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穿越小说 > 重生签到:我回到了爸妈确诊那天 > 第187章 灶火不熄
换源:


       清晨六点的晨光裹着露水漫进窗户时,林川已经轻手轻脚套上了棉拖鞋。

他没像往常那样先摸手机看签到提示,而是顺着记忆里最熟悉的路径走向厨房——地板第三块木板会吱呀轻响,他特意把脚偏了半寸。

厨房的瓷砖在晨光里泛着青白,冰箱冷藏室第二层最里面,那个用粗布裹着的陶瓮安静躺着。

林川掀开布角,发酵了十七个小时的老酵头正鼓着细密的小泡,酸香混着麦香在空气里洇开。

这是母亲周秀芬去年冬天手把手教他的,说老酵头得看天温,像照顾新生儿似的,“你爸小时候,他娘就是这么揉面的,那时候穷,可面香能飘半条巷子。”

铁锅架在燃气灶上,林川往掌心呵了呵气才去拧旋钮。

蓝色火苗“轰”地窜起来,他往锅里倒了勺花生油,等油面浮起细小微泡时撒了把葱花。

“噼啪——”第一声爆响惊得他手一抖,却在转身时对上了门口的目光。

周秀芬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睡衣,头发还松松挽着昨晚的发髻,手里攥着的保温杯都忘了放下。

“川川?”她声音发颤,像是怕惊散了什么,“你怎么起这么早?”

林川把火调小,用木铲翻了翻锅里的饼。

金黄的边缘开始卷起,他没回头:“昨晚看你给张姨装语音器装到十点,今早想让你多睡会儿。”面团在掌心压出浅痕,他想起前世母亲总说“厨房的灶火不能断”,那时他只当是老一辈的讲究,现在才懂,那是烟火气里最实在的牵挂。

周秀芬一步步挪到灶台边,鼻尖动了动:“这酵头……是我妈传下来的那罐?”她伸手碰了碰陶瓮的边沿,指腹蹭到粗布上没洗净的面渍,“上回大扫除我找了半天,还以为收箱子底了。”

“在北屋旧衣柜第三层,和爸的工牌放一块儿。”林川把烙好的饼铲进白瓷盘,饼面裂开细密的纹路,露出里面揉进去的芝麻,“您说过,老物件得和最在意的东西搁一块儿。”

周秀芬突然伸手抹了把眼睛。

晨光透过纱窗落在她眼角的皱纹里,像落了层细碎的金粉。

“你爸最爱这口,”她吸了吸鼻子,声音却笑开了,“说像小时候他娘在灶前揉面,他蹲在门槛边偷揪面剂子,被他娘拿擀面杖追着打——”

“——结果面剂子掉地上,被咱家老黄狗叼走了。”林川接得顺口,抬头时正撞进母亲发亮的眼睛里。

油锅里的第二块饼开始滋滋作响,林川忽然明白。

从前系统总在手机屏上跳红框提醒“今日签到地点:厨房”,可此刻蒸汽模糊了玻璃,母亲的手搭在他手背教他怎么掌握火候,这种温度,比任何奖励都烫得人心窝发暖。

“叮——”门铃声打断了厨房里的响动。

林小雨提着电脑包撞进来,发梢还沾着小区喷泉的水珠:“哥!新接口调试需要你手机,昨晚说的‘家庭守护联盟’平台——”她话音顿住,视线扫过餐桌上的烙饼,“嚯,妈您今儿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是你哥做的。”周秀芬把饼盘往女儿跟前推了推,眼底的水光还没褪尽,“去洗手,吃完再干活。”

林小雨扒拉了两口饼,突然凑到林川跟前:“哥,你手机借我。”她熟门熟路解锁屏幕,家徽界面的蓝光在她镜片上晃了晃,“奇了怪了,昨天还只能随机抽资源,今儿怎么能选模块了?”她指尖点在【传承】选项上,界面立刻弹出《基层适老化改造标准草案》,“这不是‘家徽计划’正缺的技术规范吗?!”

