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让你回七零捡漏,你却手搓光刻机? > 第49章 这玩意儿,是国礼!
换源:


       赵铁柱拿着那份文件,手都有些发抖,他盯着李大叶,满脸都是无法理解。

“叶哥,这……这到底是要干什么?外头等着拉货的司机都快打破头了,日本人那边磨刀霍霍,咱们不抓紧时间生产赚钱,怎么反倒搞起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一百台“特供版”,听起来不多,但耗费的人力物力,足以生产出上千台普通机器。

在赵铁柱看来,这简直是本末倒置,自断财路。

李大叶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指了指赵铁柱手里的那份文件。

“铁柱,你觉得我们现在最大的威胁是什么?”

“那还用说?当然是日本人!他们要告我们侵权!”

“那我们最大的靠山又是什么?”李大叶继续问。

赵铁柱愣住了,一时没答上来。

靠山?他们一个私营企业,哪来的靠山?

李大叶把目光从他脸上移开,望向了北方,北京的方向。

“我们没有靠山,所以,就要自己去找一个,找一个谁也扳不倒的靠山。”

他收回目光,语气平淡地解释:“这份报告,连同那一百台机器,就是我们的投名状。”

赵铁柱低头,看着文件的标题——《关于我国自主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的战略报告》。

他一个字都看不懂,但他忽然感觉,这份薄薄的文件,比厂里所有的机器加起来还要重。

几天后,一辆没有悬挂任何地方牌照的绿色吉普车,在清晨时分,悄无声息地开进了“未来科技”的厂区。

车上下来两个穿着中山装,表情严肃的中年人。

李大叶早已等候在楼下。

没有多余的寒暄,他直接领着两人,走进了被清空的样品检验室。

一百台崭新的VCD,整齐地摆放在长条桌上。

和市面上销售的银灰色版本不同,这批“特供版”的机器,外壳采用了沉稳的黑色钢琴烤漆,面板上没有“未来科技”的商业logo,只在右上角,用烫金工艺,刻印着一行小字:“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纪念”。

打开机箱,内部的用料更是奢侈到了极点。

电容是德国西门子的,芯片是德州仪器的,连每一根连接线,都换成了最好的军工级产品。

其中一位来人仔细检查了一台机器的内外,又看了看李大叶递过来的出厂检测报告,郑重地点了点头。

“李总,辛苦了。”

李大叶将那份早已准备好的,厚厚的战略报告,一并交给了他。

“这是我们公司对数字技术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希望能对国家有点用处。”

对方接了过去,小心地放进一个公文包里,没有翻看,但动作却极其郑重。

“你的报告,和这些设备,我们会用最快的速度,送到该送达的地方。请放心,国家不会忘记任何一个有功的单位和个人。”

装车,关门。

绿色的吉普车,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ely地驶离了工厂,汇入南下的车流,消失不见。

赵铁柱站在窗边,目送着那辆车远去,他还是没完全搞懂李大叶的布局,但他心里那份因为日本人而悬着的不安,却莫名地安定了下来。

北京,某处红墙之内。

一场关于国庆庆典细节的筹备会正在进行。

会议间歇,一位秘书模样的人,抱着一台黑色的机器,走进了会议室。

“各位首长,这是深圳一家名叫‘未来科技’的民营企业,主动为国庆献礼的高科技产品,叫数字影碟机。”

在场的领导们,大多都有些年纪了,对这些新名词不甚了解。

有人好奇地问:“哦?这和日本的录像机,有什么不一样吗?”

工作人员没有多做解释,只是将VCD接上电视,放入了一张光盘。

盘里的内容,是前几天国庆阅兵的彩排演练录像。

当电视屏幕亮起,三军仪仗队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出现在画面中时,整个会议室,所有人的表情都变了。

太清晰了!

士兵军装上鲜红的领章,帽徽上闪耀的五角星,甚至脸上渗出的汗珠,都历历在目。

那种纤毫毕现的真实感,是任何录像带都无法比拟的。

一位德高望重的伟人,看得尤为专注,他推了推眼镜,身体微微前倾,许久没有说话。

直到一段画面播放完毕,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这个VCD,很好!”

他顿了顿,环视一周,加重了语气。

“是我们国家自己的高科技!我看,可以作为今年的国礼,送给那些来访的外宾嘛!让他们也看一看,我们中国,现在能造出什么样的好东西!”

一言,定音。

与此同时,日本东京,通产省大楼。

佐藤一郎的办公室里,气氛却压抑得可怕。

他刚刚召集了松下、索尼、JVC几家公司的法务负责人,将一份厚厚的起诉书草案拍在了桌上。

“所有的技术证据都已锁定!MPEG-1标准的核心专利,有百分之三十七,绕不开飞利浦和索尼的技术!我要立刻在欧洲和美国提起诉讼,冻结他们所有的海外账户,让他们的产品,一台都卖不出去!”

佐藤一郎的脸上,浮现出一种大局在握的快意。

他仿佛已经看到,那个叫李大叶的年轻人,焦头烂额,跪地求饶的模样。

就在这时,办公桌上红色的内线电话,急促地响了起来。

他有些不悦地接起电话,是外务省打来的。

“佐藤君,关于你准备对中国‘未来科技’公司采取的商业行动,我代表外务省,向你传达紧急指令:立刻停止!”

“纳尼?”佐藤一郎以为自己听错了,“为什么?我们已经掌握了确凿的证据!”

电话那头的声音,变得严厉起来。

“没有为什么!这是命令!中方已经将这款VCD,正式定为他们建国三十五周年的‘国礼’。你现在起诉它,是什么意思?是在指控中国的国礼是赃物吗?你是想引发两国外交争端吗?这个责任,你负得起吗?通产省负得起吗?”

一连串的质问,像一记记重拳,打得佐藤一郎头晕目眩。

国礼?

怎么会是国礼?

他握着话筒,呆立当场,那张原本充满快意的脸,瞬间变得惨白。

准备了这么久的雷霆一击,就这么……胎死腹中了?

深圳,未来科技的厂房顶楼。

赵铁柱拿着一份刚刚收到的加急电报,兴奋地冲了上来,脸上的肉都在颤抖。

“叶哥!叶哥!成了!北京来的电报!成了!”

李大叶正迎着风,眺望着远处的山峦,他转过身,从赵铁柱手里接过电报,看了一眼,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仿佛一切本该如此。

“知道了。”

他把电报纸折好,放进口袋。

赵铁柱的兴奋劲还没过,正想再说点什么,一个文员又急匆匆地跑了上来,手里拿着一张刚刚从传真机里吐出来的纸。

“李总,香港分公司那边发来的传真,指明给您的。”

李大叶接了过来。

传真纸上,是一段简短的英文,没有署名。

“The Japanese are amateurs. The real players in Washington are starting to notice you. They don't like competitors. Be careful.- D.M”

(日本人是业余选手。华盛顿的真正玩家已经开始注意到你了。他们不喜欢竞争者。小心。- D.M)

落款是两个字母,D.M。

是大卫·米勒。

李大叶看完传真,一直平静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凝重。

赵铁柱凑过来问:“叶哥,这洋文写的啥?又是好消息?”

李大叶将传真纸缓缓对折,塞进口袋,动作不紧不慢。

他抬头看了一眼万里无云的晴空,开口了。

“铁柱,通知下去,准备扩建三号厂房。”

他转过头,看着赵铁柱。

“告诉兄弟们,好日子还在后头,但硬仗,才刚刚开始。”