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战地记者靠韭菜盒子干停世界大战 > 第4章 直播火了,锅塌了
换源:


       全球舆论的火焰,比他锅里的要旺得多。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那段被称为“韭菜盒子停火”的粗糙视频,在短短四十八小时内,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播放量冲破十亿。

一个名为“一炉烟火止战”的标签,霸占了全球所有社交媒体的热搜榜首。

联合国为此紧急召开了闭门会议。

而真正手握兵权的东欧两国高层,则被这突如其来的“温情”彻底激怒,内部通报里措辞严厉地指责前线指挥官——“被一场精心策划的表演性温情,彻底瓦解了军事纪律”。

愤怒很快转化为行动。

周卫国和苏姨藏身的废弃小学外,山坡上开始出现零星的狙击手,用试探性的点射敲打着教学楼的水泥墙。

更远处,三辆没有任何标识的黑色装甲车,像幽灵一样在丘陵的轮廓线上来回游弋,炮口始终对准这个方向。

刺耳的摩托轰鸣声划破了对峙的寂静。

马克西姆几乎是贴着地面飞驰,在子弹追出的一路烟尘中冲进了小学操场。

他翻身下车,把一台滚烫的卫星电话塞进周卫国手里。

“你出名了,但也成所有人的靶子了。”马克西姆喘着粗气,“乌军指挥部下了密令,说你涉嫌‘非国家行为体干预军事行动’。另一边,俄军反间谍部门已经把你列为‘高危文化渗透特工’。”

周卫国低头,卫星电话的屏幕上,正是自己举着韭菜盒子的画面,被P上了各种文字,做成了满天飞的表情包。

他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我只是想做个饭。”

苏姨却没看他,她一直盯着窗外枯草摇摆的方向,声音压得很低:“他们怕的不是你让士兵们停火。他们是怕这仗打到一半,人心散了,这火……就再也点不起来了。”

话音刚落,一声尖啸从天而降。

深夜的寂静被猛然撕裂,屋顶遭到了无人机精准的定点爆破。

冲击波掀翻了临时搭建的灶台,那口陪着周卫国一路过来的铁锅,被弹片划开一道狰狞的裂缝,锅里最后一丝火星,熄灭了。

周卫国猛地扑过去,从碎砖和尘土里抱起那本《九步揉面法》,羊皮封面已经被溅上了泥水。

更糟的消息来自刚刚才接通的电台。

地契编号才传回“食契者”残余的网络,加密回电就只有一行冰冷的乱码,翻译过来是:“母站已毁,七十七站断联。”

苏姨的脸色瞬间铁青。

这意味着,全球其他地方的“食契站”,很可能已经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被一次系统性的、毁灭性的行动清除了。

他们成了孤岛。

一片死寂中,马克西姆从背包里掏出一个被熏得焦黑的U盘。

“这是我拍的原始素材,没剪辑过的。”他把U盘拍在桌上,“你信我,把它传出去,让世界知道这不是一场温情脉脉的戏。”

周卫国沉默了很久,将U盘插入一台老式投影仪。

昏暗的墙壁上,画面开始播放。

伊万和阿列克谢狼吞虎咽地吃完韭菜盒子,短暂的沉默后,他们并没有像视频里剪辑的那样握手言和。

他们只是互相看了一眼,然后各自转身,退回了自己的战壕。

当镜头拉近,他们俩的眼神重新变得和之前一样冰冷、麻木,充满了戒备。

真正的停火,只维持了十一分钟。

周卫国死死盯着墙上定格的画面,又低头看了看地上那口裂开的锅。

“火能灭一次,就能再点一次。”他低声说,像是在对自己耳语,“但下一次,得用真家伙。”

他从贴身衣袋里,小心翼翼地取出那本食谱的最后一页。

那是一张独立的、更古老的羊皮纸。

他轻轻展开,上面是一幅手绘的地图,模糊地标注着莫斯科郊外一座废弃的面包厂。

地图一角,用褪色的墨水写着一行汉字小楷:初炉所在,血契归源。

苏姨凑过来看了一眼,瞳孔骤然收缩,她指着地图上几个几乎无法辨认的、围绕着面包厂的符号。

“这不是普通的地图标记,”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栗,“这是古东正教里,记录‘圣迹’和‘遗物’的档案符号。”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