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的蜀山多了几分凉意,尤其是月夜,风掠过竹林时,会发出沙沙的声响。陆辰刚劈完最后一捆柴,就听到院外传来熟悉的酒葫芦晃动声——是司徒仙师。?
他抬头望去,只见司徒钟摇摇晃晃地走来,青袍上沾着草叶,脸上带着醉意,手里的酒葫芦还在往下滴酒。“小子,劈柴的力气又长了?”司徒钟倚在柴房门框上,打了个酒嗝,“陪老子喝两杯?”?
陆辰搬来块石头让他坐下,又去屋里倒了碗热水。司徒钟却摆摆手,把自己的酒葫芦递过去:“喝这个才过瘾!”陆辰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葫芦喝了一口——依旧是那种甘醇的味道,暖流顺着喉咙往下滑,驱散了夜晚的凉意。?
“你是不是在练那本破吐纳诀?”司徒钟突然问道,眼神里没了醉意,多了几分清明。?
陆辰一愣,随即点头:“练了,但灵气留不住。”?
“废话!”司徒钟嗤笑一声,“你那身子骨,是能装凡俗灵气的?就像用金碗盛泔水,根本不搭!”他站起身,踉跄着走到院中央,望着天上的圆月,突然拔出腰间的木剑——那剑看着普通,却在月光下泛着淡青光泽。?
“看好了!”司徒钟大喝一声,身形突然动了起来。他的动作看似杂乱,时而旋转,时而跳跃,木剑挥舞时带起阵阵风啸,竟将周围的落叶都卷了起来。更奇特的是,随着他的动作,空气中的灵气开始汇聚,在他周身形成淡淡的青色光罩。?
陆辰屏住呼吸,重瞳不自觉地开启——他清晰地看到,司徒钟每一步都踩在灵气流动的节点上,剑招虽乱,却暗合天地规律。尤其是在转身望月时,木剑划过的轨迹,竟与月亮的光晕重合,灵气瞬间涌入剑中,发出清脆的嗡鸣。?
“这是《蜀山醉剑》的基础步法,叫‘踏月步’。”司徒钟停下动作,喘着气,又灌了口酒,“别想着修仙法,先把步子练熟了——打不过还能跑,活着才有机会变强。”?
陆辰心中一动,连忙上前请教。司徒钟却不细说,只让他跟着自己模仿动作。起初陆辰动作僵硬,总踩不准节奏,司徒钟也不生气,只是偶尔用木剑敲敲他的膝盖:“身子别绷那么紧!喝酒要随性,练剑也要随性!”?
两人就这么在月光下练到深夜。司徒钟醉意渐浓,开始念叨些奇怪的话:“当年我师傅也这么教我……喝酒、练剑、看月亮……”他忽然拍了拍陆辰的肩膀,“小子,我不收徒弟,但你要是想跟着我学点跑路的本事,也不是不行。”?
“多谢仙师!”陆辰躬身行礼,语气郑重。?
“别叫仙师,听着别扭。”司徒钟摆摆手,“叫我司徒就行。对了,这个给你。”他从怀里掏出一卷竹简,递给陆辰,“《基础心法要诀》,不是外门那种破烂货,是我年轻时记的,你照着练,别贪快。”?
陆辰接过竹简,入手微沉,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字迹苍劲有力。他翻开一看,里面不仅有调息口诀,还有关于灵气感知的法门,比他之前那本《基础吐纳诀》详细得多。?
“记住,你体质特殊,练的时候要是胸口发闷,就停下来喝酒。”司徒钟又灌了口酒,“酒能通气血,帮你理顺体内的乱劲。”他踉跄着站起身,“我走了,明天傍晚还来,要是你踏月步练不好,就罚你给我打酒!”?
看着司徒钟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陆辰握紧了竹简。他知道,这非正式的“拜师”,是他在修仙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接下来的日子,陆辰每天白天劳作,傍晚就跟着司徒钟学步法、练心法。司徒钟教得随性,有时喝醉了,会躺在石头上哼小曲,让陆辰自己琢磨;有时清醒了,会指点他几个关键动作,几句话就能点醒他。?
一次练踏月步时,陆辰总在转身时出错,司徒钟却没说他,只是递过酒葫芦:“你太急了。修行就像喝酒,得慢慢品,急着咽下去,只会呛着。”陆辰喝了口酒,静下心来,用重瞳观察灵气流动,果然找到了节奏——转身时要顺着灵气的方向,而不是强行发力。?
半个月后,陆辰的踏月步已有小成。他能在竹林里快速穿梭,脚步声轻得像落叶,甚至能避开地上的石子。心法也有了进展——虽然还是无法将灵气留在丹田,但他能引导灵气在经脉中短暂停留,让身体更轻盈,力量也更强了。?
这天深夜,陆辰练完功,坐在院角喝酒。月光洒在他身上,他忽然想起现代的父亲,想起爷爷的军功章。他举起酒葫芦,对着月亮敬了一杯:“爷爷,爸,我在这边挺好的,你们放心。”?
风吹过竹林,沙沙作响,像是在回应他的话。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