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让你回七零捡漏,你却手搓光刻机? > 第16章 一纸调令,京城风云起!
换源:


       红旗轿车再次驶回那条熟悉的胡同口,天色已经完全黑了。

回去的路上,车里死一般寂静。张主任坐在副驾驶,几次想开口说点什么,但通过后视镜看到李大叶那张平静的脸,他又把话咽了回去。

那是一种他无法理解的平静。经历了一下午那般惊心动魄的思想交锋,面对着一群国宝级的专家,这个十八岁的青年,此刻却像是刚刚去邻居家串了个门一样,没有丝毫的激动或者疲惫。

这份近乎非人的心性,让张主任后背发凉的同时,心中也燃起一股狂热的投机之火。他意识到,自己今天紧紧跟住的,可能不是一颗新星,而是一轮即将升起的太阳!

车,在胡同口停稳。

张主任抢在司机前面,亲自下车为李大叶打开车门,身体微微躬着,姿态放得极低。

“大叶同志,您……您慢走,我就不送进去了。”他小心翼翼地措辞。

“辛苦了,张主任。”李大叶点了点头,下了车。

这一幕,恰好被几个晚上出来倒水的邻居看在眼里。

一辆黑得发亮的红旗轿车,一个区里的大领导,亲自给李家那个小子开车门,还一脸恭敬。

邻居们手里的盆“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水洒了一地,他们却浑然不觉,只是傻傻地看着,揉着自己的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

这李家小子,不是去开座谈会,这是去当领导的领导了吧!

李大叶没有理会周围那些惊掉下巴的目光,径直穿过院子,回到了自己租住的那间小屋。

屋里的灯亮着。

他的父母,李建国和刘淑芬,还有林铮教授父女,都挤在小屋里,焦急地等着他。

“大叶,你回来了!”刘淑芬第一个迎上来,拉着他的手,从头到脚地打量,生怕他少了一根汗毛。

“开会……开得怎么样?领导没为难你吧?”李建国紧张地问。

李大叶笑了笑,安抚着父母:“就是个座谈会,几位专家教授,问了问我对经济的一些看法,没事的,爸,妈。”

他解释得轻描淡写,但在场的林铮教授和林晚晴,却一个字都不信。

林晚晴那双清澈的眸子,一瞬不瞬地看着李大叶。她敏锐地感觉到,眼前的这个男人,仅仅是离开了一个下午,身上某种东西就彻底变了。他站在那里,人还是那个人,却仿佛隔了一层看不见的玻璃,站在了另一个她完全无法触及的世界。

那不是感情上的疏远,而是一种层次上的巨大鸿沟。

他还是他,但又不再仅仅是那个和她一起复习功课,约定考同一所大学的李大叶了。

果然,晚饭过后,就在李家人还在兴奋地讨论着状元和座谈会时,张主任又回来了。

这一次,他是一个人来的,没有坐那辆惹眼的红旗轿车,穿着一身普通的干部装,像个来串门的邻居。

他将李大叶单独叫到了院子里。

夜风微凉,吹动着院里的老槐树,沙沙作响。

“大叶同志。”张主任的声音压得很低,但语气却无比郑重,“我来,是传达‘上面’的几点安排。”

李大叶静静地听着。

“第一,你被北大物理系录取的事情不变,组织上希望你首先完成好自己的学业。”

“第二,鉴于你在经济领域的特殊才能,‘上面’决定,聘请你担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的……特别顾问。”

“特别顾问?”饶是李大叶有所准备,也被这个名头震了一下。

“对。这个身份是绝密的,不会有任何公开文件。但我们会给你开通一条专线,可以直接向委员会的办公室提交你的政策建议。必要的时候,会随时请你参与内部的政策讨论会。”

张主任从怀里掏出一个厚实的信封,郑重地递了过去。

“这是你的第一份工作安排。为了方便你进行‘研究工作’,也为了你的安全,组织上在北大附近,给你安排了一套新的公寓。这是钥匙和地址。里面的电话,就是那条专线。”

李大叶接过信封,入手沉甸甸的,那重量仿佛不是几张纸和一串钥匙,而是一个时代的未来。

“另外,”张主任又递过来一个用油布包着的大包裹,“这些,是最新一期的内部参考资料,不对外公开。‘上面’特批,以后每一期,都会有人送到你的新住处。希望对你的‘研究’,能有帮助。”

这才是真正的奖励!

比金钱,比地位,都更珍贵的东西——信息!

在这个时代,掌握了别人看不到的信息,就等于掌握了通往未来的地图!

“我明白了。”李大叶收下东西,点了点头,“谢谢组织,谢谢张主任。”

“不敢当,不敢当。”张主任连连摆手,“以后,是我要多向你学习请教了。”

张主任匆匆离去,留下李大叶一个人站在夜色中的院子里。

他打开那个信封,里面除了一串钥匙,还有一张薄薄的介绍信,和一张新的户口迁移证明。

他的人生,从这一刻起,被这张纸,彻底与过去割裂。

他拿着东西,没有回自己那间小屋,而是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大杂院。按照地址,他找到了那栋在当时看来堪称豪华的干部公寓楼。

打开门,是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打扫得一尘不染,崭新的木地板甚至能映出人影,空气里还残留着石灰和新家具的味道。宽敞,明亮,安全,也……冷清得可怕。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外面是寂静的街道和稀疏的路灯,再也听不见大杂院里孩子们的吵闹和邻居们的谈笑。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再也回不去了。这个空旷的、只属于他一个人的空间,就是他用未来五十年的记忆换来的第一座牢笼。

这种分离,是一种必要的残忍,是他为自己的先知付出的第一个代价。

他的新身份,他即将要做的事情,就像一个巨大的漩涡,会给那个小院,给那些淳朴的家人和邻居,带来无法预测的风险。

他必须离开。

但他,需要去告别。

李大叶深吸了一口气,将钥匙和文件放进口袋,转身,锁上了新家的门。

他没有在新家里停留一分钟,那个宽敞明亮却毫无生气的空间让他感到窒息。他重新走进了夜色里,脚步却不再是走向大杂院,而是转向了另一个方向——林家。

在被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彻底吞噬,变成一个只有谋略和算计的符号之前,他必须去见那个女孩,那个他生命中的“道德标尺”。

他要去做的不是一个约定,而是去确认一个坐标。一个能让他在未来滔天的权力和财富中,不至于迷失自己,能让他永远记得自己也曾是那个大杂院里普通青年的……人间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