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直播剧透,打赏的皇帝们杀疯了 > 第37章 知己之礼
换源:


       深夜,卫渊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城市的璀璨灯河。

他没有去看对面那扇已经熄灭的窗户。

与夏瑾瑜的交手,不过是他宏大计划中的一朵小小浪花。

对方的试探,他坦然接着。

对方的调查,他也无所畏惧。

因为他很清楚,当“华夏奇迹”公司真正开始运转,当那些尘封在《天工开物》中的技术重现人间时,他面对的将不再是夏瑾瑜这样一位特工,而是整个国家机器的审视,乃至全世界的惊涛骇浪。

到那时,他需要一个足够坚实的身份,以及一笔足以撬动地球的,来源绝对干净的启动资金。

黑市里变卖黄金终究是小道,数量大了,痕迹根本无法抹除,尤其是在“龙脉守护局”已经盯上自己的现在。

他需要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卫渊转身回到书房,意识沉入脑海,再次开启了天道直播。

光幕亮起,这一次,他没有选择那些雄才大略的君王,而是将频道,精准地锁定在了一个特殊的帝王身上。

大宋,宣和殿。

画面中,一个身穿道袍,面容清癯,气质儒雅的男人正烦躁地来回踱步。

他便是宋徽宗,赵佶。

他的脚下,散落着十几幅画卷,每一幅都堪称绝世佳品,笔法精妙,意境悠远。

可他却看着这些画,连连叹气。

“俗!太俗了!”

“画得再像,终究也只是个画匠,没有半分灵气!”

“难道这偌大的宫廷,竟无一人能懂朕的丹青之道吗?”

赵佶的语气中充满了高处不胜寒的孤独。

直播间里,其他几位帝王也冒了出来。

千古一帝:“哼,又是这个亡国之君。整日摆弄这些花鸟鱼虫,不知所谓。”

人妻之友:“话不能这么说,佶弟的艺术造诣,还是相当高的。”

朱元璋没有说话,他向来对这位把大好江山玩丢了的皇帝没什么好感。

卫渊看着这一幕,微微一笑。

他知道,机会来了。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开口,而是调动系统权限,将一幅图片,缓缓投影到了赵佶面前的光幕上。

那是一片深邃的,仿佛在燃烧的夜空。

夸张扭曲的星辰,如同巨大的漩涡,占据了整个画面。

地面上,黑色的村庄和火焰般的丝柏树,在星空下静静地颤抖。

整个画面充满了原始的,狂野的,几乎要喷薄而出的生命力。

正是梵高的《星空》。

赵佶猛地停下了脚步。

他愣愣地看着眼前这幅画,眉头紧紧皱起。

“这是何物?”

“笔法粗陋,构图杂乱,毫无章法!简直如同三岁孩童的涂鸦!”

他先是本能地批判,但很快,他就说不下去了。

因为他从那混乱的色彩和扭曲的线条中,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直击灵魂的情感风暴。

那不是在画星空。

那是在画一个疯子眼中,即将爆炸的宇宙。

千古一帝:“这画的是个什么玩意儿?鬼画符?”

人妻之友:“虽然看不懂,但感觉……挺有劲儿的?”

卫渊的声音,在此时悠悠响起。

“陛下,您觉得这幅画,画的是‘形’,还是‘神’?”

赵佶浑身一震,猛地抬头看向光幕。

“先生?”

他没有回答卫渊的问题,而是死死地盯着那幅画,喃喃自语。

“形……神……”

卫渊没有给他太多思考的时间,手指一划,光幕上的画面切换。

一轮模糊的,橙红色的太阳,从一片灰蓝色的,混混沌沌的水面上缓缓升起。

港口中的船只,只是几个模糊的黑色剪影。

整幅画没有一处清晰的线条,仿佛画家只是在匆忙之间,用画笔记录下了日出那一瞬间的光影印象。

莫奈,《日出·印象》。

“这……这画的是雾吗?”

赵佶的眼神中充满了困惑。

“这画的,是光。”

卫渊缓缓开口。

“这位画师,他想画的不是港口,不是船,甚至不是太阳。他想画的,只是太阳升起那一刻,光线穿透晨雾,洒在水面上的那种感觉。”

“所以,他放弃了所有精准的轮廓,只用最快的笔触和最真实的色彩,去捕捉那一瞬间的光与影。”

“这种画法,我们称之为,印象派。”

“印象派……”

赵佶咀嚼着这个陌生的词汇,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他仿佛被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原来画画,还可以这样?

不追求形似,不追求工整,只为了捕捉那一瞬间的感觉?

这不正是他一直苦苦追求,却又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境”吗?

卫渊没有停下。

他继续投影出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马蒂斯的野兽派……一幅幅彻底颠覆古代审美逻辑的画作,如同一柄柄重锤,不断敲击着赵佶这位艺术帝王的心灵壁垒。

直播间里,秦始皇和朱元璋已经看得昏昏欲睡。

千古一帝:“不知所云,朕去看奏折了。”

洪武大帝:“还不如咱老家的灶王爷画得好看。”

他们无法理解这些画的价值。

但赵佶,却看得如痴如醉。

他的呼吸越来越急促,眼神越来越亮,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癫狂的兴奋状态。

当卫渊讲到色彩的情感表达时,他终于忍不住了。

“先生!先生请留步!”

赵佶快步冲到光幕前,对着卫渊深深一揖,态度恭敬到了极点。

“先生一席话,胜过朕十年苦修!朕……朕茅塞顿开!”

他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

“朕过去总觉得,画要画得像,要有法度,要有规矩,但又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今日听先生一言,方知朕过去是作茧自缚,陷入了匠气之中!”

卫渊看着他,终于抛出了那句准备已久的话。

“陛下,形似只是画的匠气,神似才是画的灵气。”

“而真正伟大的作品,是能让千年后的人,依然能从画中看到您作画那一刻的心情。”

“这,就是艺术的传承。”

轰!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赵佶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他呆立在原地,双目圆睁,身体甚至因为过度激动而微微颤抖。

艺术的……传承!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他追求的,不仅仅是画本身,而是通过画,将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意境,传递给千年之后的人!

这一刻,他感觉自己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与光幕后的那个神秘身影,达成了一种灵魂上的共鸣。

知己!

这才是真正的知己!

赵佶不再谈论自己的画,而是像一个最虚心的学生,不断向卫渊请教着各种光影、色彩和构图的问题。

两人一个问,一个答,聊得热火朝天,浑然忘我。

一个是大宋朝最懂艺术的皇帝。

一个是拥有后世千年艺术史沉淀的现代人。

这场跨越时空的艺术交流,让赵佶彻底陷入了狂热。

直播结束时,赵佶依旧意犹未尽,他看着光幕,脸上充满了深深的遗憾。

“恨不能与先生生于同时,同游画海!”

他长叹一声,随即眼神变得无比郑重。

“朕无长物,唯有些许心得,愿与先生共享,以作知己之礼!”

话音落下。

一道前所未有的光芒,从光幕中涌出。

它不像秦始皇的打赏那般金光万丈,霸道绝伦。

也不像朱元璋的打赏那般厚重朴实,功德无量。

这道光芒,是彩色的。

它仿佛是由无数种颜料混合而成,绚烂,灵动,充满了无与伦比的艺术气息。

光芒散去,一本薄薄的册子,和一支造型古朴的毛笔,静静地悬浮在卫渊面前。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