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烨青颓然地瘫坐在椅子上,无力地挥了挥手。
“……准备车队,我们……去内比都。”
当天下午,一支由数十辆汽车组成的车队,在数百名亲兵的护卫下,仓皇地驶离了东芝,向着缅国腹地逃去。
苏烨青的离开,像抽走了东芝最后的主心骨。
接下来的几日,整个掸邦高原的战局呈现出一面倒的态势。
万马郎、海吧、孟买、孟佳、嚯叮……一座座曾经由大小军阀盘踞的城市,在“汉唐军”的钢铁洪流面前,几乎没有组织起任何像样的抵抗,便纷纷城破。
汉唐军的旗帜,插遍了高原的每一个角落。
至此,整个掸邦高原,彻底易主!
何雨柱站在东芝城的最高处,俯瞰着这座美丽而富饶的高原城市,心中豪情万丈。
他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传我命令!”
他迅速下达指令。
“留下一万名嫡系部队,驻守东芝及周边要塞!将领地发展,就设在东芝城外的隐蔽山谷中,由行政总长何晏全权负责后续的接收、管理和发展工作!”
他将最大的依仗和最稳固的后方,交给了最信任的人。
而他自己,则将目光投向了更远处那片更为混乱、也更为富饶的土地。
“其余部队,随我出发!目标...金三角核心区!”
……
内比都,缅国新都。
苏烨青的到来,在缅国的政治中心掀起了轩然大波。
当他狼狈地出现在议会大厅,将掸邦高原失守的消息公之于众时,整个议会一片哗然。
“国耻!这是我们缅国独立以来最大的国耻!”
苏烨青在议会讲台上,声泪俱下,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为国抗争却不幸失败的悲情英雄。
他绝口不提自己的不战而逃,而是将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汉唐军”。
“议员们!同胞们!那支所谓的‘汉唐军’,根本不是什么缅国后裔!他们是彻头彻尾的侵略者!是来自北边华夏的野心家!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分裂我们的国家,奴役我们的人民!”
他挥舞着手臂,用最煽动的言辞,挑动着议员们的民族情绪。
“我在此,以缅国总统的名义,向联合国发出最紧急的呼吁!请求国际社会对华夏的侵略行径进行制裁!同时,我要求‘汉唐军’立刻、无条件地撤出我们的领土!”
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成功地将国内矛盾转移到了民族仇恨之上。
紧接着,他图穷匕见,将目光投向了台下坐着的一位神情严肃的将军。
“我命令!陆军总司令,武烈将军!”
苏烨青的声音变得高亢而严厉。
“立刻集结一万五千名中央军,即刻北上!收复东芝,将所有侵略者,赶出我们的国土!”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武烈的身上。
武烈,是缅国军方另一大派系的首领,也是苏烨青最大的政敌。
让他去打这场硬仗,苏烨青的算盘打得噼啪作响。
赢了,功劳是总统领导有方;输了,正好可以借机削弱武烈的兵权,清除异己。
武烈站起身,面沉如水。
他心中将苏烨青骂了个狗血淋头,但在这等大义凛然的场合,他根本无法拒绝。
“……是,总统先生。”
他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会议结束后,武烈虽然接到了命令,却迟迟没有行动。
他一边以“粮草未足、军备需整”为由拖延着出征的时间,一边秘密地派出手下,通过各种渠道,联系联合国观察团和北方的华夏。
武烈是个精明的军人,他从前线传回的零星情报中,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那支“汉唐军”的战斗力,强得有些诡异。
他不愿意拿自己赖以生存的部队,去和那样一个神秘的对手硬碰硬,为政敌火中取栗。
他更希望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
而就在缅国高层勾心斗角、互相扯皮的时候,苏烨青在议会上的那番演讲,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世界。
“缅北突现神秘华人军队,半月内占领掸邦高原!”
“缅国总统控诉华夏入侵,请求联合国干预!”
“‘汉唐军’究竟是何来历?金三角局势再起波澜!”
一时间,全世界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这片原本不甚起眼的东南亚山区。
各国的情报机构疯狂运转起来,想要搞清楚这支突然冒出来的“汉唐军”,究竟是何方神圣。
而在众说纷纭之际,被指为“幕后黑手”的华夏,率先有了正式的回应。
紧接着,一则来自东方大国...华夏的官方声明,通过各大国际通讯社,传遍了世界。
华夏方面的回应,言辞简洁却无比犀利。
声明中严正指出,华夏人民解放军从未有任何一支部队进入过缅甸国境之内,对所谓“入侵”的指控,纯属无稽之谈。
然而,声明的后半段,却话锋一转,以一种意味深长的口吻“提醒”国际社会。
据可靠情报,在数月前的西南战役中,一部分被打散的光头残兵败将,确实逃入了缅北及金三角的茫茫林海之中。
这则声明,如同一记精妙的太极推手,瞬间将所有压力和焦点,从自己身上干干净净地推了出去,并精准地扣在了另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势力头上。
这暗示不言而喻...所谓的“汉唐军”,恐怕就是那些不甘失败的光头部队,是他们贼心不死,在缅北占山为王!此事,与我新生之华夏,无半点关系!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