林川擦着灶台笑:“昨晚和系统‘聊’了会儿。”他指腹摩挲着手机边缘,“它现在像面镜子,我心里想着要帮社区老人改造卫生间,它就推了草案;我想让妈教更多阿姨做老酵头,它就给了非遗面食培训资源。”

“那要是我想——”

“——你想给山区孩子做远程医疗平台,它自然会给你对应的专家联系方式。”林川截断妹妹的话,“但前提是,你得先把‘想做’刻进骨头里。”

林小雨盯着屏幕上的草案,喉结动了动。

她忽然想起三年前哥哥在医院走廊哭到窒息的模样,那时他攥着诊断书说“我什么都做不了”,现在他站在晨光里,说“我学会自己看了”。

手机在林川掌心震动,是苏晚发来的照片。

张姨歪歪扭扭的字迹占满半张纸:“以前怕智能机器冷血,现在才知道,是人心让它暖起来的。”配图里,周秀芬正半蹲着教王爷爷按语音唤醒键,老太太的手覆在老人枯枝似的手背上,声音软得像棉花:“王伯,您喊‘小助手’的时候,把舌头卷起来,像喊自家孙女儿那样——”

林川把照片设为屏保,抬头正看见母亲踮脚往吊柜里放陶瓮。

她的蓝布围裙搭在椅背上,边角磨得起了毛,却洗得发白干净。

他忽然懂了苏晚说的“亲情反哺”——曾经他用系统资源托住父母的晚年,现在父母正用最朴素的温度,托住更多老人的黄昏。

下午三点,老吴医生的电话来得突然。

林川刚送走社区来取适老化改造方案的工作人员,手机在茶几上震动得嗡嗡响。

“小林,”老吴的声音带着少见的严肃,“我调了赵老太太的脑部扫描数据,结合三十年前的实验记录……”电话那头翻纸的声音沙沙响,“你们林家的系统,不是什么金手指。”

林川握着茶杯的手紧了紧:“那是什么?”

“是家族潜意识的传承机制。”老吴长叹一声,“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批医护人员做‘心理干预疗法’实验,用强烈的守护执念激活潜在的记忆共鸣。赵老太太是实验记录里的‘观察者’,而你们林家……”他顿了顿,“是‘守护者’。”

林川望着窗外摇晃的晾衣绳,周秀芬的蓝布围裙和林建国的工装裤在风里荡啊荡。

“所以系统提示的‘信念储存’,其实是……”

“是你们一代又一代用日常守护固化的执念。”老吴的声音放软了,“小林,你们不是得了什么宝贝,是接了祖辈的接力棒。”

深夜十一点,林川把父母三年来的体检报告摊在茶几上。

泛黄的纸张边缘卷着毛边,每一页异常指标旁都有铅笔标注:“2023.5.12系统奖励省肿瘤医院专家号”“2024.3.7签到获得靶向药试用资格”“2025.8.21亲情能量提升,肺部结节缩小0.3cm”。

他忽然笑了。

原来系统从不是上帝视角的施舍者,而是他疏忽时的提醒铃——前世他总说“等忙完这单就回家”,系统便用签到把他往家推;他开始主动陪父母买菜、做饭、跳广场舞时,系统便悄悄退到幕后,把舞台留给最本真的陪伴。

“原来你一直等的,是我学会自己看见。”他对着空气轻声说。

手机突然震动,家徽界面自动亮起,暖黄的光漫过茶几。

新弹出的提示没有刺眼的“叮”声,只一行小字:“信念同步完成,【亲情能量】模块解锁。”

林川没去看具体数值,只是一页页把报告收进抽屉。

木抽屉的最底层,压着张泛黄的全家福——那是他十岁时拍的,父亲抱着他,母亲踮脚整理他的衣领,背景是老房子的红砖墙。

月光漫过窗棂时,他的目光扫过客厅角落的老储物柜。

那是爷爷留下的,漆皮掉了大半,锁头却始终锃亮。

他想起母亲说过,储物柜最里面有个铁盒,是太奶奶传下来的,“等你真正懂了守护,再打开。”

夜风掀起窗帘,储物柜的铜锁在月光下闪了闪。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