,都成群结队来看老虎,看见曹太公接待着打虎的壮士在厅上喝酒。
人群中恰好有李鬼的老婆,逃在前村的爹娘家里,跟着众人也来看虎,认得李逵的模样,慌忙回家对爹娘说道:“这个杀虎的黑大汉,就是杀了我老公,烧了我屋的。他叫做梁山泊黑旋风。”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